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反复炒冷饭踢到钢板,温兆伦跟王晶正面杠:造谣生事先看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4:06 1

摘要:9月17日,王晶又上线了,这次不是拍电影,不是发新剧,而是——爆料。

“你了解我还是我了解我?”

一句话,掀翻了评论区。

这不是剧本,这是现实。

9月17日,王晶又上线了,这次不是拍电影,不是发新剧,而是——爆料。

他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娓娓道来”,话题从张国荣、梅艳芳飘到了温兆伦。谁也没想到,这次他不是收割热搜,而是惹了个真敢刚的硬角色。

王晶的原话听起来不痛不痒,仿佛在讲一个多年前的“圈内小趣事”。

他先夸人:“温兆伦演技不错,《鹿鼎记》里演技挺好。”

但立刻话锋一转:“不过他有件事,所有男人都看不起——和前女友分手后,居然要回所有拍拖时的花销。”

语气轻松,像是在说某种“八卦趣闻”。

但问题是,这个“趣闻”,温兆伦并不觉得好笑。

评论区瞬间炸锅,有网友直接@温兆伦:“晶哥又爆你料了,真不愧是娱乐圈活档案。”

接下来的剧情,才真正让人拍案叫绝。

短短一个小时,温兆伦亲自下场,留言区直接开怼:

“王导,感谢曾经合作,但您说的事跟事实不符。你比我更清楚真相吗?还是你当年在场?”

一句“你找错人了”,瞬间让王晶视频评论翻车。

温兆伦不是一个喜欢解释的人。他出道40多年,经历过风口浪尖、情史风波、媒体围剿,早已习惯不回应、不澄清。

这次为什么破例了?

因为他看懂了王晶的套路。

用别人的旧事博自己流量,拿过去的情感当今天的素材。

也许前几位“主角”不介意,或者没看见。但温兆伦不同,他不惯着。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温兆伦和一位叫陈梅馨的女演员的往事。

那是90年代,温兆伦刚凭《义不容情》爆红,陈梅馨也算小有名气。

两人谈恋爱、同居,分手后对簿公堂,温兆伦向陈梅馨讨要14万港币。媒体铺天盖地,当年的狗仔不是吃素的,连电饭煲都被写进了报道里。

但那是1994年的事了。

谁对谁错?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法院判了10万元归还,说明确有来龙去脉。但媒体和网友更喜欢标签式的叙事——“分手还要钱?渣男!”

王晶这次翻出旧账,说得好像自己是当事人,说温兆伦“没有男人的样子”,说“所有男人都看不起”。

可问题是:你是当事人吗?你在场吗?你了解细节吗?

温兆伦的愤怒,不只是为了那段感情,而是——你不懂,却装懂,还拿来当段子讲。

其实,王晶不是第一次踩雷。

前阵子,他在视频里“爆料”张国荣,说“他是我唯一看走眼的演员”,还隐晦提及死因。

粉丝直接破防:“你没资格评价他。”

接着是梅艳芳,王晶说她“是个任性到毁了自己的人”,还顺带提到赵文卓,称对方“像宠物一样被看待”。

再后来,他又讲到谢霆锋张柏芝的离婚内幕,说得眉飞色舞。

这些人,有的已经离世,有的早已开启新生活。

但王晶偏偏喜欢翻旧账,炒冷饭炒得油光锃亮

有人说他是“娱乐圈活历史”,也有人说他是“港圈嘴大第一人”。

可这次,他的“口才”,终于遭遇了反噬。

老话说得好:“宁可嘴上吃亏,也莫得罪嘴上不饶人的。”

王晶这些年不拍戏、不写剧本,就靠直播和短视频维持热度。他的直播间里,总有一批“怀旧党”在围观:

“王导今天说谁了?”
“有没有新的内幕爆料?”

但问题是,怀旧可以,乱说不行。

尤其是,当你讲的不是你自己的故事,却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他人的生活,那就很容易变成伤害。

温兆伦的回应,不只是自保,也是提醒:你可以回忆,但别消费。

你可以讲故事,但别编故事。

不得不承认,王晶真的很懂流量密码。

他知道什么话题热,知道什么人不能反击,知道怎么“边说边夸”让人不好发作。

但这一次,他踢到了铁板。

温兆伦不是没有过争议,但他从来没怕过回应。

他的回应,不是互撕,不是辱骂,而是一句句带刺却克制的回怼

“你这次找错人了。”
“积点口德。”
“希望你和家人健康。”

有理有据,有情有义,这才是一个老戏骨的底气。

王晶曾经是港片黄金年代的代表人物。现在,他是视频平台的“港圈说书人”。

他从导演变成了故事讲述者,但他忘了一件事——故事有主角,你不是。

温兆伦的回应不是要把事情闹大,而是告诉所有人:我不怕你讲,但你得讲真话。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也是个记忆场。我们可以怀旧、可以回忆,但不该拿别人的旧伤口,当作自己的新段子。

就像那句老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冷饭反复炒,这次王晶算是踢到钢板了。

来源:竹影伴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