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宽广,幅员辽阔,这才有了高山盆地,江河湖海、森林雪原的覆盖,但你听说过世界上占地面积只有两栋大楼的地方存在吗?
文|知史通今
编辑|知史通今
我国国土面积宽广,幅员辽阔,这才有了高山盆地,江河湖海、森林雪原的覆盖,但你听说过世界上占地面积只有两栋大楼的地方存在吗?
事实上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地方,尤其是在经历过无数战争摧残后,你敢想只有两栋建筑就支撑起繁忙的大小事务。
这神秘的两栋大楼竟然如此神通广大,不仅运转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获得了来自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称赞和认可,到底是何方神圣?
看到这里仍然一头雾水,世界上真的存在只有两栋建筑占地面积大小的国家吗?夸张的说简直闻所未闻。
这个神秘的地方大部分人都很少听说,因为在地图上搜索可以发现,他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只能凭借图标来显示它的名字“马耳他骑士团”。
正常来讲不是研究地理历史的专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但这还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可不短,不过重点在全名里的包含的“军事医院”。
说起来这个马耳他骑士团,它没有像其他国家有富饶的土地,华丽的建筑,更别说什么天然资源了,仅有的两栋大楼说明它是真的几乎“白手起家”。
不过倒也没那么惨,马耳他骑士团还是有专属于自己的流通货币,宪法、国旗、和一些文化代表,只不过没有土地成了马耳他骑士团特殊的地方之一。
这个组织最初是自发类似于我国的民间组织,到后来跟随着军队出征,同时也培养出了众多医疗人才,这个组织就逐渐正轨了起来。
后面慢慢地,它也进入了和所有国家一样都有的转型期,重心转移到战争方面去了,战绩那就不得不提拿下了150多座要地。
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马耳他骑士团就是这样,在反复的战争过后,它终于松了口气,最终确定在马耳他岛安顿下来。
马耳他骑士团终于能安定下来,此时这里为数不多的居民也在思考接下来的生活要怎么过。
大部分西方国家早期的经济来源都以侵略或殖民统治为主,享受掠夺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快感,而马耳他骑士团恰恰相反,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像国内搞的一些慈善晚会大多都为了噱头,也可以说大手笔花钱的这些金主想为自己讨一个好名声,所以慈善有时常被大众诟病。
反观马耳他骑士团对慈善事业的重视不得不令人佩服,首先这个国家的前身就致力于医疗援助,救死扶伤,就更不用说有了主权后会更注重这方面的发展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任何国家的财政情况必须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入不敷出的话那可就太糟糕了,巧妙的是,马耳他骑士团的收入也恰恰是“慈善”。
不少人好奇骑士团的收入从何而来,了解后发现主要收入来源于骑士头衔出售,会员捐款、以及慈善项目的收益。
说起骑士头衔的出售,实际上还是归溯于这个国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把这些象征国家承认的头衔进行交易,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追求荣誉的心理。
依靠慈善事业来获利的途径还有:骑士团便通过医疗设施收取服务费用,机场的航空运输的运营租借获得租金,不过最后还会投入到慈善事业的开支中。
马耳他骑士团虽小但也离不开好的领头人引导,这里要介绍的就是大教长之一邓拉普。
约翰·邓拉普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担任马耳他骑士团第81任大教长,在大学里他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并拿下了法医学学位。
从学校毕业后,邓拉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先后成为纽约市法律公司的合伙人,律师协会的成员等。
加入马耳他骑士团后,他曾庄严宣誓,会用尽毕生所学来为马耳他骑士团的建设做出贡献,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后又连任5年。
邓拉普在职期间也见证了马耳他骑士团的发展,他见证了与别国的外交,推动在加强和国际上关于人道主义的援助的进展。
马耳他骑士团的发展源于每一位大教长的带领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在深知自己有先天劣势条件下就用后天冲劲弥补,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正因为马耳他骑士团没有领土,这个国家就更需要获得话语权来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马耳他骑士团通过授予骑士、爵士头衔,吸纳捐款维持财政运转,同时保证会对成员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这也成为了它独特的经济模式。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马耳他骑士团很珍惜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因此在文物画作的保护工作方面相当严谨。
除此之外,马耳他骑士团与时俱进,开展如在线医疗培训,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人道主义理念,拉近国际间的友好合作。
两栋大楼使马耳他骑士团打出名声,它也很“聪明”,懂得抓住这虽然不大的声量,向国际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没有领土没有话语权只是世界地图上不起眼的存在,到现在已经在国际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条路马耳他骑士团也走的格外不易。
马耳他骑士团现在依然凭借着努力一步步发展,与之前不同的是,它已经和10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虽然国际格局瞬息万变,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马耳他骑士团未来的命运我们无从得知,但是由他们带来国际医疗项目的合作,慈善事业的发展向好的影响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去做出贡献的动力。
来源:知史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