摘要:仲夏时节,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逐梦矿冶情, 点燃报国志”暑期大思政实践队,在群山环抱的于都、大余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矿冶”文化暑期大思政实践之旅。
连日来,江西高校学子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青春脚步丈量赣鄱大地
用火热实践传承文化薪火
深入基层一线
走进社会课堂
在 “学、讲、研、践”中
读懂省情社情民情
在知行合一中
锤炼过硬本领
深刻感悟“两个结合”的真理力量
深入践行“文化使命”的青春担当
矿冶,是赣鄱大地的璀璨名片
匠心,是传承千年的奋斗故事
本期让我们
沿着“矿冶”文化主线路
与学子们一同
走进广阔原野、探秘千年矿山
在德兴铜矿的复垦绿意中
触摸绿色转型的脉搏
在大吉山钨业的红色足迹里
聆听“矿在人在,矿兴国安”的铿锵誓言
让青春与匠心如矿石般淬炼成钢
为“中国智造”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江西理工大学
仲夏时节,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逐梦矿冶情, 点燃报国志”暑期大思政实践队,在群山环抱的于都、大余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矿冶”文化暑期大思政实践之旅。
实践队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时期唯一的一份工业调查——《仁风山及附近》调查报告形成的历史背景及重要意义,重温那段尘封已久的红色经典,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艰辛探索与智慧结晶,为思想淬火加钢。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梅岭三章纪念馆、麻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峰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队红色文化宣讲团用青春之声宣讲,深情播撒红色故事与矿业文化,让矿冶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动人新韵。
队员们展开“矿冶”大调研,走进于都盘古山矿山公园、大余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穿行于昔日钨矿的露天采场、选矿厂遗址与矿工生活区之间,直观了解早期钨矿开采的庞大规模,体察矿工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
队员们还化身科普使者举办“奇妙的矿石”展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矿物标本展示,为孩子们揭开矿石世界的神秘面纱,点燃探索自然科学的求知火花。
这支青春队伍以“学讲研践”立体化实践模式,在矿冶文脉中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智慧。未来,他们期待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良策,以实际行动响应“强国建设有我”的时代召唤,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九江学院
7月4日至5日,九江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文化赣鄱行”矿冶文化分队深入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开启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为主题的暑期大思政实践之旅,在触摸历史脉络、服务乡村振兴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踏入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昏暗的仿真巷道重现“竖井下掘”“木架支护”的古老技艺;陶制排水管道蜿蜒盘曲,原始炼炉遗迹虽已沉寂千年,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火光冲天、铜液奔涌的壮观场景。
遗址内,完整陈列的矿冶工具链,清晰勾勒出我国矿冶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轨迹;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现代生态修复实践—— 曾经的采矿区如今变身生态科普长廊,通过植被复垦、废水净化等举措,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队员们还化身传统文化导师,书法基础笔画教学、特色“福”字书写、漆扇绘制,与孩子们分享历史故事,开展趣味互动,引领他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千年矿冶遗址到现代乡村课堂,从古代开采智慧到当代生态实践,青年学子们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赣鄱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近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矿冶文化分队,深入“青铜故里”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在这片流淌着三千年炉火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寻根、思政铸魂、专业探究与实践砥砺的文化探索之旅。
展厅内,年轻的眼眸与古老的青铜在此刻交汇,队员们屏息凝神,凝视着商周时期的采矿竖井、选矿槽、炼炉遗迹,以及锈迹斑斑却依然闪烁着智慧之光的青铜器具。
叩开古朴的屋门,队员们聆听老者讲述代代相传的矿冶故事,收集散落民间的矿俗谚语与传说。调研笔记上,古今矿冶人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逐渐清晰——这份从土地深处生长出的坚韧与智慧,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深层动力,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实践队进行实地认知,辨识矿脉走向,分析岩层构造,触摸矿石样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古采掘面进行测绘记录。
师生们从赣鄱大地的矿脉深处汲取灵感,将矿冶文化中蕴藏的开拓精神、奋斗意志与务实作风,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的文化自信与强烈的使命担当。
豫章师范学院
7月7日至8日,豫章师范学院“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矿冶文化分队,赴赣州市大余县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钨都”西华山矿冶旧址,队员们化身“历史探寻者”。在大余石雷钨矿,队员们带着出发前准备的20余个专业问题,与企业负责人展开“问答式研学”。
在左拔镇,队员们分组走访12户村民,用录音笔记录矿业变迁故事,手绘“村庄生态变化地图”,还现场制作“环保小贴士”宣传单,结合专业知识讲解农药减量、垃圾分类等实用技巧,指导村民利用矿山复绿后的土地发展生态种植。
在这次实践中,队员们累计完成研学笔记十余篇、拍摄生态纪录片素材90分钟、形成《矿冶地区生态保护建议》初稿。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了论文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落在生态保护实践里的决心。
赣南科技学院
近日,赣南科技学院“红矿魂 钨金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循着矿冶文化的脉络,深入位于赣州市全南县的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走进矿区工人文化宫,一段黑白影像瞬间将时光拉回20世纪50年代。工作人员结合生产实际的解读,让队员们对“工业遗产”有了具象认知,这些保存完好的井巷、选厂设备、苏联专家楼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活态博物馆。
在追寻钨矿红色足迹的过程中,老矿工们说:“那时候井下虽已有了蓄电池矿灯,但亮度不足,遇到断层区还得靠手电筒补光;竖井提升机是有了,可遇到停电就得靠手摇绞车慢慢升井,条件比现在差远了,可全矿上下没一个人想走,都说矿山需要人,咱就不能当逃兵。”一段段“钨业报国”的革命往事领队员们心潮澎湃。在全南县梅子山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庄严宣誓,传承红矿魂。
队员们在工业遗产中触摸历史温度,在红色故事里汲取精神力量,在绿色矿山中探寻发展智慧,在与老矿工、老党员的对话中读懂“为国采矿”的初心,用青春视角解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法则,为新时代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思考。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7月2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矿冶文化分队赴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
队员们实地参观了西周时期铜岭铜矿选矿场遗址及竖井、巷道、炼炉等矿冶设施,深入了解我国古代选矿、开采、冶炼、运输、通风、排水等采铜炼铜技术体系,体验感悟赣鄱厚重的青铜文明、工业文明和长江文化。
座谈过程中,矿冶文化分队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铜岭铜矿的兴衰变迁历程,详细了解古代大宗铜料北、南、西三条商贸路线情况,感叹铜岭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我国采铜史上推300多年至距今3500年,而且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并非源自境外而是独立起源,纠正了考古界长期认为的“青铜文明不过长江”的论断。
党委副书记、校长彭慧为队员们现场讲授思政课,勉励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所学专业,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青铜文明、工业文明成果;要学好专业知识,用好社会大课堂,练就过硬本领,做好文创设计,为地方发展贡献才智;要积极寻根探源,深入挖掘九江大宗铜料的运输和贸易史,为传承华夏青铜文明贡献力量。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近日,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赣鄱红齿轮实践队深入德兴市饶二镇、铜矿基地及张村乡,开展了一场贯穿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矿冶主题实践调研。队员们以机械学子的专业视角,探寻红色军工精神,解码绿色矿冶智慧,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构建起“铸魂——问道——润乡”的实践闭环,实现校地企三方联动、双向赋能。
实践队深入饶二镇洋源兵工厂旧址,在这座闽浙赣苏区核心军工基地,追忆方志敏领导当地人民用土法创造“日产子弹千发、首制小钢炮”的矿冶传奇。在德兴铜矿广场,露天矿坑的分层矿阶如精密啮合的齿轮,电子屏上的数据跃动着绿色智造的脉搏,无人机小组监测万亩复垦区生态,将课堂上的“闭环控制”理论具象为“边开采边修复”的生动实践,学子们从中读懂铜都“工业与生态共生”的密码。
学子用铜矿废料制作矿石牙齿模型,通过趣味实验教孩子们科学护齿;焊接专业组建械心护老队,用铜矿边角料改造敬老院器材防滑配件,让安全与温暖同行;数控专业学生帮助改造农具,提升耕作效率。矿冶精神不仅是车间的轰鸣,更是齿轮的接力——从兵工厂的钢铁意志到铜矿的绿色智慧,终将在乡村振兴中咬合出澎湃动力。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青春逐光”社会实践队学子响应时代召唤,投身“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2025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他们如追光的行者,怀揣着初心热忱奔赴原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老队部,探索地质精神的深刻内涵。
7月4日,实践队怀揣着敬畏与追思向赣核地质先驱纪念碑敬献花篮。来到相山铀矿地质成果馆,队员们参观地质先辈深耕的足迹:261大队职工扎根红土地,用热血浇灌出国家战略资源的丰饶“粮仓”,JU-1000型岩心钻机、6115钻机,斑驳的钢铁躯壳仍保持冲锋姿态,以钢铁之躯在地心刻写史诗。年过七旬的721矿退休职工蔡兰芳用亲身经历,为队员们讲述了老地质人的坚守与传承。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传承地质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题,现场为队员们上了一堂思政课,在"为何传承"的叩问中勾勒精神谱系,于"如何传承"的墨韵里点染使命担当。怀揣着热忱与担当,队员们分别走进南昌市贤湖村、永溪村、抚州市乐安县下大街社区、城中社区、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对“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传承与实践,将心底的炽热情怀,化作新时代的报国长歌。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日,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启航逐梦队开展2025年“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踏上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与生态探访之旅。
踏入江西矿冶博物馆,实践队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史书,从商周时期到现代的各类矿业相关文物,件件都展现着德兴矿业的发展脉络。展厅内,队员们以实践见闻为素材激情开讲,讲述德兴作为“亚洲第一大铜矿”的荣耀,讲述矿业文化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看着“采矿景观厅”中锈迹斑斑的凿岩锤、泛黄的采矿图纸,队员们耳边仿佛响起矿工当年的号子声,感受到了那份坚韧与执着。
这次“文化赣鄱行”,队员们探寻千年矿脉的前世今生,感受矿业文化与生态发展的和谐脉动,更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这片土地带来的蓬勃生机。德兴这座从商周青铜文明中走来的矿业之城,如今正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