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底,金龙稀土第三代高性能磁性材料数字化智造工厂(5000吨级)开工仪式举行;9月,龙净蜂巢矿山重卡动力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启动试生产;同月,福建常青新能源技改项目智能化电池拆解生产线进入软硬件调试,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一个个重点项目“进度条”刷
8月底,金龙稀土第三代高性能磁性材料数字化智造工厂(5000吨级)开工仪式举行;9月,龙净蜂巢矿山重卡动力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启动试生产;同月,福建常青新能源技改项目智能化电池拆解生产线进入软硬件调试,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一个个重点项目“进度条”刷新,勾勒出我市“矿业+”产业蓬勃图景。
在龙净蜂巢矿山重卡动力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项目车间,激光焊接机器在进行焊接工作。(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发展路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力度,推动“矿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矿业相关行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5.2%,发展势头强劲。
新兴产业的突破,为“矿业+”注入新活力。昨日,在上杭紫金山金铜矿区,易控智驾无人驾驶矿卡正进行常态化作业。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上杭金铜产业链优势,联合本地产业、科研机构打造无人智驾产业生态圈。这是我市积极布局新兴产业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紫金矿业、金龙稀土、德尔科技等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围绕“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新材料研发应用”全链条发力,做好“矿业+”文章,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福建广闽铜业的黄铜高精板带产线试生产 (资料图)
传统优势产业的提质,是“矿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位于上杭工业园区的南岗金铜产业园,福建广闽铜业年产3.5万吨冷轧高精铜板带项目建设正酣,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紧张有序。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广龙对口合作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可达25亿元。依托铜矿资源,我市已构建“开采-冶炼-加工-应用”完整铜产业链,以紫金铜业为龙头,我市有色金属共有规上企业39家,去年实现产值1460亿元,同比增长5.1%,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围绕“矿业+新材料”主攻方向,我市重点培育金铜、锂电、稀土、含氟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谋划引进优质项目、扶持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拓展矿业配套服务及关联产业。今年以来,全市已谋划生成“矿业+”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达968.1亿元,为产业发展储备了强劲后劲。
长汀县稀土产业园一角(资料图)
在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我市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高能高碳行业绿色转型,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上杭蛟洋园区、长汀稀土园区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矿山、智慧工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记者手记
“矿业+”产业是我市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集聚新要素,为发展注入蓬勃新动能。全市上下要聚焦“矿业+”产业提质增效,以更优营商环境、更强政策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产业招商,助力本土企业拓展外部市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推动“矿业+”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