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张树林)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既是对过往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35年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以“五老”(老干部、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张树林)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既是对过往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35年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精神为底色,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帮扶困难群体等方面书写了动人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关工委工作者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暖情怀,奋力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学细悟精神,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关工委工作者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深刻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专题研讨、培训宣讲、实地调研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活教材”。唯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
凝聚“五老”力量,激活银发动能。老同志是关工委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35年的实践证明,广大“五老”凭借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红色教育、法治宣传、家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征程上,需进一步健全“五老”动员机制,通过建立人才库、搭建服务平台、强化典型宣传等举措,吸引更多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要聚焦青少年需求,组织“五老”开展“结对帮扶”“红色宣讲团”“法治副校长”等特色活动,让老同志的经验智慧与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双向奔赴”,共同奏响代际共融的和谐乐章。
聚焦精准帮扶,护航健康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工委要始终将困境儿童、农民工子女等重点群体的关爱帮扶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构建“物质帮扶+精神关爱+能力提升”的立体化帮扶体系。一方面,联合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应帮尽帮”;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塑造,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职业体验日”“社会实践营”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自强意识、培养奋斗精神。尤其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用温暖陪伴填补亲情缺失,用知识火种点亮成长之路,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心下一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35周年的新起点,关工委工作者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凝聚银发力量、创新帮扶模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唯有如此,方能不负时代重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