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沟桥事变一爆发,日军全面侵华,随后占领了平津。他们打算快速取胜,沿着津浦、平汉、平绥三条铁路分三路进攻。那会儿,国民党军队只想向南逃跑,不愿抵抗。但八路军却截然不同,他们满怀斗志,勇往直前,迎击北上的日军。平型关那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115师的干部后来回忆说
卢沟桥事变一爆发,日军全面侵华,随后占领了平津。他们打算快速取胜,沿着津浦、平汉、平绥三条铁路分三路进攻。那会儿,国民党军队只想向南逃跑,不愿抵抗。但八路军却截然不同,他们满怀斗志,勇往直前,迎击北上的日军。平型关那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115师的干部后来回忆说,他们在十年内战中都没遇到过这么强硬的敌人。
1937年9月,板垣征四郎得知国民党军在平型关集结,便命令三浦敏事带领他的第42大队和野炮兵大队,加上灵丘的两个大队,一起攻占大营镇,消灭当地守军,控制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同时,他还指示浑源的两个步兵大队支援三浦敏事的行动。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的古长城上,是晋冀两省的重要通道,但地形非常险峻,只有一条公路通向关内,公路两旁是陡峭的深谷。特别是关前到东河南两镇之间的一段,道路狭窄,沟壑深邃,只能容下一辆汽车通行。
1936年,全面抗战前夕,板垣征四郎以阎锡山在日本炮兵学校的师兄身份去太原“探望”他。他没有选择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经过大同,而是选择了步行,沿着蔚代公路,经过平型关、滹沱河谷、忻口一线,走了一个月才到太原。
1937年,板垣征四郎带领的第五师团进攻山西,走的是一条曲折的S形路线。他从北京出发,经过张家口,再南下到涞源,然后绕到平型关后头,这条路线他一年前就已经亲自走过。他清楚那里是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防御相对薄弱,但没想到八路军115师已经悄悄渡过黄河,在那里设下埋伏。
115师是由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改编的,红一军团的主力变成了115师的343旅,红2师和红4师分别改编成了685团和686团。红十五军团改编成344旅,红73师和红75师分别成了687团和688团,红78师则拆分成两个营补充到这两个团里。红一军团的红1师单独改编成了115师的独立团,中央军委的骑兵第2团则成了115师的骑兵营。除了骑兵营,115师还有红十五军团的红74师改编的辎重营和炮兵营,以及由编余部队组成的师直教导队。
组建时,115师有15000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无论是人数、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三个师中最强的,被称为八路军的第一师。日军后来也评价这支部队说:“这些敌人几乎都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打起仗来非常勇敢,和我们之前遇到的对手完全不一样。”
林彪率领115师过了黄河,就盼着打一场硬仗。他相中了平型关作为战场,亲自跑了三趟查看地形。有一次,警卫员半夜醒来,看到林彪还在地图前思索,一脸严肃。林彪最后定下了战术:杨得志的686团在老爷庙埋伏,负责守住出口;李天佑的686团在白崖台埋伏,准备切断敌人;687团在小寨村埋伏,等日军全数进入埋伏圈后堵住他们的退路;688团作为预备队,而杨成武的独立团则负责阻击可能增援的日军。
1937年9月24日晚上,115师的士兵们冒雨向埋伏地点进发。那时晋北已经很冷,还下着大雨,大部分士兵没有保暖的棉衣,也没有雨具,只能淋着雨前进。尽管天气恶劣,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迅速赶往各自的战斗位置。
部队穿过崎岖的山路,进入深沟时遭遇了大雨和山洪暴发,路被堵了。686团走在最前面,幸运地全体通过了。但686团刚过半,剩下的部队和师部就挤在一起,造成一阵混乱,不少战士和装备被冲走。团长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迅速控制了局面。洪水势头加剧,343旅的两个团和344旅的一个团设法通过了,而344旅的另一个团却被困在对岸。林彪决定把344旅的一个团留作预备队,等洪水退去再行动。到了9月25日拂晓,115师只有三个团到达战场。
不久,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第21联队,乘坐着第六兵站汽车队的上百辆汽车,开向埋伏点。跟着的是第21旅团的辎重部队,200多辆骡马大车载着冬装、行李和弹药,浩浩荡荡地进入狭沟,最后还有一支50人的骑兵队尾随而来。
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是日军里的精英部队,两个月来在中国土地上所向披靡,未曾遇到真正对手。日军上下都十分傲慢,根本没把中国军队放在心上,更没想到我们会主动出击设伏。就这样,他们毫无戒备地走进了林彪布置好的陷阱。
日军一进入伏击圈,林彪就立刻派人去通知附近的国民党军队,让他们同时进行阻击和增援。日军完全陷入埋伏后,林彪一声令下,信号弹升空,冲锋号响彻战场,机枪、手榴弹、迫击炮一起开火,日军瞬间被打懵,很多士兵急忙跳车躲到车底。
八路军指战员在用尽子弹和手榴弹后,马上发起了冲锋。685团5连连长曾贤生冲在最前面,他带领战士们接连炸毁了几辆日军汽车。曾贤生身材魁梧,又练过武艺,很快便砍倒了多名日军士兵。
日军第五师团战斗力强,曾贤生连长在白刃战中受重伤倒地,685团成功封锁了日军退路。日军迅速转向老爷庙这个制高点,林彪也认识到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立即指示686团三营抢占。三营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最终拿下了老爷庙。不过,686团副团长杨勇在冲锋时被流弹击伤,三营营长也受了伤。
日军飞机随后轰炸了老爷庙的八路军阵地,几百名日军乘机冲向老爷庙,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势。双方在制高点上激烈交战,刺刀折了就用枪托、石头、树枝继续打。最后,林彪投入预备队,终于堵住了缺口。战斗持续到下午一点,日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战斗一打响,115师本想抓几个日军俘虏宣传用,结果代价惨重。战场清理时,一位营长背着日军伤兵打算送医,没想半路上伤兵醒来,一口咬下了营长的耳朵。还有个通讯员在收拾电话线,发现车底下的日军伤兵,好心给他包扎,却被对方用刺刀刺进腹部,当场牺牲。
在平型关战役中,115师歼灭日军1000多人,自己伤亡800多,却一个俘虏都没抓到,这在红军历史上前所未有。115师的战士们都对日军那股宁死不屈的劲头感到震惊。115师教导队的政治教育主任王紫峰在日记中写道:“日军这种宁死不降的劲头,是我们十年内战里没见过的。”
杨成武后来回忆说,那时候的日军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战术熟练,射击精准,穿着和秋天的庄稼颜色相近,容易隐藏,战斗力强。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让他们在华北一路推进,攻城掠地,士气大增。日军不仅刺杀技术高超,就算负伤了也不投降,还会抱住我们的战士又掐又咬,逼得我们只能消灭他们,这增加了我们获胜的代价。
平型关那场战斗,我们部队损失很大,但这场仗也让八路军的士气大增,显示了中国军队的威力,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这一战还成功牵制了日军第五师团,帮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上国民党军的忙。
来源:丰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