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天刚到,早晚有点凉。社区里的老人们依旧照常晨练,三三两两的在小区里散步、压腿、转手腕。其中有位老人常被人提起,邻居说这人以前身体看着特结实,每天早上六点就出门散步,中午还坚持喝温开水,说是“养喉咙”,但让人唏嘘的是,前不久刚去世,诊断是喉癌晚期。
秋天刚到,早晚有点凉。社区里的老人们依旧照常晨练,三三两两的在小区里散步、压腿、转手腕。其中有位老人常被人提起,邻居说这人以前身体看着特结实,每天早上六点就出门散步,中午还坚持喝温开水,说是“养喉咙”,但让人唏嘘的是,前不久刚去世,诊断是喉癌晚期。
谁也没想到,一个一直热衷于所谓“健康生活”的人,居然被这种病悄悄盯上,发现时已经晚了。
其实,这种事不是头一次发生。
喉癌这种病,说实话,它也不是忽然来的,但它最大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前期没啥特别症状,等到真正不舒服了,病情往往已经挺严重了。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有些小毛病常常自己忍一忍,再加上平时不太重视体检,很多人真的等到“嗓子发不出声”或者“吞口水都疼”的时候,才想起来去医院,那个时候,基本已经是晚期了。
很多人听说喉癌都会问一句:“不是不抽烟不喝酒的人,不会得这个病吗?”其实这只是个误区。
虽然吸烟、喝酒确实是喉癌的高危因素,但并不是说不抽不喝就没事。
尤其是一些长期处在空气污染、粉尘环境或者工作中要频繁使用嗓子的人,也都是高风险群体。
像老师、播音员、售货员这些职业,常年高强度说话,又缺乏科学护嗓,慢慢地喉咙黏膜受损,长此以往也可能出问题。
再者,很多人对“喉咙不舒服”的理解太简单。
有时候咽干、声音嘶哑、吞咽时有异物感,其实已经是喉癌早期信号了,但多数人把它当成“上火了”“咽炎又犯了”“季节性过敏”,随便吃点含片、清咽茶就算了事。
尤其是老年人,节俭惯了,也习惯了忍,总觉得不是什么大毛病,结果等到真正喘不上气来、咳嗽带血了,检查结果让人傻眼。
说实话,现在很多癌症都不是查不出来,而是大家根本没去查。
尤其是像喉癌这种疾病,早期如果能用电子喉镜做个简单检查,其实能看得非常清楚。
有研究数据也显示,早期喉癌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85%,但一旦到了晚期,这个数字会骤降到30%左右。
而且,晚期的治疗过程也特别辛苦,放疗、化疗、可能还要手术,甚至有些人最后连说话都做不到。
从生活习惯上来说,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爱喝烫水。
很多老人特别喜欢喝滚烫的水,总觉得“热热的才暖胃”,殊不知这个习惯对咽喉伤害极大。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将65度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长期饮用容易导致食道、咽喉黏膜反复受损,细胞修复反复异常,就容易诱发癌变。
尤其是在天气转凉以后,大家更是端着热水不离手,如果每次都觉得“不够烫喝着没劲”,那就真得注意了。
此外,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咽炎也可能和喉癌发展有关。
很多人常年嗓子发痒、咳痰、清嗓子,尤其早上起床后明显,但却不重视,误以为这就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
有研究指出,慢性咽炎患者如果不加干预,黏膜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病变。
而这类病变一旦发生,如果不做活检根本没法确认,等再发展就可能转化为癌症。
所以在笔者看来,不能把健康简单理解成“多散步”“多喝水”就等于万事大吉了。
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生活习惯,更要关注身体的信号,重视检查,尤其是50岁以上的群体,每年都该做基础的耳鼻喉体检,不是等身体闹情绪才着急。
老年人的身体像旧机器,哪怕再保养也不能只靠感觉,定期维护才是最靠谱的方式。
很多人误把“健康养生”当成一个动作,比如喝点茶、吃点养生餐、晒晒太阳,其实真正有效的是坚持科学规律的作息、定期查体、戒烟限酒,尤其是戒烟,这点特别关键。
医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吸烟是喉癌的最强推手。
数据也显示,90%以上的喉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其中不少是从年轻时就开始抽的。
香烟中的焦油和尼古丁对喉黏膜刺激非常明显,且持续损伤是累积的,不是“我已经戒了5年”就能完全归零风险。
此外,空气质量也不可忽视。
城市污染、家庭厨房油烟、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等等,长期暴露也会对呼吸道造成负担。
有些家庭喜欢密闭门窗搞卫生,又不开排风设备,吸进去的灰尘和气体时间一长,对嗓子确实不太友好。
再者,家庭里有些老人喜欢在厨房边炒菜边喝水,说是“滋润喉咙”,但其实油烟才是喉癌的大敌。
尤其是经常高温爆炒、油烟大、又不开抽油烟机,这种环境对嗓子伤害一点不比吸烟小。
再说说体检这事,真的不能等身体不舒服才去。
像喉癌、甲状腺癌、食道癌等头颈部疾病,其实通过喉镜、B超、CT等方式早期就能发现,但就是因为大家没这个意识,所以才容易错过。
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颈部检查,如果家里有肿瘤病史,那更应该提前干预。
尤其是有声音嘶哑超过两周的人群,一定别犹豫,要尽快做喉镜排查。
总的来说,很多老人得病真的不是倒霉,而是平时太相信“感觉还好”。
但病就是这样,没发作时谁都像没事人,一旦发作了,再后悔都来不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谁谁谁“身体那么好,怎么突然就查出癌了”,其实哪有什么突然,都是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忽视出来的。
希望更多人能把健康当回事,把检查当成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特别是在这个季节交替的节点,喉咙干痒、咳嗽、声音变哑的人增多了,不要掉以轻心。
能早查早治的病,一定别拖。
身体给的信号,哪怕再微小,也值得重视。
等错过了,代价就不只是吃药和看病这么简单了。
说到底,预防永远比治疗便宜得多,也容易得多。
愿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多一份谨慎,别等真的发生了才说“早知道”。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