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谢您,帮我要回了欠款,救了我老伴的命。” 3月21日,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80岁村民老刘紧握调解员王小成的手,含泪连声道谢。此前,老刘将钱借给同村的王某,王某一直在外打工。近日,老刘的老伴突发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却联系不上王某,无奈之下求助综治中心。红土镇综治
“谢谢您,帮我要回了欠款,救了我老伴的命。” 3月21日,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80岁村民老刘紧握调解员王小成的手,含泪连声道谢。此前,老刘将钱借给同村的王某,王某一直在外打工。近日,老刘的老伴突发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却联系不上王某,无奈之下求助综治中心。红土镇综治中心及时将群众诉求流转至红土镇“小成说事室”。专职人民调解员王小成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和高效的执行力,仅用24小时便联系到了借款人王某,并追回了欠款,为老人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铜川市印台区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聚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解、靶向式流转、闭环式管理”工作流程,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向“上”对标,建强综合治理新枢纽。印台区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对标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因地制宜改造原有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场所,统一规范名称标识,形成覆盖全区的标准化综合治理服务网络。区级综治中心规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五室一庭”“两窗口”,包含引导受理区和多元化解区在内的8个功能区,以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18项解纷功能,涵盖“接、调、办、诉、援”全项服务。镇(街道)综治中心同步改造升级,全面打造集法律服务、研判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工作阵地。
向“内”聚力,构建协同作战联合体。印台区综治中心采取“政法单位和信访部门常驻、重点部门轮换入驻、涉事单位随叫随驻”工作模式,整合政法、信访、司法、住建等15个部门力量,制定入驻单位一览表,向群众公示单位办公区和受理范围,加强入驻力量日常管理,确保常驻不脱岗、轮驻不换岗、随驻不离岗。各入驻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全面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疑难纠纷,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向“优”规范,打造一站式调解新格局。印台区综治中心对群众诉求进行无差别一站式综合受理,依照路线图精准分流,跟踪化解;结合信访法治化建立的诉求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等14项制度,做到矛盾纠纷全量统计汇总,问效办理进程,紧盯化解结果,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印台区综治中心通过研判会商、明确责任,推动疑难复杂纠纷多部门联动化解,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向“智”借力,构筑数字赋能强引擎。印台区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拓展应用“531”立体网格治理模式,健全区镇村三级网格“镇办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流程,将智慧治理触角不断延伸,通过信息化平台、动态监测和协同机制实现风险隐患及时预警与妥善处置;推广应用“铜川市综合治理联动平台+‘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拓宽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处置风险隐患,提升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质效。今年以来,通过“平安铜川”小程序受理诉求111件,有效处置风险隐患66起,化解矛盾纠纷12件,解答法律咨询34件。
向“下”扎根,激活基层治理最末梢。印台区整合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退役、应急等行业资源,夯实服务力量;深化动态网格列表和“8+N”平安网格事务清单机制管理基层网格,充分发动基层721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95支“红袖章”群防群治队伍,发挥民情收集、排查化解矛盾风险的前哨作用和综治中心接诉即办、及时处置职能。
从群众“找不对门”到“见得到人”,从“分散调处”到“集成服务”,从“人工跑腿”到“数据跑路”,印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有力提升矛盾化解效率。
来 源 :西部法治报
审 核 :卫 鹏
责 编 :冯 静
编 辑 :孙 洁
陕西省委政法委综治事务中心出品往期回顾来源:陕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