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之后的长春航展,歼20首次静态展示,还有哪些展品值得关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4:25 1

摘要: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隆重开幕,场地扩建后的展览无论有没有预约成功,观众们也能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和爱国教育。那么经历了去年了珠海航展,以及今年的九三阅兵,这次长春航展还有哪些展品值得关注呢?

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隆重开幕,场地扩建后的展览无论有没有预约成功,观众们也能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和爱国教育。那么经历了去年了珠海航展,以及今年的九三阅兵,这次长春航展还有哪些展品值得关注呢?

首先,这次航展是歼-20首次以地面静态展示的方式与大家见面,这也就意味着,五代机歼-20与观众们的距离也就只有 7-8 米,距离每个人都能摸一把可能不到 2 年时间。

服役 14 年的歼-20,以及改进的歼-20A、歼-20S其实我们了解的都很多,但是这次展会有两个值得了解的信息:一是,歼-20编号已经来到了 300 以上;二是,歼-20S指挥忠诚僚机打击敌人预警机的视频正在航展上播放。

这意味着歼-20 从款五代机,已经成长为一种空战体系,彻底改变了空战的形态,并且还在不断地向未来迈进。

其次,歼-6无人机首次公开展示,可用作攻击机和训练靶机。实际上,20 年前,军迷们就挺少近 4800 架歼-6退役下来之后,并没有变成各地博物馆展品,而是正在被改造成无人机。

但是具体改成什么样,有什么用途,我们并不得而知。这次展会现场的标牌上清晰地介绍了歼-6无人机取消机炮武器系统、副油箱、弹射座椅等,改装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仪,增加机翼挂架,增设地形匹配导航系统。

当然,笔者认为这个介绍还太笼统,将其改成无人机,航电系统全部要改,所有的机构件也要挨个检查,还要增加很多装备,代价还是很高的,不会简单搞搞,而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比如增加一些制导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载弹能力等,让其成为巡飞无人机、侦察机等等,发挥低成本和数量优势,在各种战况下,赢得先机。

比如,正式战斗时,歼-6无人机快速突防先来一波饱和打击,先行摧毁或者瘫痪敌方防空系统,低成本、高效率,当然还有更高级层面的运用。

只不过,歼-6无人机的展示,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勤俭治军、厉行节约的传统还保留在,让每一款装备物尽其用的优良作风还在,并没有捡到西瓜,就丢了芝麻,而是不断地在创新。

最后,餐厅门口摆放了一款新型飞翼隐身无人机,没有介绍,但是“中国科学院”的标记很清晰。

仔细看看居然还是双发无尾翼设计的无人机,外观看起来很像B-2轰炸机、RQ-180隐身侦察机。

不少军迷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企业研发,搭载国产TWS800涡扇发动机的一款原型机,追求侦察监视、电子战、对地打击能力。

其实,中航工业在航展上也展示了更多的无人机,而中科院的这架无人机也备受关注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架“产学研”结合的无人机,是中国无人机生态全景的一部分。

说明我们在飞翼布局、隐身性能、机动性方面其实都很成熟了,以后限制我们无人机发展的,只会是需求停滞不前,而从来不是因为技术和产能跟不上。

另外装备方面其实还有很多看点,需要各位耐心一点挨个看完,即便是已经退役的飞机和装备,其实都有很多值得我们了解的地方。

从这次展会可以看出来,我们早已经从“必然王国”走进了“自由王国”,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转向“定义未来战场”的华丽转变。现在低成本、高自主、强协同成为核心标签。

航展开幕第一天,我们第一次看到三个飞行表演队给我们表演节目,还听到了令人心潮澎湃的战歌,看到了航空工业一长溜的飞机研发历程和模型展览的时候,也十分感慨,这一届军迷真是太幸福了。

航空文化的兴起,其实是近几年航展最令人欣喜的地方,各种文创作品、模型,还有摄影爱好者们的努力,让更多青少年也种下了航空、航天梦,而他们将是我们更好的未来。#“南天门计划”亮相长春航空展#

来源:电动工具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