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9月18日晚,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就加沙局势进行表决。由丹麦牵头,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共同提出的呼吁加沙“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及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的决议草案,因美国行使否决权而未获通过。
美国一票否决加沙停火决议,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陷僵局。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8日晚,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就加沙局势进行表决。由丹麦牵头,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共同提出的呼吁加沙“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及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的决议草案,因美国行使否决权而未获通过。
该决议获得安理会14个成员国的支持,但美国投下反对票,致使决议未能通过。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奥特格斯在发言中称,该草案“既未谴责哈马斯,也未承认以色列的自卫权”,并指责其“助长了有利于哈马斯的虚假叙事”。
决议草案中对加沙地带日益恶化的人道状况表示“严重关切”,指出饥荒已在加沙部分区域成为现实,并预计将在月底蔓延至代尔巴拉赫和汗尤尼斯。
草案强烈谴责“将饥饿作为战争手段”,呼吁取消所有针对人道援助进入加沙的限制,并要求以色列停止可能导致人口结构或领土变更的军事行动。
尽管多方呼吁,美国仍以“决议内容不平衡”为由予以否决。这也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第四次在安理会否决相关停火议案。
丹麦驻联合国大使拉森在表决前表示,希望该决议能够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息,即“安理会不应背对饥饿的平民、被扣押人员与停火的呼吁”。
她强调,国际人道法和《联合国宪章》所载原则必须得到尊重,“在生死存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沉默”。
联合国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对任何实质性决议的否决权,这也使得美国屡次能够单方面阻止涉及批评以色列的草案通过。
加沙地带自2007年以来处于封锁状态,人道援助进入长期受限。
据联合国最新报告,当地已有超过半数人口处于紧急粮食不安全状态,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大规模流离失所与传染病传播持续发生。
多项分析指出,美国此次否决很可能再度引发国际社会批评,尤其是在阿拉伯国家和人道组织范围内。
与此同时,秘书长古特雷斯被要求在30天内向安理会报告该决议的执行情况——尽管它未获通过,相关呼吁仍可能通过其他程序继续推进。
眼下,加沙的命运仍悬而未决。战争未有尽时,平民继续承担最沉重的代价。
在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的历史性节点上,和平的机遇再一次与政治的现实激烈碰撞。
来源:说一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