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合肥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合肥市第二十三届“书记讲党课”活动开展情况的通报》,由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选送,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海清同志讲授的党课荣获二等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合肥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合肥市第二十三届“书记讲党课”活动开展情况的通报》,由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选送,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海清同志讲授的党课荣获二等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肥铁路运输法院,脱胎于蚌埠铁路运输法院,是安徽省境内唯一一家铁路专门法院。2012年仲夏,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在司法改革浪潮中破茧新生。恰在这一年岁末,中央八项规定如惊雷落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把从严治党的“金钥匙”,不仅开启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时代,更在护航重大国家战略中彰显磅礴力量。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巢湖——这张合肥的“最美名片”,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态司法保护实践为“活教材”,上一堂沉浸式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生态蝶变诠释“流水不腐”
自2020年9月1日起集中管辖合肥市范围内环境资源案件以来,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用全方位的环境资源司法举措,为巢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通过坚持依法严惩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扎实推进与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协调配合,实现了环巢湖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全覆盖。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等涉案生态修复工作,推动巢湖流域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贯彻实施恢复性的司法理念。
巢湖重现生机,离不开铁规铁纪的保驾护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蕴含的“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正是打赢巢湖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勤俭务实铸就“金字招牌”
由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合肥铁路运输检察院、安徽省巢湖管理局三家单位共同设立的全省首个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司法修复宣传基地于2023年5月31日揭牌。共同出资、共建共享这一模式,不仅节省了财政资金,更体现了精诚协作、集约高效的作风,是我们厉行勤俭节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缩影。
近年来,为了零距离服务群众、加强普法宣传,我们大力推行巡回审判,法官的足迹踏遍了巢湖四周的乡村、社区、企业。四年间,先后在巢湖周边的黄麓镇、烔阳镇、槐林镇、散兵镇、长临河镇、白山镇、中庙街道等近十个乡镇开展48次“巡回审判+法治宣讲”活动,向当地群众发放环境保护宣传册2500余份,旁听群众达2500多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工作作风务实、廉洁司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融入我们司法护航巢湖的血脉,转化为忠诚履职、勤俭奉献、务实为民的自觉行动!
警钟长鸣筑牢“作风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问题往往是滑向严重违纪违法的“第一站”。一顿饭、一张卡、一次公车私用……这些“小节”失守,本质是理想信念滑坡、权力观扭曲的开始!
巢湖的碧波荡漾,源于各部门全方位的系统治理。而守护政法队伍的“碧水蓝天”,同样需要一场刀刃向内的“生态革命”!作为公平正义最后防线的守护者,我们必须成为最坚韧的“生态卫士”,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治本之策”,锻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铜墙铁壁!
我们要:
常怀敬畏之心,严守公私界限
要像管控巢湖周边环境一般截断“由风及腐”的污染源!要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带电的“高压线”、护身的“金钟罩”。我们要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将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坚守初心使命,力戒不正之风
要像清除巢湖蓝藻一般彻底剜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积弊”!真正的公信力,源自田间地头的汗水、群众心头的暖流、案件办结的回响!要以巢湖治理的“钉钉子精神”,让公平正义如巢湖水般清澈可鉴、润泽民心!
强化日常监督,深化作风建设
要像引江济巢一般引入法院工作“阳光监督”的源头活水!要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到法院工作全方面、各环节,提升教育管理监督效能,增强广大干警担当履职、正风肃纪的自觉。要常态化开展“法院开放日”、代表委员联络活动,让人民监督的“活水”源源不断滋养司法公正。
厚植清廉文化,涵养司法良知
要像修复巢湖生态一般涵养“不想腐”的精神湿地!要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司法良知”,弘扬奋斗精神,将我们在巢湖生态司法保护中展现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勇于担当、司法为民的优良作风,内化为全院干警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让清廉文化如巢湖清风,浸润心田、代代相传。
同志们!巢湖的碧水,映照的是我们守护的初心;铁纪的锋芒,锤炼的是我们担当的忠魂!让我们以案为镜,以巢湖之治的智慧为鉴,做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司法公正的“守门人”,以“清风护碧水”的执着,成就“铁纪铸忠诚”的丰碑!
来源: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