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上市、蔚来依赖、技术压力:图达通的百亿估值怎么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3:52 3

摘要:激光雷达行业正值深水区,图达通冲刺资本市场的第三次尝试,选择了最“快”的方式——SPAC借壳上市。这家曾以量产先发优势、绑定蔚来而高光一时的企业,如今估值逼近117亿港元,却面临着比以往更残酷的现实:技术路线受限、客户结构单一、市场份额下滑、亏损连年。图达通想

激光雷达行业正值深水区,图达通冲刺资本市场的第三次尝试,选择了最“快”的方式——SPAC借壳上市。这家曾以量产先发优势、绑定蔚来而高光一时的企业,如今估值逼近117亿港元,却面临着比以往更残酷的现实:技术路线受限、客户结构单一、市场份额下滑、亏损连年。图达通想突围,光靠故事已经不够了。

图达通的资本之路并不顺。2023年冲刺纳斯达克失败,2024年2月递表港交所失效,如今第三次出发,直接借SPAC模式“绕道快进”。

通过与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图达通引入了三家PIPE投资者,获得了约5.53亿港元的资金支持。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图达通的资金状况已相当紧张——截至2025年3月,公司账上只有2427万美元现金,而流动负债高达9775万美元,现金流压力山大。

选择SPAC,不只是为了快速上市,更是为了“续命”。

这家2016年成立,由百度自动驾驶部门出身的两位高管创立的企业,曾是激光雷达行业的明星玩家。它拥有全球唯一同时量产1550nm和905nm两条技术路线的能力,2023年一度拿下全球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第一,出货14.7万台、市占率27.5%。

但202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3万台,市场份额却跌到13.4%,排名也滑到了第四。技术领先不再是护城河,价格战成为主旋律,图达通的突围难度陡增。

图达通的高光时刻,很大程度上来自蔚来的支撑。猎鹰系列激光雷达,几乎为蔚来量身定制。截至2024年,公司收入中有高达91.6%来自蔚来,几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问题是,蔚来也不稳。

2025年一季度,蔚来交付量环比下滑42%,全年压力巨大。销量波动直接影响图达通营收。更致命的是,蔚来的议价能力也在压缩图达通的利润空间——2022年每台猎鹰雷达售价879美元,2024年跌至704美元。

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图达通当然心知肚明。2024年5月,公司宣布拿下“中国头部汽车集团”多个品牌车型的独家供应权,并新增十家主机厂及ADAS/ADS公司的定点订单,包括国有车企与合资车企。

虽然这些合作尚未在营收中体现,但图达通显然在拼命“去蔚来化”。这是它走向独立、摆脱估值天花板的必经之路。

图达通主打的1550nm激光雷达,性能强大,但成本也高。使用的铟镓砷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在行业全面杀入“千元时代”的背景下,性价比成了死穴。

对标来看,禾赛主打905nm技术,速腾聚创也在推固态低价产品,成本优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中国激光雷达装机量超百万颗,禾赛、华为、速腾三强合力占据超90%市场份额,图达通仅剩9.3%,退居第四。

不仅如此,图达通还在盈利路上苦苦挣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8亿美元。毛利率虽然在2025年一季度终于转正至12.6%,但仍远低于行业中位线,盈利远未到来。

在机器人和非车载领域,图达通也在追赶对手。禾赛二季度机器人业务交付4.85万台,速腾同比增长超400%。图达通虽也拿下九识智能、中立股份等订单,但规模和节奏仍显吃力。

图达通不是差公司,也不是没有技术。它曾是行业第一个量产上车、绑定蔚来迅速扩张的明星。但如今,行业变天太快。

智能驾驶进入L2+普及阶段,激光雷达面临“高性能”与“低成本”的双重挑战。图达通的1550nm路线能否打开新市场?能否快速拓展第二增长曲线?能否真正降低对蔚来的依赖?

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着117亿港元估值的成色。

图达通的下一步,不只是上市,而是自我证明。在技术、资本和商业化的三重考验下,它能否穿越周期、重回巅峰?这场突围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老闫侃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