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世纪诗词大事记-1909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3 10:31 1

摘要:3月,陈锐在苏州为饯春之约,会者有郑文焯、朱祖谋、夏敬观诸人,各赋一词以志胜践。

原创 李茂林 鸿雪诗书画社

(一)陈锐在苏州举办践春之约

3月,陈锐在苏州为饯春之约,会者有郑文焯、朱祖谋、夏敬观诸人,各赋一词以志胜践。

陈锐(1861—1922),谱名盛松,庠名锐,字伯涛,又字伯弢(亦写作韬、陶等),号袌碧,湖南武陵石公桥人。工诗文,是著名的湘西“三才子”之一,与易顺鼎、王以慜齐名。江西诗派首领陈三立称“湘西并世三才子。光绪癸巳举人,江苏试用知县。有《袌碧斋诗集》。其诗“深湛好思,奇芬洁旨,抗古探微”。钱钟书更认为陈锐的诗歌成就远远高出一代宗师王闿运,被推为一代词宗。有词《庆宫春 寄怀文叔问舍人苏州,用草窗韵》:

修鹤梅崦,零鸥荷荡,画船几听吴雪。

催老清歌,惊春狂泪,市箫何限悽咽。

梦游如絮,莽万里、烟尘顿合。

京华北望,鼓角南来,壮肝都裂。

昔时倚醉承平,怒马鲜裘,侠情双绝。

朱颜照水,而今憔悴,怕见海潮生月。

旧题团扇,肯怜我、欢场携别。

山中芳杜,远道相思,不堪亲折。

(二)康有为作诗反对“吟风弄月”

是年夏,康有为旅欧东归,居槟榔屿,作《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阐述其反对吟风弄月与模仿古人的不良诗风。 如下: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

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

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

飞腾作势风云起,奇变见犹神鬼惊。

扫除近代新诗话,惝恍诸天闻乐声。

兹事混茫与微妙,感人千载妙音生

(三)南社成立

11月13日南社于苏州虎丘张国维祠举行第一次雅集,陈去病﹑柳亚子等17人出席﹐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雅集会上宣告南社成立﹐选举陈去病为文选编辑员﹐高旭为诗选编辑员﹐庞树柏为词选编辑员﹐柳亚子为书记员﹐朱少屏为会计员。南社取名参考明末南社,意谓“操南音不忘本”,亦即表示反清革命。南社正式成立,发起人高旭因儿子生病和自身安全考虑,未能参加。他在《南社启》中明确宣称:“欲一洗前代结社之弊﹐作海内文学之导师。”柳亚子有诗《纪南社盛会》(并序):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同邑陈巢南、吴县朱梁任、虞山庞檗子、云间陈陶公、上海朱少屏、娄东余剑华、冯心侠、宝山赵夷门、丹阳林力山、毘陵张来甄、季龙、魏塘沈道非、山阴诸贞壮、胡栗长、歙县黄宾虹、顺德蔡哲夫、福州林秋叶、太原景秋陆咸来莅止,蓋自社事零替以来,三百年无此胜矣!诗以记之。

寂寞湖山歌舞尽,无端豪俊又重来。

天边鸿雁联群至,篱角芙蓉晚艳开。

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登高能赋寻常事,要挽银河注酒杯。

(四)台湾瀛社创立

是年,农历二月十六日,台湾瀛社创立。由《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记者谢汝铨,连同洪以南、倪希昶、赵一山、林兰馨等创社,召集北台湾诗人一百五十余人,于艋舺平乐游酒楼举行成立会。公推洪以南为首任社长,谢汝铨为副社长。创社之后,每月召开吟宴作诗,每年召开大会,由颜云年推动,并与桃园桃社、新竹竹社时开击钵联吟大会,后,颜氏任三社联吟会会长,颜氏过世后,三社联吟活动渐息。

洪以南(1871-1927),名文成,字逸雅,号墨樵、无量痴者。清淡水厅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幼从师泉州名孝廉龚显鹤授诸经子史诗赋。乙未(1895)割台,避难泉州原籍,翌年应试,取进晋江县秀才。返台后,在台北任职。洪以南善诗文,能画兰竹,且家饶于资,建达观楼,为北台著名藏书之所。著有《妙香阁集》。试读其七律《恭和青厓诗伯瑶韵兼呈仙坡诗伯顺乞诲正》:

杖履追随载笔游,飞舟南渡海天秋。

胸怀风月双清地,价重文章五大州。

入咏河山生特色,会盟鸥鹭洽同流。

超然物外无官气,脱俗前身是子猷。

(五)郁华《东京杂事诗》海上传颂

是年年底郁华在日本作《东京杂事诗》——又称《东京竹枝词》67首,载于《民吁报》(——疑是上海《民吁日报》)一时海上传颂。作者以传统竹枝词组诗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日本明治后期东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得到日本汉诗泰斗森槐南的高度评价。试读第十二首:

万家井灶绿杨烟,樱笋初开四月天。

十里隅田川上路,春帆细雨看花船。

原注:隅田川上有堤长十里,满植樱桃,花时游人成市,路为之塞,其懦夫弱女惧倾跌者,买舟堤下,溯岸观之。

第四十二首:

太学传经别置科,汉儒口说女师多。

为愁金粉销奇气,教唱齐梁敕勒歌。

原注:凡小学校皆以女子为师,授唱歌诸课。

郁华(1884-1939),字曼陀,浙江富阳人,郁达夫胞兄。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曾任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兼任东吴、法政等大学教授。著作有《刑法总则及判例》。他也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画,身后刊有《静远堂诗画集》。

(六)苏曼殊编译《拜伦诗选》在日本出版

是年9月,苏曼殊编译的《拜伦诗选》由日本东京三秀社出版。此乃我国第一部外国诗歌翻译专集。计收英国诗人拜伦的《去国行》、《星耶峰耶俱无生》、《赞大海》、《答美人赠束发(毛满)带诗》和《哀希腊》等五题凡42首诗,原文译文对照。署名翻译者苏曼殊,有些章节,实际是章炳麟,黄侃的贡献。试读其《爱希腊》:

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

情文何斐亶,茶幅思灵保。

征伐和亲策,凌夷不自葆。

长夏尚滔滔,颓阳照空岛。

窣诃与谛诃,词人之所生.

壮士弹坎侯,静女揄鸣筝.

荣华不自惜,委弃如浮萍.

宗国寂无声,乃向西方鸣.

山对马拉松,海水在其下.

西腊如可兴,我从梦中睹.

波斯京观上,独立向谁语.

吾生岂为奴,与此长终古.

名王踞岩石,雄视逤逻滨.

船师列千艘,率土皆其民.

晨朝大点兵,至暮无复存.

一为亡国哀,泪下何纷纷.

故国不可求,荒凉问水濒.

不闻烈士歌,勇气散如云.

琴兮国所宝,仍世以为珍.

今我胡疲苶,拱手与他人.

威名尽坠地,举族共奴畜.

知尔忧国土,中心亦以恧.

而我独行遥,我犹无面目.

我为希人羞,我为西腊哭.

往者不可追,何事徒频蹙.

尚念我先人,因兹糜血肉.

冥冥蒿里间,三百斯巴族.

但令百余一,堪造披丽谷.

万籁一以寂,仿佛闻鬼喧.

生者一人起,导我赴行间.

槁骨徒为尔,生者默无言.

徒劳复徒劳,我且调别曲.

注满杯中酒,我血胜醹渌.

不与突厥争,此胡本游牧.

嗟尔俘虏馀,酹酒颜何恧?

王迹已陵夷,尚存羽衣舞.

鞞庐方阵法,知今在何许?

此乃尔国土,糜散随尘土.

伟哉佉摩书,宁当诒牧圉?

注满杯中酒,胜事日以堕.

阿那有神歌,神歌今始知.

曾事波利葛,力能绝天维.

雄君虽云虐,与女同本支.

羯岛有暴君,其名弥尔底.

阔达有大度,勇敢为世师.

今兹丁末造,安得君如斯?

束民如连锁,岂患民崩离?

注满杯中酒,倏然怀故山.

峨峨修里岩,汤汤巴加湾.

繄彼陀离种,族姓何斑斑!

傥念希罗嘠,龙胤未凋残.

莫信法兰克,人实诳尔者.

鏠刃藏祸心,其王如商贾.

骄似突厥军,黠如拉丁虏.

尔盾虽彭亨,击碎如破瓦.

注满杯中酒,樾下舞婆娑.

国耻弃如遗,靓妆犹娥娥.

明眸复善睐,一顾光娄罗.

好乳乳奴子,使我涕滂沱.

我立须宁峡,旁皇云石梯.

独有海中潮,伴我声悲嘶.

愿为摩天鹄,至死鸣且飞.

碎彼娑明杯,俘邑安足怀!

(七)《香山旬报》刊载乐府一篇——《民之蠹》

我国近代第一份侨刊《香山旬报》刊载乐府一篇,作者其号署嵚雪两字,题曰:《民之蠹》,其先有小序云:“征粮一事,虽为国课所关,然亦视县官之贪否为宽严,无定法也。去年征粮之酷,为数十年来所仅见。预备立宪时代,尚有此狐鼠纵横、暗无天日之举,可哀也。”诗曰:

县官下令严征粮,狼差蠹役走且僵。

城隅巷曲日狙伺,乡愚拘获如犬羊。

我家国课完已久,粮籍能稽记谁某。

尔家虽完尔族有,尔族逋逃谁执咎。

锒铛囚首登县门,殴笞榜掠吁何言。

妻啼子哭且勿计,犴陛明朝度新岁。

(八)张之洞去世,“挽南皮诗夥矣”

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二十一晚九时许,张之洞病逝于北京西城白米斜街府邸。据说张之洞得病,源于与宣统生父摄政王载沣的一次口角,那是争论对徐世昌的一项任命,张之洞认为“舆情不洽”,怕因此而“激出变故”。没想到载沣却毫不在乎地表示,“怕什么,有兵在。”张之洞闻言大惊,口吐鲜血,就此病倒。他把摄政王“有兵在”的话看做是亡国之言,认为当国执政者,明见民变将起,却悍然不顾地勒兵观变,是真正的自绝于民,不亡何待?张之洞从得病至亡,缠绵病榻两个多月,再未出过白米斜街的院子。可能也是因为此事引起的心中歉疚,摄政王载沣于八月二十一中午亲临张府视疾,杏黄大轿就通过现今11号院的两扇大门抬进大厅,人称这是张之洞府邸最风光也最凄凉的一刻,当晚,张之洞弃世。作为晚清清流派重臣,张之洞不仅敢于上书言事,评议时政,且有筹防边备,整肃吏治功绩,张之洞从湖北挂职期满回京后,又和潘祖荫、李慈铭、王懿荣、陈宝琛等一帮词界名流醉吟游赏,流连于北京南城龙树寺一带,深得一群文人景仰。张之洞去世,“挽南皮诗夥矣”,郑孝胥之作,堪为代表:

其一

汤赵走相语,南皮昨已薨。

郁郁此老翁,其意聋乐生。

一生抱忠节,旧学颇弹精。

惜哉如纨扇,秋至难施行。

公常称我诗,谓非世士能。

江湖虽浩荡,隐愧知己情。

年年泥忆云,今日殊幽明。

病中必见恨,此恨终冥冥。

其二:

抱冰堂中饭,徐味犹在腹。

别时恐遂绝,所欠惟一哭。

弃官如弃世,用意固已毒。

知公疾我去,积愤亦殊酷。

偶然见其诗,失叹不自觉。

却求《爪雪卷》,感念定何触。

功名果灭性,并世迷九曲。

子期既云亡,《高山》欲谁属。

是年,去世诗家:

陈启泰:1840年生,字宝孚,号瞿庵,湖南长沙人,著有《取安词》;

刘人俊:1840年生,字牧村,著有《鹧洞诗钞》;

杨树:1841年生,字珍林,号松窗,贵州安顺人,著《澡雪堂诗文集》;

曹润堂:1851年生,名培德,字润堂,号拓庵,山西太谷人,著《柘庵诗选》:

刘鹗:1857年生,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著《老残游记》、《芬陀利室存稿》;

丁惠康:1868年生,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人,其诗陈衍《近代诗钞》存录。

(九)《京华百二竹枝词》

是年,署名“兰陵忧患生”撰写《京华百二竹枝词》,共有描绘清末北京地区时政新闻、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诗作一百二十首,有小注。作者自叙“借眼前之闻见,抒胸际之牢愁” 有宣统间铅印本,被传读。试看几首:

“爱国”诸君组织成,总教报界放光明。

一千余号万余份,独树龙旗耀帝京。

年来北京报馆,倏开倏闭,不啻沧桑;独《爱国报》出版

千余号,日售万余份,报纸长久而发达者,可称首屈一指。

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最初群。

纵使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

我国报纸,较之东西各国,固不得谓之发达;而各家画报,

购者纷纷,尝见花界中人,识字与否,率皆手持一纸,销路之

广,于此可见一斑。

当年弃市任观刑,今日行刑场筑成。

新旧两般都有意,一叫警众一文明。

自前明即在菜市刑人,本朝仍之。每遇刑人于市,行者观

者,动为塞途。今于斗鸡坑地方,建筑刑场一所,门墙室宇,

颇为高宏,既益卫生,复合文明之事。

一从新立官医院,大利人民在卫生。

不见荒榛与沟堑,果然沧海有时平。

民政部设立内外城官医院,于卫生大有裨益,人皆称便。

外城官医院一带,旧日榛秽沟坎,不堪入目。自官医院设立后,

房屋整洁,院宇宏敞,所植树木,亦极丰茂,可见沧海真有桑

田之日。

(十)王闿运《东游宴集诗》

宣统元年(1909)三月,两江总督端方将移督北洋、樊增祥官江宁布政使,两人邀王闿运游江南。王闓运五月中旬应邀,东游南京,凡十四日,期间,樊增祥、沈曾植、易顺鼎、陈三立、缪荃孙诸人俱有唱酬。王闓运还湘,作《东游宴集诗》十首以酬答。此十首诗,《湘绮楼诗文集》不载,“日记”仅有其目,《湘绮楼说诗》卷三仅见第十首。日前网传有王的手卷拍卖,手卷有“序”,“序”中所谓“瞻园”者,犹在今南京夫子庙,为清时藩台府花园。王湘绮在晚清名满天下,东游名士云集,洵一时之胜。王湘绮“日记”是年五月十四日云:“作《东游宴集诗》,格律不高,颇云从心,杜所云熟精选理,疑同此境。老去诗篇,深自喜也!”

王闓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刻苦励学,经、史、百家皆通。曾先后依就山东巡抚崇恩、尚书肃顺,入曾国幕府,不得志而退主四川尊经书院,充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高等学堂总教。光绪末年,特授检讨,加侍读衔。民国初年,曾一度领史馆。所著书以经学为多,其诗文见诸《湘绮楼诗文集》。《东游宴集诗》最后一首《王太守设宴法政堂》如下:

昔我京洛游 龙树会群英。

黄岩应公车,赵李正相轻。

潘徐并兼爱,张李谬铨衡。

余无门户畦,唇舌慕君卿。

以此骖靳间,欢然无妒争……

来源:御赐草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