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历低就算了,还敢开口要7万月薪,这种狮子大开口的人我们公司要不起。"
本故事纯属虚构
"我不要这种人!"会议室里,42岁的总裁陈建华重重拍了拍桌子。
"可是陈总,他确实......"人事经理欲言又止。
"学历低就算了,还敢开口要7万月薪,这种狮子大开口的人我们公司要不起。"
"但是他刚才那个回答......"
陈建华冷笑一声:"什么回答能值7万?我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01
上海浦东新区,晨光科技大厦28层。
陈建华站在落地窗前,俯视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
作为晨光科技集团的总裁,他今天面临着一个头疼的问题——技术总监的位置已经空缺三个月了。
"陈总,今天的面试候选人资料。"秘书小张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摞简历。
陈建华接过简历,一页页翻看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十年大厂经验......
每一份简历都光鲜亮丽,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他的终极面试题面前败下阵来。
那道题是他五年前从投资人王总那里学来的:"一杯牛奶倒进大海,你怎么把牛奶拿回来?"
"这道题测试的不是知识,是思维。"王总当时说,"能回答好这个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五年来,陈建华用这道题面试了上百个候选人,淘汰率100%。
连那个清华博士都被难住了,对方沉思了十分钟,最后说:"从物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
"思维僵化。"陈建华当时摇头拒绝了。
技术总监这个职位,公司开出了月薪7万的高价,在行业内算是顶级待遇。
可三个月来,愣是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陈总,还有一份简历。"小张有些犹豫地说,"不过这个人的情况比较特殊。"
陈建华抬起头:"怎么特殊?"
"他是职高毕业的叫李明,但是......"小张停顿了一下,"他开口就要7万月薪。"
"什么?"陈建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职高毕业要7万?他以为我们是慈善机构吗?"
"我也觉得不太合适,但是人事部的王经理说,这个人的项目经验很特别,建议您看一下。"
陈建华摆摆手:"算了,既然王经理推荐,就让他来试试。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连基础问题都答不上来,连面试都别想完成。"
此时的陈建华还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对人才的认知。
人事部里,王经理正在和同事们讨论着李明的简历。
"你确定要推荐他?"同事小刘质疑道,"职高学历,还要7万月薪,这不是找麻烦吗?"
王经理翻开李明的作品集:"你看看他这些项目,虽然学历不高,但实战能力绝对不差。
这个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设计,我拿给技术部的老张看过,他说思路很新颖。"
"但是陈总最看重学历,你不是不知道。"小刘摇摇头,"上次那个985硕士都被刷下来了。"
"所以才要试试啊。"王经理合上文件夹。
"我们已经招了三个月,再找不到人,项目就要延期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三天后,面试日。
李明站在晨光科技大厦楼下,仰头看着这栋高耸入云的建筑。
28层,对于一个在小县城长大的职高生来说,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他穿着一套并不昂贵的深蓝色西装,那是他为了这次面试特意买的。
镜子里的自己看起来还算整洁,但和那些名校毕业生比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电梯一路上升,李明的心跳也跟着加速。7万月薪,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能够在上海买房,意味着父母不用再在老家务农,意味着他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李先生,请坐。"前台小姐指引他到候等区,"前面还有几位面试者,请稍等。"
候等区里坐着另外四个人,个个西装笔挺,气质不凡。
李明悄悄打量着他们,心里暗自估算这些人的来头。
"你也是来面试技术总监的?"
坐在李明旁边的年轻人主动搭话,"我是复旦计算机系的,你呢?"
"我......"李明犹豫了一下,"职高毕业。"
年轻人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兄弟,你是来找其他职位的吧?技术总监这个岗位,没有硕士学历基本没戏。"
李明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拿出手机,复习着自己准备的技术要点。
第一个面试者进去了,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起来很有经验。二十分钟后,他出来了,脸色沉重。
"怎么样?"复旦的年轻人问道。
中年人摇摇头:"有道题特别奇怪,问牛奶倒进大海怎么拿回来。我想了半天,感觉没答好。"
第二个进去的是个女士,自我介绍说是海归博士。半小时后出来,表情同样不好看。
"那道牛奶题是什么意思啊?"她困惑地自语。
复旦年轻人也进去了,这次只用了十五分钟就出来了,直接摇头走人。
"牛奶倒进大海?"李明心里嘀咕,这是什么样的面试题?
第四个面试者是个看起来很资深的工程师,胸前还别着几个技术认证的徽章。
他进去的时间最长,足足四十分钟,出来时额头上都是汗。
"兄弟,你还是回去吧。"他对李明说,"这题太邪门了,我干了十五年技术都答不上来。"
李明看着这些高学历的候选人一个个败下阵来,心里既紧张又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题目,能把这些精英都难倒?
"李明先生,该您了。"前台小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推门走向那间决定命运的会议室。
02
会议室里坐着五个人,正中间的就是陈建华。他看起来比李明想象中年轻一些,但眼神很锐利,让人不敢小觑。
"李明是吧?坐。"陈建华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明坐下,环视了一圈。
除了陈建华,还有技术部经理、人事经理王总,以及两个他不认识的中层管理者。
五双眼睛都在审视着他。
"先自我介绍一下。"陈建华翻开李明的简历,眉头微皱。
"我叫李明,今年26岁,职高计算机专业毕业。"
李明的声音有些紧张,但努力保持镇定,"毕业后我在一家小公司做程序员,后来自己创业做过项目,主要专长是系统架构设计和算法优化。"
"创业?"技术部经理老张来了兴趣,"做什么项目?"
"智能停车系统。"李明眼睛亮了起来,这是他最有信心的话题。
"我们为本地的商场和写字楼设计了一套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位使用情况,自动引导车辆停放,还能预测高峰期流量。"
"具体的技术方案呢?"老张继续追问。
李明从包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带了演示,可以给各位看看。"
陈建华摆摆手:"先不用演示,你说说技术架构。"
"整套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前端用React做可视化界面,后端用Node.js和Python混合开发。"李明越说越流畅。
"数据存储用的是MongoDB和Redis的组合,机器学习算法用TensorFlow实现流量预测。
最关键的是,我们开发了一套自适应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动态调整车位分配策略。"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老张和陈建华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套系统现在运行情况如何?"陈建华问道。
"在我们县城的三个商场运行了一年多,车位利用率提升了35%,用户满意度达到92%。"
李明有些自豪,"虽然规模不大,但所有代码都是我一个人写的。"
陈建华心里开始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
虽然学历不高,但技术能力确实不错,而且有实际项目经验。问题是,一个职高生真的值7万月薪吗?
"你为什么要离开创业公司?"人事经理王总问道。
李明沉默了一下:"说实话,小地方的市场太有限了。我想到更大的平台上发展,解决更有挑战性的问题。"
"那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值7万月薪?"陈建华直接问出了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李明直视着陈建华的眼睛:"因为我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什么意思?"
"您招技术总监招了三个月,说明遇到了困难。"
李明说得很平静,"学历高的人很多,但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不多。我虽然学历不高,但我有一个优势——我没有包袱。"
"没有包袱?"
"名校毕业生往往习惯用标准答案思考问题,但真正的技术难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李明的语气越来越自信,"我习惯了从零开始解决问题,不会被固有思维限制。"
陈建华被这个回答震撼了。这个职高生展现出的自信和清醒的自我认知,确实不同寻常。
"好,基础问题就到这里。"
陈建华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怎么思考。"
李明点点头,他已经从前面几个面试者的表情猜到,关键时刻来了。
"听好了。"陈建华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圆圈代表大海,又画了一个小点代表牛奶。
"假设有一杯牛奶倒进了大海里,你怎么把这杯牛奶重新拿回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李明看着白板上的图,又看看陈建华,心里快速思考着。
这道题的确很奇怪,从物理学角度讲,牛奶倒进大海后会被稀释,根本不可能重新提取。
但既然前面四个高学历的候选人都败在这道题上,说明答案肯定不在技术层面。
那会是什么呢?
李明想起了刚才那个资深工程师出来时说的话:"这题太邪门了。"
邪门?为什么邪门?
忽然,李明想起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真正的技术难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对了,这道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解决,而在于...
03
"陈总,能给我一分钟思考时间吗?"李明看着白板上的图,脑子里快速整理着思路。
"当然。"陈建华退回到座位上,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个年轻人的表情变化。
五年来,他用这道题面试了无数候选人,看过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人试图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有人从哲学层面思辨,有人直接说不可能,还有人搬出了量子力学。
但所有这些答案都没有让他满意。
李明的表情很有意思。
刚开始是困惑,然后是深度思考,接着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最后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个表情变化的过程,陈建华从来没有在其他面试者身上看到过。
"想好了吗?"陈建华问道。
李明点点头,站起身来:"陈总,我想先问您一个问题。"
"你说。"
"您为什么要把牛奶倒进大海?"
这个反问让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十年来,从来没有人反问过这个问题。
陈建华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镇定:"这只是一个假设。"
"但假设也要有前提。"李明走到白板前
"如果是不小心洒了,那我会道歉并承担责任,买一杯新的牛奶。
如果是故意倒的,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把牛奶拿回来,而在于为什么要浪费这杯牛奶。"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继续说。"陈建华的声音有些紧张。
"从技术角度讲,牛奶倒进大海确实拿不回来了。"李明在白板上又画了几条线,"但从管理角度讲,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什么意思?"
"如果我是技术总监,我关心的不是如何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机制,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李明转身面对所有人,"比如说,如果这杯牛奶代表一个重要项目,那我会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确保项目不会因为决策失误而失败。"
老张忍不住点头,这个思路确实新颖。
"还有呢?"陈建华追问。
"如果这杯牛奶代表一个关键人才,那我会建立人才保留机制,确保核心员工不会轻易流失。"
李明越说越自信,"如果代表一个商业机会,那我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机会不会白白溜走。"
人事经理王总和陈建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但是,"李明话锋一转,"如果您的真正意思是考验我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的态度,那我的答案是——"
李明停顿了一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我会告诉您,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三个替代方案。"
"什么方案?"陈建华的声音有些颤抖。
"第一,预防机制,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第二,补偿机制,用其他方式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
第三,学习机制,从这次失误中总结经验,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陈建华看着李明,心里五味杂陈。这个职高毕业生的回答,完全颠覆了他的预期。
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站在了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素质。
"你的回答很有意思。"陈建华尽量保持平静,"但我还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其他理解。"
李明想了想:"还有一种可能,您是在测试我面对荒谬要求时的反应。
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需求,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盲目服从,而是勇敢地指出问题,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比如呢?"
"比如客户要求用一周时间完成一个月的开发任务,我不会说'好的,我试试',而会详细分析时间安排,提出可行的阶段性方案。"
李明的回答越来越自然,"因为承诺完不成的任务,对谁都没有好处。"
老张忍不住鼓起掌来:"说得好!"
陈建华瞪了老张一眼,示意他保持安静。面试还没有结束,他还想继续观察这个年轻人。
"最后一个问题。"陈建华重新走到白板前。
"如果你成为我们的技术总监,你会怎么解决目前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
"能具体介绍一下是什么难题吗?"李明反问道。
陈建华有些意外,一般面试者都会泛泛而谈,很少有人敢要求了解具体情况。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大型电商平台,但在高并发处理方面遇到了瓶颈。"
陈建华简单介绍了情况,"每当同时在线用户超过十万时,系统就会变得很慢,有时甚至崩溃。"
李明眼睛一亮:"这个问题我遇到过。"
"你遇到过?"
"在我们的停车系统中,虽然规模小一些,但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李明走到白板前,开始画架构图。
"高并发问题一般出现在几个地方:数据库读写瓶颈、缓存策略不当、负载均衡配置问题,还有前端资源加载优化。"
他边画边解释:"我的解决思路是分层优化。首先在数据库层面做读写分离,热点数据用Redis缓存。
然后在应用层面用消息队列处理异步任务,避免阻塞主流程。最后在前端用CDN加速静态资源,减少服务器压力。"
会议室里的人都听得很认真,连陈建华都忍不住点头。
"具体的技术选型呢?"老张问道。
"数据库可以考虑分库分表,用MySQL Cluster或者MongoDB分片。缓存用Redis Cluster保证高可用。
消息队列可以用RabbitMQ或者Kafka,看具体业务需求。
负载均衡用Nginx就够了。"李明说得很流畅,显然这些技术他都很熟悉。
"成本呢?"陈建华关心的是实际问题。
"这套方案的优势是可以逐步实施,不需要一次性大投入。"
李明在白板上画了个时间轴,"第一阶段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成本控制在50万以内。后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逐步扩展。"
陈建华内心的震撼越来越强烈。
这个职高生不仅技术能力出色,还具备成本意识和项目管理思维,这正是技术总监岗位最需要的素质。
但他还是有些顾虑。毕竟,学历差距摆在那里,万一其他高管质疑怎么办?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李明说了一句话,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04
"陈总,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李明放下马克笔,直视着陈建华的眼睛。
"你知道我在担心什么?"
"学历。"李明的回答很直接。
"您担心我的学历会成为公司的软肋,担心其他高管质疑您的决定,担心我无法胜任管理岗位。"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尴尬,但李明继续说道:"但我想告诉您,技术能力和学历没有绝对的关系。
比尔·盖茨没有大学毕业,乔布斯也是大学辍学,但他们改变了整个世界。"
"那不一样。"陈建华摇摇头,"他们是特例。"
"那我举个身边的例子。"李明拿起手机,调出一张照片。
"这是我们县城那套停车系统的用户界面,看起来怎么样?"
陈建华接过手机,眼前一亮。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操作逻辑清晰,完全不像小地方的产品。
"这个界面是谁设计的?"
"我。"李明有些自豪。
"我没学过设计,但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自学了UI设计,因为我觉得好的产品不应该只有功能,还要有好的用户体验。"
老张忍不住说道:"这个界面水平真的很高,比我们现在用的系统界面还要好。"
陈建华把手机还给李明,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
"还有一个问题。"陈建华说道,"技术总监不只是写代码,还要管理团队,你有管理经验吗?"
"坦率地说,没有管理大团队的经验。"
李明的回答很诚实,"但我管理过我们创业团队的五个人,虽然规模小,但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比如?"
"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而不是控制每个人的行为。"
李明想了想,"我发现最好的管理方式是树立共同目标,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价值,然后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人事经理王总点点头,这个管理理念很成熟。
"但是,"李明话锋一转,"我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管理者。
如果团队遇到技术难题,我会亲自动手解决。
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我相信,这样的领导方式会更有说服力。"
陈建华被这句话打动了。
确实,很多高管只会指挥,不会干活,这样的人往往得不到团队的真正认可。
"那你觉得自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陈建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李明沉思了几秒钟:"我觉得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一路走来,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新的,没有人能教我怎么解决。"
李明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一种坚定,"从职高学编程,到自己创业,到现在坐在这里面试技术总监,每一步都是在学习新的东西。"
"具体呢?"
"比如说,我刚开始学编程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水平有限,我就在网上找视频教程,买技术书籍自学。"
李明回忆着,"后来要做项目,不会写商业计划书,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十几本相关的书,一本本啃下来。"
"再比如,停车系统需要和硬件设备对接,我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硬件编程,就去找厂家的技术人员学习,连续一个月每天泡在停车场里调试设备。"
陈建华听得很认真,这种学习精神确实难得。
"最重要的是,"李明继续说道,"我不怕承认自己的不足。
我知道我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学习,比如大型团队管理,比如企业级系统架构,但我有信心能够快速掌握这些技能。"
"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因为我有足够强的动力。"李明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
"这个机会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我会用十倍的努力来证明,学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会议室里安静了很长时间。
陈建华看着这个年轻人,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动心是假的,但要做决定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好了,基础问题就到这里。"陈建华站起身,重新走到白板前,"现在我要问你那个最重要的问题。"
李明点点头,他知道关键时刻来了。
"听好了。"陈建华在白板上重新画了一个圆圈和一个点,"假设有一杯牛奶倒进了大海里,你怎么把这杯牛奶重新拿回来?"
李明看着白板上的图,脑子里快速闪过刚才的思考。他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一切。
"陈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李明说道,"我想了几种可能的理解角度。"
"你说。"
"首先,如果从纯技术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牛奶倒进大海后会被无限稀释,从物理学上无法重新提取。"
陈建华点点头,这是最常见的答案。
"但是,"李明话锋一转,"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拿,而在于为什么要拿。"
"什么意思?"
"如果是不小心洒了,我的第一反应是道歉和承担责任,然后买一杯新的牛奶。"
李明走到白板前,"如果是故意倒的,那我要问的是,为什么要浪费这杯牛奶?"
会议室里的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从管理的角度讲,我关心的不是如何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机制,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陈建华的眼睛亮了,这个思路很特别。
"还有一种理解,"李明继续说道。
"如果这是一个测试,测试我面对不合理要求时的反应,那我的答案是——我会坦诚地告诉您,这个任务无法完成,但我可以提供替代方案。"
"什么替代方案?"
"预防机制,补偿机制,学习机制。"李明逐一解释,"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用其他方式弥补损失,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
陈建华听得入神,这个回答的思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但是,"李明忽然停顿了一下,所有人都看着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明即将说出那句让陈建华震撼的话......
李明看着陈建华,缓缓开口:"陈总,您问我怎么把牛奶从大海里拿回来?"
"我的答案是......"李明停顿了两秒,"我不会去拿。"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我会直接问您——您为什么要把牛奶倒进大海?"
陈建华愣住了。十年来第一次有人反问他这个问题。
李明继续说道:"如果是不小心洒了,我会道歉并承担责任;
如果是故意倒的,那问题根本不在于怎么拿回来,而在于......"
就在这时,人事经理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陈建华的表情彻底变了。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没有被问题困住,反而直指问题核心。李明接着说:“而在于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否考虑过后果和替代方案。作为技术总监,我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预防问题的发生,确保公司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陈建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李明,你让我刮目相看。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你的勇气,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学历确实是一个参考,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和态度。你被录用了。”
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张激动地站起来和李明握手。李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用实力和智慧赢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李明谦逊地说:“谢谢陈总的认可,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您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为公司解决更多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创造更好的业绩。”陈建华满意地点点头:“我相信你能做到。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面对电商平台高并发处理这个难题了,希望你能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李明眼神坚定:“没问题,陈总,我这就回去整理资料,制定详细的计划。”
走出会议室,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动力。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证明自己、实现价值的舞台。回到自己的工位,李明立刻投入到电商平台高并发处理难题的研究中。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之前的经验,开始构思一个全面而可行的解决方案。几天后,李明带着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再次走进了陈建华的办公室。
这份计划书不仅包含了技术层面的优化措施,还考虑了成本、时间、团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展现出了李明全面的思考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陈建华仔细阅读了计划书,对李明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更加赞赏。他意识到,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李明的加入,无疑将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灯下静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