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退出了”,宝妈在母乳袋上写小作文被吐槽:自我感动罢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22:55 1

摘要:但由于孩子比较小,尤其是几岁时,还不懂很多事情,认知随着年龄增长和父母的教育才不断完善,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关键,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文|我是笑笑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无法选择,这是天生注定的。

但由于孩子比较小,尤其是几岁时,还不懂很多事情,认知随着年龄增长和父母的教育才不断完善,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关键,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付出了太多,有的家长觉得这是出于父母的责任,理应对孩子好,自己生下来的孩子。

而有的家长习惯表达,把对孩子的爱说出来,但千万别陷入自我感动。

在我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标志性的事件,就比如“断奶”,人生成长中有生理上的“断奶”,也有精神上的“断奶”,都是我们走向独立的过程。

然而,我们小时候经历“断奶”时,那个时候应该都不太记事,但在一位宝妈看来这就是很大的事情了,妈妈拿出来一个哺乳袋,上面写了满满的小作文,却引来了网友们的吐槽。

大家纷纷觉得妈妈的行为是自我感动,小作文写得多少有点矫情了,甚至让人误会了。

这位妈妈的“小作文”中主要写了自己哺乳孩子有多不容易,232个日夜,妈妈经历了肺炎、发烧、高血压,爸爸劝妈妈断奶,干预高血压,但妈妈拒绝了,仍然坚持母乳。

后来由于妈妈的高血压还是没有恢复好,就不给孩子母乳喂养了。最后妈妈的话写得很有朋友圈感慨的感觉。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这次是37°恒温的爱就到这里了。

很多网友看到后都觉得有点矫情,给孩子断奶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没必要搞得轰轰烈烈。

宝妈在小作文中写了自己的身体如何如何不好,仍然坚持母乳喂养孩子,都已经不适合了,还硬要坚持。

究竟是宝妈对孩子的爱还是说宝妈想让孩子感受母爱的伟大,是因为孩子的到来,哺乳孩子,自己才经历这些痛苦的。

有网友说感觉这位妈妈可能有自恋人格,很容易夸大自己对孩子的作用,甚至对孩子将来的成长表示担心。

让大家想到了有些家长的想法,在孩子读书期间又是陪读孩子,又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考出来好成绩。

如果没考出好成绩,考上名校,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对不起他们的付出,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有网友觉得这种小作文应该发给她老公,成为他妻子生孩子有多不容易,而不是写给一个没有选择权的孩子。

关键是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孩子也看不懂,家长写了这么一大堆,是想给谁看呢?再说母乳也不能长期保存,这位宝妈把母乳灌进袋子里,哺乳袋上写小作文,属实有点自我感动了。

当妈妈的自然会有别样的情感,妈妈觉得孩子断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写在日记本上记录不是更好吗?将来还可以拿出来看看,写在哺乳袋上就有点奇怪了。

网友们并不质疑母爱,只是说她的表达方式让人不适,而且孩子才几个月大,感觉孩子一出生就亏欠妈妈一样,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家长怎么健康地表达爱呢?首先就要回归责任与本能,家长爱孩子照顾孩子,这都是出于责任出于对孩子的爱,而非“投资”心态。

幸福的家庭也是一样,父母出于责任与本能去付出,孩子在关爱中懂得感恩,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牺牲。

笑笑寄语

家长真正体面的退出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在家长爱的教育下勇敢独立,而不是让孩子心生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家庭。

父母都为了自己,实际上如果没有孩子,家长不也得为了生活打拼吗?

给孩子断奶,家长做了一件有仪式感又备受争议的事情,但真正意义上的断奶是家长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做孩子的引导者,不做孩子的决定者。

这件事情中引起大家争议的点还有既然妈妈身体不好,那就应该停止哺乳了,以身体健康为重,而不是一边挑战身体的极限,一边在这里宣扬母爱有多伟大。

孩子这是年龄比较小,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孩子也不希望看到妈妈牺牲身体健康,孩子内心难以接受这种母爱。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换位思考!

话题讨论:

你能理解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吗?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来源:略略略懂一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