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焊工安全手册,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6:38 1

摘要: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实用且极具指导性的《苏州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系列手册 —— 电气焊工安全风险防范手册(2024 版)》。该手册由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聚焦电气焊作业的安全风险,为施工现场电气焊操作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安全指引,是保障作

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实用且极具指导性的《苏州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系列手册 —— 电气焊工安全风险防范手册(2024 版)》。该手册由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聚焦电气焊作业的安全风险,为施工现场电气焊操作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安全指引,是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工地安全的重要工具。

一、培训课件概述

(一)编制背景与目的

电气焊工作业需使用高压电流高温火焰,操作不当易引发火灾电击等事故。为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及施工现场安全,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据多项权威规范,编制此手册,旨在为建筑电气焊工提供清晰、可落地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编制依据

手册严格遵循 11 项重要规范与通知,核心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关于实行建筑施工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管理的通知》(苏建函质 (2024) 117 号)等,确保内容的合法性科学性

(三)适用范围

行业领域:主要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涉及电气焊作业的场景。

使用人群: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电气焊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动火监护人,以及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管人员。

二、培训课件具体内容

(一)电气焊工岗位基本要求

资质与健康要求:电气焊工进场前须持住建厅颁发的建筑电气焊工证书上岗,且苏安码为绿码

安全教育要求:作业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每日上班前需参与安全晨会交底并签字确认

防护用品要求:作业时需正确穿戴焊接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绝缘鞋等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天气要求:风力五级以上(含五级) 强风或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需停止室外露天焊接、切割作业。

(二)电气焊操作规程

数字化管理要求:依据相关通知,在市安管系统内建立建筑焊工库电气焊机库动火作业审批平台动火作业管理平台这 “两库两平台”。

动火作业程序

(1)动火申请:作业实施前 1 天,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登录 “市安管系统” 提出申请并按步骤操作。

(2)过程监护:动火前,监护人扫描监管二维码核对人员、设备、时间、部位等信息;作业中严格履行监护职责,确保规范作业。

(3)作业收尾:作业结束后,监护人拍摄火种、残留物清理情况上传系统,评价作业行为,保障现场安全。

作业前检查要求

(1)现场环境检查:清理易燃物,至少配备2-4 具 ABC 干粉灭火器,排查现场易燃物存放情况。

(2)设备检查:检查电焊机、焊钳、电源线及接头,确保电源线绝缘良好、无外露,焊机二次线绝缘紧固且接头不超过 3 个,初次级线路电压符合规定,焊钳夹紧性能与绝缘层完好。

设备使用与操作规范

(1)场地与移动要求:焊机工作场地需干燥、通风良好;移动焊机前切断电源,禁止拖拉电缆移动;焊接中突然断电需立即切断电源。

(2)线缆长度要求: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5 米,二次线电缆长度≤30 米,二次线接头不超过 2 个,一二次接线柱处加防护罩。

(3)工艺与电流要求:按工况选用合理焊接工艺,禁止超负载使用、大电流施焊及用电焊机切割;停焊时用手柄调节电流,调节速度适中。

(4)特殊环境作业要求:潮湿处施焊需站在绝缘木板或胶垫上,禁止触摸焊机导线、用臂夹持带电焊钳;焊机正确接地(接零),禁止利用厂房金属结构、易燃易爆气体管道等作为二次回路。

(5)电源开关要求:焊机设单独电源开关,禁止两台共用一个开关;电源装拆由电工操作,禁止私自拆接。

特殊场景作业规范

(1)多台焊机作业:焊接平台或焊件需接地,设置防光棚或隔光板

(2)高处焊接:采取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工作点牢固,工具放置稳妥,下方做好安全与防火措施,禁止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3)仰面焊接:扎紧衣领、袖口,防止火花烫伤。

(4)特殊容器焊接:压力容器、密闭容器焊接需留气孔,必要时设强制通风,容器内用安全电压照明,焊件接地,焊工与焊件绝缘,容器外设监护人;焊接油桶、管道等需先清洗有毒易燃物质,开设足够通气孔。

作业后收尾要求:切断电源、关闭焊机开关,归整焊钳电源与地线;清除焊渣时戴防护眼镜,避开飞溅方向;检查现场无火星、无易燃物阴燃,清理场地后方可离岗。

(三)气瓶安全管理规范

气瓶基础要求:储装气体罐瓶及附件需合格、完好、有效,禁止使用附件缺损的氧气瓶(无减压器)与乙炔瓶(无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储存要求:气瓶分类储存,库房通风良好;空瓶与实瓶同库存放需分开放置,间距≥1.5 米

运输与存放规范

(1)状态要求:气瓶保持直立,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禁止横躺卧放。

(2)防护要求:禁止碰撞、敲打、抛掷、滚动气瓶;气瓶远离火源,与火源距离≥10 米,避免高温与曝晒;燃气储装瓶罐设防静电装置。

气瓶使用规范

(1)使用前检查:检查气瓶及附件完好性、气路气密性,禁止使用老化橡皮气管。

(2)间距要求:氧气瓶与乙炔瓶工作间距≥5 米,与明火作业点距离≥10 米

(3)冬季使用要求:气瓶阀、减压器冻结时,禁止火烤或铁器敲击,禁止猛拧减压器调节螺丝。

(4)剩余压力要求:氧气瓶剩余压力≥0.1MPa,乙炔瓶剩余压力≥0.1MPa;气瓶用后及时归库。

(四)气割安全操作流程

软管管理:禁止将气瓶橡胶软管放于电线、通道上,禁止重压或热压,不与电焊导线同敷;长距离使用过车行道需加金属护套或开地沟埋设

阀门开启:开启气瓶阀门动作缓慢,操作者面部避开减压器,观察压力表指针;禁止用易产生火花工具开启气瓶。

点火与作业:先开预热氧阀,再开乙炔气阀,电子枪点火并调火焰,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氧气作业;点火时喷口不对人,燃烧焊枪不放置工件或地面;割炬散火禁止在火时疏通割嘴。

工件处理:作业前清理工件漆皮、铁锈、油污,防止氧化皮脱落伤眼或阻塞割嘴引发回火。

熄火与回火处理:熄灭火焰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气与预热氧气阀;发生回火立即关氧气阀,再关乙炔气与预热氧阀,待割炬冷却后使用。

(五)应急处理流程

突发事故处理:发生意外立即停止电源,检查设备,分析原因并采取应急措施。

火灾处理:发生火灾立即扑灭火源,防止火势扩大,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

事故上报:事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向上级领导或专业人员汇报,落实应急预案。

(六)风险分级与事故案例

风险分级:明确建筑施工电气焊作业高风险行为,如未做保护接零、未设漏电保护器、交流电焊机未装防二次侧触电装置、二次侧电源未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动火前未清理可燃材料、未按规范配备劳保用品、乙炔瓶未装回火防止器、开关箱无漏电保护器、未按规定设高处作业平台等,对应引用相关规范,提示风险等级。

事故案例:列举 2022-2024 年多起电气焊违规作业引发的事故,如杭州冰雪大世界工地火灾(4 死 2 消防员牺牲 19 伤)、安阳凯信达商贸厂房火灾(38 死 2 伤)、金华伟嘉利工贸火灾(11 死)、宁德霞浦在建厂房火灾,警示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

三、预期学习效果

(一)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合规操作能力

资质与教育认知:使电气焊工明确上岗需持有效证书绿码苏安码,重视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与每日安全晨会,养成签字确认的习惯。

防护与环境判断:掌握劳动防护用品正确穿戴方法,能准确判断恶劣天气(五级以上大风、雨雪雾高温),主动停止露天作业,降低环境风险。

设备操作规范:熟练掌握电焊机、气瓶等设备的检查、使用、维护流程,严格遵循线缆长度、电流调节、接地接零等要求,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二)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与监护能力

数字化管理应用:使安全管理人员熟练操作 “市安管系统”,规范完成动火申请、过程监管、作业评价等数字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现场监管能力:明确动火监护全流程职责,能精准检查现场易燃物清理、灭火器材配备情况,及时纠正违规操作,保障作业各环节安全。

(三)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风险防控机制:帮助施工企业识别电气焊作业各环节高风险点(如设备隐患、违规操作、气瓶管理不当等),建立针对性防控措施,减少事故隐患。

应急处置能力:使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掌握突发事故(火灾、电击等)的应急处理流程,能快速响应、科学处置,降低事故损失与人员伤亡风险。

(四)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学习手册内容,规范电气焊作业全流程操作,强化各岗位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减少违规操作,降低火灾、电击等事故发生率,切实保障建筑施工领域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秩序。

来源:安全人之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