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河之南、华夏腹地的河南省各地市近年来携手并肩、奋楫争先,不断创新形式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凝聚起全民护国安、卫山河的磅礴伟力,使国家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奏响中原大地的国家安全宣教强音。央广网河南频道携手
编者按: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河之南、华夏腹地的河南省各地市近年来携手并肩、奋楫争先,不断创新形式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凝聚起全民护国安、卫山河的磅礴伟力,使国家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奏响中原大地的国家安全宣教强音。央广网河南频道携手各省辖市委办公室推出“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河南省各地市十年来精心谱写的“国安华章”。
央广网平顶山4月13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近年来,平顶山市以资源整合为基、载体创新为翼、机制完善为纲,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向纵深发展。通过构建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宣教格局,绘就出一幅国家安全全民守护的壮美画卷。
整合资源构建全域宣教“新矩阵”
平顶山市按照“引珠成链、串链成块”的思路,统筹全域教育资源,打造立体化宣教体系。依托高标准打造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以66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布展空间,系统呈现国家安全的发展脉络。展馆内设序厅、重点领域展区、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展区等板块,结合互动体验与动态更新的案例,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展馆自去年4月15日开放以来累计接待1.5万余人次,成为全市国家安全教育的“精神地标”。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的辐射带动下,平顶山创新打造四大特色宣教基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聚焦社会安全,平高集团研发基地科技创新馆展示科技安全,祥云公园人防工程凸显国防安全,白龟湖湿地公园则成为生态安全宣教窗口,这些基地以点带面,形成“核心引领、多点联动”的传播效应。
为确保工作长效推进,平顶山市委国安办牵头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师资培养+考核督促”双轮驱动夯实根基。邀请国内知名教授金一楠、易金务等专家授课,使本土师资力量大幅提升。
精准发力筑牢领域安全防线
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平顶山分类施策,精准布局,各领域做好融合文章,延伸宣教“触角”,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教育品质和影响力。
平顶山市科技局聚焦科技安全,通过新媒体传播、专题培训、上门辅导等“线上+线下”模式,向科技型企业和科研人员高频次宣贯安全理念,筑牢科技领域安全防线。
平顶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着力破解传统宣教单向传播的瓶颈,打造沉浸式、互动化传播矩阵。联合平顶山日报社推出“粮安记忆”专版,通过“老粮工”口述历史、粮票粮仓老照片展陈等方式,生动呈现粮食安全事业的时代变迁。同步开展的“我与粮食安全”征文活动吸引全国投稿200余篇,而“粮安小记者行”活动则带领孩子们探秘粮库、走进车间,在实践体验中系牢爱粮节粮的“第一粒扣子”。此外,依托卫东区土寨沟村战备粮库群落打造的窑洞粮库主题民宿,将粮食安全教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游客在休闲中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教育系统则立足校园阵地,将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入育人体系。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作为“国家安全教育试点学校”,开设专题课程、打造教育展厅,通过国防教育黑板报评比、“国家安全主题班会”等活动,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浸润学生心田。
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以“课程奠基、师资赋能、实践淬炼”为路径,构建“启蒙—强化—深化”三级课程体系,依托课堂主阵地,结合升旗仪式、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同时,通过组织实践教育、征集教学视频与网文作品,激发师生创作热情,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宣教热潮。
每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答、普法课堂、家校互动等活动在各校如火如荼;常态化开展的“国防教育周周讲”“国家安全主题班会”等,让国家安全意识浸润校园每个角落。市教体局还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五级培训、案例教研、专题讲座等形式,锻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宣教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