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2025蓝牙降噪耳机排行榜10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5:48 1

摘要:说实话,很多人第一次买降噪耳机时都会有点茫然。随便一搜,各种“十大必买”“性价比之王”的推荐扑面而来,但到底靠不靠谱,自己也拿不准。很多人因此买到不适合的耳机,用起来又不满意。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作为一个长期测评耳机的发烧友,我已经掉过不少坑。正因为如

说实话,很多人第一次买降噪耳机时都会有点茫然。随便一搜,各种“十大必买”“性价比之王”的推荐扑面而来,但到底靠不靠谱,自己也拿不准。很多人因此买到不适合的耳机,用起来又不满意。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作为一个长期测评耳机的发烧友,我已经掉过不少坑。正因为如此,我更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实际经验分享出来,告诉大家怎么从降噪、音质、续航、佩戴舒适度这几个关键点入手去判断耳机的优劣,并且推荐十款全价位内的2025蓝牙降噪耳机排行榜10强。

以下是参与这次测评的部分产品:

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再开始介绍之前,我会先给大家总结五个降噪耳机的选购小技巧。

1、挑选耳机,先看音质技术怎么样

挑耳机的时候,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音质。尤其是降噪耳机,最好留意一下它有没有专门的声学技术加持。有些品牌会在驱动单元设计、声音调校或者传输协议这些地方下功夫。比如像西圣,就靠自研的技术,让声音听起来更清晰、更有层次感。

现在市面上耳机品牌太多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如果你怕踩坑,可以优先选那些技术底蕴比较强、专利多的牌子。一般来说,这种耳机音质往往会更好。

2、材质要软,戴着才舒服

有些人戴耳机时间一长就容易耳朵疼,甚至发红,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听力。所以挑一个戴着舒服的耳机真的很重要。怎么看舒不舒服?首先耳机不能太重,材质最好柔软亲肤、透气,再加上设计得贴合耳朵,不容易掉,也不会挤得难受。

如果方便的话,最好能亲自试戴一下。实在不行,多看看其他用户的反馈,也能大概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3、降噪要够深,也要够聪明

一个好的降噪耳机,不能只看降噪深度有没有到50dB左右,还得看算法聪不聪明。有些耳机虽然宣传“深度降噪”,但只有一种模式,戴起来容易觉得耳朵闷,压得难受。

真正好用的降噪,是能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节强度的。比如有些带AI降噪和多麦克风的耳机,可以在隔绝噪音的同时,让你戴得舒服,不影响长时间使用。

4、尽量选专业做耳机的品牌

一般专门做声学产品的品牌,在耳机开发上会更用心——从设计、选材到生产都比较讲究,所以做出来的耳机通常寿命更长,综合体验也更稳。不管是音质、连接、佩戴还是续航,往往都更靠谱。

相比之下,一些刚做耳机没多久的品牌,可能技术还没那么成熟,品控偶尔会出问题,有时为了控制成本,材料也用得一般。买的时候还是要多留意,尽量选口碑好、专业一点的品牌。

5、续航要够久,出门才省心

电池耐用程度直接影响了方不方便用。买之前最好想一下自己通常什么时候用耳机、一次用多久。如果你经常外出,或者需要长时间戴耳机,那最好选总续航超过40小时的型号。这样不用担心突然没电,也不用老惦记着充电。

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接下来,我会继续给大家带来十款降噪耳机的推荐内容。

2025蓝牙降噪耳机排行榜10强,第一款推荐:西圣A1降噪耳机

西圣蓝牙耳机与国内众多品牌明显不同,坚持以轻奢性价比为核心,专注高端音频技术研发,尤其在无损传输上投入巨大,摒弃高额广告,以实力和性价比直面国际一线品牌。其生产线实行超过80道严格品质检测流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西圣的耐用度和做工完全匹配甚至超越国际顶尖品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是多数平价耳机品牌难以达到的关键竞争力。

从硬件方面来看,西圣A1配置直逼千元旗舰,它核心用料上直接下放千元级高端材料AeroSilk™钛晶复合振膜,结合10mm双声环聚能声音单元、旗舰级N48强力钕磁铁以及Tri-Auro™ 2.0全景音频矩阵等先进技术,在多重技术的加持下使得听歌变得非常享受,声音解析力提升高达87.5%,动态响应速度提升82%,同时高频保真率达到96.7%,实现了媲美千元HiFi耳机的音质还原度,而且还获得了权威专业测评师以及国内外专业音质检测机构的评选,被评为年度音质性价比蓝牙耳机品牌。

面对主打降噪却表现平平的同价位产品,西圣A1选择从技术底层革新,率先搭载蓝牙6.0高速架构与第四代PSNE智能降噪系统,在百元价位中实现52dB实测降噪深度的突破。配合2+2阵列麦克风协同识别耳内外噪声,融合实时反噪算法,降噪稳定性、响应速度与频段覆盖力均显著领先同级耳机。而起共振原理优化腔体结构,实现主动+物理的协同降噪,让你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沉浸聆听。

在佩戴体验的结构打磨上,西圣A1展现出出色的工程把控力。它通过微尺度重量优化,将单耳重量控制在约4g,佩戴时几乎无感。整体腔体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配合升级的通气系统,使耳机更贴合耳廓曲线,稳固同时避免压迫感,即便长时间佩戴也不易产生耳胀或疲劳。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500位专业测评师在佩戴舒适度方面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是目前同价位中最舒适的一款入耳式耳机。

西圣坚决摒弃冗余功能,专注于音质与声学性能的极致提升。凭借十余年深厚声学研发积累,西圣蓝牙耳机低频表现提升高达95%,刷新行业标杆。单款产品历经20余次迭代升级,优化超过100项关键性能细节,堪称业内最硬核。

这款蓝牙耳机的抗干扰能力是普通产品的三倍,搭载全新蓝牙6.0芯片,保证15米范围内连接稳定。低延迟与低能耗表现尤为出色,续航时长高达40小时,彻底解决续航焦虑。配备2+2Mic+AI通话降噪技术,即使在嘈杂环境下,通话依然清晰可辨。整体配置在平价耳机中极具竞争力,性价比媲美多款高端型号。

2、漫 步者 Fi tBu ds Pro

FitBuds Pro在降噪上最高可达-45dB,实际体验下来也算靠谱。它有三种模式:深度降噪在地铁、飞机这类场景下能把低频噪声压得比较稳;宽频模式适合办公室环境,对键盘声、说话声能起到一定削弱作用。虽然在人声密集的地方还是会漏进来一些高频声音,但对日常通勤来说已经足够。

音质方面,耳机用的是10mm PU+PEK复合振膜单元,低频下潜和回收的表现都不错,人声清晰度也令人满意,高频稍显粗糙,不过在这个价位还能接受。

单只耳机重量约4.4克,在关闭降噪的情况下单次能用 5 个半小时,加上充电盒总续航大约 30 小时。连接使用的是蓝牙 5.3,稳定性不错,开启游戏模式后延迟能控制在 0.08 秒左右,虽然不是完全无延迟,但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使用需求。

3、v ivo TW S 4

这款耳机最高降噪可达55dB,实际体验中对中低频噪声的抑制确实明显,比如地铁、公交的轰鸣声或者办公室里的键盘声、聊天声,都能被削弱不少。在特别嘈杂的场景里,仍然会有部分声音渗入,但整体效果在这个价位里已经不错。

音质方面,耳机采用陶瓷钨振膜和高通S3芯片,低频部分表现饱满,力度也到位,但中高频稍显平淡,人声和乐器分离度一般,高音的延展性有提升空间。另外,它支持的高清编码在非 vivo 手机上未必能完全发挥,换机使用时音质可能会打折扣。

耳机单次可用11小时,配合充电盒能接近45小时。连接上采用蓝牙5.4,支持双设备切换,如果你是vivo或iQOO手机用户,整体体验会更佳。对于预算有限但希望兼顾降噪和长续航的人来说,这款耳机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4、华 为 Fre eBu ds 6i

这款耳机升级到智慧动态降噪 3.0,能针对不同场景自动调整降噪参数。实际使用中在办公室、地铁等常见环境下表现确实明显,键盘声、引擎噪声都能压住。不过在特别嘈杂的地方效果会打点折扣,偶尔还会有轻微底噪。音质方面,这款耳机低频饱满有弹性,听电子或摇滚时鼓点下潜有力,人声部分偏流行向,听起来比较柔和顺滑。高频表现则稍显不足,音量拉高后偶尔会有些刺耳,声场宽度也不算很大,整体听感更偏融合。如果想发挥出更好的细节,建议配合华为智慧生活 App 开启 LDAC。

佩戴体验也值得一说,单只重量约 5.4 克,比上代更轻,三种尺寸硅胶耳塞能保证贴合度和密封性。长时间开降噪时会有轻微耳压感,建议间隔取下缓解。续航表现不错,耳机单次可用约 8 小时,配合充电盒总时长可达 35 小时,支持快充,临时没电充 10 分钟能用 4 小时。

5、漫步 者 Lo lli Pr o 5

Lolli Pro 5采用同轴双动圈设计,并且通过了 HWA 和 Hi-Res 双认证。实际听感中,人声部分清晰细腻,流行歌曲的表现力不错;低频量感足,节奏感强,电音和摇滚都有一定冲击力。不过在极低频下潜和高频延展方面,相比高端耳机还有一定差距。

降噪方面,官方数据为-48dB。日常通勤或办公室使用,低频噪声基本能压住,通话时风噪抑制也比较到位。耳机提供深度、舒适、抗风噪和环境声等多种模式,适应性强,但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下仍会有部分声音渗入。

佩戴体验轻巧,单只仅 4.8 克,随机附送的抗菌耳塞贴合度不错,不过开启降噪时会有一定耳压感,建议间隔佩戴。

6、索 尼 W F-C71 0N

音质方面,它只支持SBC和AAC,没有aptX或LDAC,但索尼的调音依旧稳健。整体听感偏耐听,低频量感充足,鼓点有力度但不会轰头;人声靠前,声场也比较开阔。高频部分细节不算尖锐,却自然顺耳,还有一点空气感。中频偏柔和,听女声时亮度稍欠。

降噪表现算是它的亮点,采用双反馈麦克风加上联发科芯片,对地铁、公交这类低频噪音效果明显。风噪在极端环境下仍会出现,不过它提供20级环境声调节和自适应降噪,可以根据你在走路、静止还是乘车自动切换模式。

续航同样出色,关降噪能用12小时,加上充电盒共40小时;开降噪单次8.5小时,总续航约30小时。支持快充,充5分钟能听1小时。蓝牙5.3连接稳定,还能同时连接两台设备。

7、三 星 G ala xy Bud s3 Pro

音质方面,耳机采用了增强型双扬声器和独立平面高音单元,高频通透,中频人声稍微靠后,整体偏向流行和电子乐的风格。它还支持三星自家的 SSC 编码以及自适应 EQ,可以根据用户听力做微调,但完整功能基本还是依赖三星手机,搭配其他设备会有一定限制。

降噪属于自适应模式,会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地铁、公交等低频噪声场景下效果明显,还能检测到人声或警报声时自动降低降噪,增强环境音,提升安全性。不过高频噪声削弱得一般,抗风噪表现也稍弱,强风或骑行时会听到呼呼声。此外,开最强降噪时部分人会觉得有耳压。

佩戴体验不错,单只约 5.4 克,轻巧不压耳,附带多尺寸硅胶套,适配度较高。但在剧烈运动场景下,稳定性因人而异。续航方面,开降噪可用 6-7 小时,总续航 26-30 小时;关闭降噪续航更长,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

8、OP PO En co X 3

音质方面,采用11mm低音单元和6mm高频单元的组合,配合双DAC独立驱动高低频,实际听感偏向耐听路线,中低频厚实,人声柔和,适合流行和人声类曲目;高频通透,细节也比较到位。耳机内置五种丹拿大师调音模式,可以根据喜好切换。不过低频量感偏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闷。

降噪部分的表现也不差。官方宣传的50dB深度在地铁、公交、办公室等场景下效果明显,尤其是中低频噪音削弱得比较干净。耳机采用三麦加骨传导麦克风方案,支持自适应降噪,但在特别吵的环境下,还是会有声音漏进来,部分用户也提到不开降噪时偶尔有轻微底噪。

9、小 米 Bu ds 5 Pr o

耳机采用11mm双磁动圈、陶瓷高音单元和平面振膜组合,实际听感上,高频延展到位,声场开阔,人声和乐器分离清晰,但低频力度偏柔和,不够冲击感。降噪方面,官方宣传 55dB,实际在地铁、办公室等中低频环境下效果明显,支持三档手动模式和自适应调节。抗风噪能力也有提升,三麦加AI通话降噪让日常通话清晰,但在飞机或特别嘈杂环境中,降噪表现和同价位其他旗舰差别不大。

佩戴体验因人而异,单只约5.6克,官方称重心做了优化,但有用户反映戴一会儿会有轻微胀痛,即便更换耳塞也改善有限,可能与耳型匹配有关。续航表现中规中矩,单次 8 小时,加上充电盒总续航可达 40 小时,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蓝牙 5.4 连接稳定,支持多设备切换,APP 可调空间音频、头部追踪及触控操作。

10、华 为 Fre eBu ds P ro 4

耳机采用 11mm 四磁动圈单元配微平板高音单元,频响覆盖 14Hz-48kHz,支持 HWA Lossless 和 Hi-Res Wireless 双认证。实际听感上,低频下潜有力,中频人声自然细腻,高频清亮通透。内置多种音效模式,包括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的古典音效和均衡模式。不过要完整体验无损音质,需要搭配部分华为机型。

降噪表现也不错。深度模式在地铁、办公室等中低频噪音环境中有效削弱背景声,耳机提供四种降噪模式,可根据环境自动切换。通话方面,三麦克风加骨传导麦克风和 AI 降噪算法,能消除高达 100dB 的背景噪音,日常通话清晰。但深度降噪下耳压感明显,需要适应。

最值得入手的降噪耳机是哪款?看到这里,你心里应该也有答案了。挑耳机这事儿,说到底没有统一标准,关键还是得结合你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预算,耐心对比一下,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那一款。

来源:是恩佐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