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字脸”潘涛: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娶了平凡妻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4:32 1

摘要: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每晚七点,只要那个厚实沉稳的声音一出来,心里就特别踏实——说得没错,他就是潘涛。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每晚七点,只要那个厚实沉稳的声音一出来,心里就特别踏实——说得没错,他就是潘涛。

很多人可能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一看脸立马认出:“这不是《新闻联播》那位国脸吗!”

而他的人生,就像他播音的节奏——不疾不徐,走得特别稳。

01

小时候就“出道”?成都娃的文艺基因藏不住

潘涛这人,你说他没点艺术细胞我都不信。生在北京,长在成都,妈妈在剧院工作,哥哥也搞文艺——这氛围,你想不沾点才气都难。

才7岁,他就因为普通话特别标准,被选去参演话剧《西安事变》,一个小孩,跟着剧组巡演整整180多场!

但也正是这段经历,悄悄把他和舞台拴在了一起。

后来上学,朗诵、演讲他样样在行。高中还没毕业,就已经在成都电台主持节目了。那时候他就琢磨:“哎,这播音有点意思。”于是顺理成章,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专门学新闻。

你看,有时候人生早就埋好了伏笔,是不是?

大学毕业,他回到四川电台,一待就是八年。那时候跟他一起共事的,还有后来大家都熟悉的王小丫、杨乐乐。

但潘涛不像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家沉得住气,一边工作一边还跑回北广进修新闻学,你说拼不拼?

真正让他崭露头角,是1998年调到东方卫视之后。 《每日财经》《东方新闻》《环球周刊》……一档接一档的重头节目,都被他扛了起来。那风格,用观众的话说就是:“大气!从容!听着特别舒服!”

那些年奖也拿了不少——“金话筒”“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妥妥的东方卫视“台柱子”。

不过人一忙起来,就容易顾不上生活。你猜他怎么着?直到32岁才结婚——用现在的话说,可真是“先立业,后成家”的典型了。

02

家的力量:那个甘心站在他身后的女人

说到成家,就不得不提潘涛的太太。她原来是宁波的舞蹈演员,后来转行,一直非常低调。

两人2003年结婚,之后她就默默陪着潘涛,陪他熬夜、等他下班,从不抱怨。

其实刚结婚时,两人对于要不要孩子一度挺犹豫。太太有顾虑,但潘涛年纪不小了,家里也盼。最后彼此妥协,2004年女儿晨晨出生。

自打那以后,你看潘涛——整个一变身!好丈夫、好爸爸的人设立得稳稳的。

下班回家抢着做家务、带孩子,一点都不含糊。

而他太太更是干脆辞了工作,全心照顾家庭,帮他打造了一个“稳如泰山”的大后方。

潘涛后来总说:“我能安心工作,都是因为她。娶她,是我最对的选择。”

2015年,央视突然向社会公开招聘主持人。消息一出,很多人心动,但真敢行动的没几个——尤其像潘涛这样,早已在东方卫视功成名就的“台柱子”。

你想想:放弃上海的一切,跑去北京当“临时工”?没编制、收入不稳、租房住、孩子还得转学……这赌得是不是有点大?

但他真就去试了。

一开始他太太是反对的——换谁谁不犹豫啊?好在最后她想通了:“只有他快乐,我们这个家才能真正幸福。”就这一句话,一家人毅然卖掉了上海的房子,举家北上。

刚去北京,他们只能租房住。

潘涛从《晚间新闻》开始试水,一年后才终于转正。而那段时间,他太太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低调地适应新城市、新生活,一句苦都没喊过。

03

成为“国脸”:49岁,迎来事业第二春

2020年,潘涛第一次以《新闻联播》主播的身份亮相。那年,他49岁。

从成都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北京;从童星到金话筒,再从地方台到央视——这条路他走了几十年,终于走到了最高点。

他哥哥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看到他坐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我们全家都特别欣慰。”

而观众也发现,哪怕平台变了、节目变了,潘涛还是那个潘涛——持重、踏实、不浮不躁。人家靠的不是运气,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所以你发现没?潘涛这一路,看起来特别顺,但其实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家庭的托举。

尤其是他太太,从台前退到幕后,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他的稳健前行。这哪是一个人的成功?这分明是一个家庭的彼此成就。

所以下次你再听到潘涛字正腔圆播新闻的时候,不妨多想一层:

那份从容不迫的背后,是有人心甘情愿为他遮风挡雨;而那副稳健形象的底下,是一个家稳稳地支撑着他一路向前。

来源:暖心文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