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未来路在何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6:29 1

摘要:海闻社观察 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把预制菜拉到了大众面前。近期,A 股预制菜概念板块波动加剧,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受 B 端餐饮需求疲软、舆论争议升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行业整体陷入增长承压的困境,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海闻社观察 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把预制菜拉到了大众面前。近期,A 股预制菜概念板块波动加剧,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受 B 端餐饮需求疲软、舆论争议升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行业整体陷入增长承压的困境,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多领域龙头齐陷业绩下滑泥潭

预制菜行业的 “版图” 早已突破单一赛道,形成了多元参与的竞争格局。在 A 股市场中,既有味知香、得利斯这类深耕预制菜主业的专业企业,也涵盖了从农牧水产(如国联水产)、冷冻食品(如安井食品)、传统餐饮(如广州酒家、海底捞)等领域跨界而来的玩家,预制菜已深度融入餐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然而,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却让这些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经营压力暴露无遗。作为 A 股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表现尤为典型 —— 尽管上半年总营收实现 3.43 亿元,同比微增 4.70%,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 24.46%,仅录得 3194.68 万元,呈现明显的 “增收不增利” 态势。事实上,这家企业的增长瓶颈早在 2023 年便已显现:当年营收 7.99 亿元,同比增幅仅 0.1%,净利润 1.35 亿元同比下降 5.42%,此后业绩便进入持续收缩通道。

将预制菜作为第一大营收板块的安井食品,同样未能幸免。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微增 0.80% 至 76.04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 15.79%,这也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净利润下降的情况。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业绩下滑的两个月前,安井食品刚刚完成港股二次上市,短期内业绩与资本市场动作的反差,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其经营能力的关注。

亏损幅度最大的则是深度布局预制菜的国联水产。2025 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 16.51 亿元,同比减少 18.36%;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 5.40 亿元,同比降幅高达 3180.50%,毛利率降至 - 2.89%,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 17.05 个百分点。成本增速远超收入增长,成为公司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

此外,西安饮食等相关上市公司也面临连续亏损。

同花顺数据显示,近年来预制菜板块上市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持续走低,从 2018 年的 20.07% 逐步降至 2024 年的 13.79%,盈利能力的持续弱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隐患。

除了市场需求与竞争压力,行业还面临着标准缺失、消费者信任度不足的双重挑战。花大价钱去商场吃预制菜引发不满,有网友表示,可以吃预制菜,但必须是符合标准的,安全的,价格合适的,清楚告知(是预制菜)的,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行业趋势向好

尽管当前预制菜上市公司业绩承压,但从长远看,行业发展趋势依然向好。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餐饮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预制菜作为新兴餐饮产品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 4850 亿元,同比增长 33.8%,2026 年有望达到 7490 亿元。预制菜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需求方面潜力巨大。

从发展趋势来看,预制菜将朝着多个方向迈进。在品质升级与健康化方面,消费者会更关注成分表,未来预制菜将趋向使用更简单原料,减少或不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味精等,同时向营养均衡发展,出现更多低脂、低钠、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预制菜,满足健身、控糖、轻食等需求,还会使用更优质、可溯源食材,提升产品价值。

在场景与人群精细化分化上,预制菜市场将进一步细分。除正餐外,还会延伸至早餐、宵夜、露营、加班、宴席等场景。针对不同人群,将推出多样化产品,如针对宝妈的儿童营养餐、辅食,针对银发族的软烂、易消化、低糖老年餐,针对单身青年的一人食小份量、花样多套餐,针对健身人群的高蛋白鸡胸、轻食沙拉、粗粮饭等。

口味与品类将呈现多元化、地域化趋势。地域菜系复兴,不再局限于川菜、粤菜等大众菜系,更多地方特色菜如佛跳墙、淮扬菜、西北菜等将被开发成高品质预制菜,同时全球风味融合,东南亚冬阴功、意大利面、日式咖喱等异国风味预制菜会更加丰富,还会与知名餐厅、老字号联名,还原招牌菜,让消费者在家享受 “大师味”。

技术赋能与体验创新也将为预制菜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 AI 与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进行精准口味开发和个性化推荐(C2M 模式);预制菜与智能厨电如炒菜机器人、智能烤箱深度结合,提供 “一键式” 烹饪解决方案,降低操作门槛;发展更环保、可降解包装材料,以及能直接用于加热的包装如可微波蒸煮袋,提升便利性。

此外,预制菜市场还将渠道下沉,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渗透,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加强消费者教育,改变人们对预制菜 “不健康、低端” 的刻板印象,展示其高品质一面。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下,预制菜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丰富饮食选择,成为食品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来源:海闻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