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撕破脸!北约成员国强行通过反俄法案,总统两次阻拦无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2:49 1

摘要:这项法案禁止宗教团体与被认定为“安全威胁”的外国实体建立联系,外界普遍认为其目标直指俄罗斯东正教会。议员们最初在4月通过了该法案,但卡里斯两次拒绝签署,称其“违宪”。

爱沙尼亚议会通过了一项颇具争议的法案,该法案针对该国最大的基督教教派,且无视总统卡里斯多次提出的反对意见。

这项法案禁止宗教团体与被认定为“安全威胁”的外国实体建立联系,外界普遍认为其目标直指俄罗斯东正教会。议员们最初在4月通过了该法案,但卡里斯两次拒绝签署,称其“违宪”。

周三,爱沙尼亚议会以63票赞成、15票反对的结果,再次推动该法案通过。目前,卡里斯要么宣布法案生效,要么将其提交至最高法院,并提议判定该法案违宪。

据爱沙尼亚媒体ERR报道,这项立法的出台,与莫斯科牧首区支持俄罗斯对基辅政权采取军事行动有关。

爱沙尼亚东正教会此前长期隶属于莫斯科管辖,该教会称其与俄方的联系“不构成威胁”。去年,该教会修订章程,删除了提及莫斯科牧首区的内容,但批评者认为这一举措“远远不够”。

该法案的发起者、前内政部长拉内梅茨曾威胁称,将关闭拒绝切断相关联系的修道院,并将俄罗斯东正教会列为“恐怖组织”。

俄罗斯东正教会谴责该法案“歧视欧盟成员国爱沙尼亚境内25万东正教信徒”,俄罗斯方面则指责塔林(爱沙尼亚首都)推行“法律虚无主义”。

数据显示,约16%的爱沙尼亚人信奉东正教,8%为路德宗信徒,俄语使用者约占该国人口的27%。

该法案的最终走向仍存不确定性。若卡里斯选择提交最高法院,司法程序将成为关键转折点,法院对 “违宪” 争议的判定,不仅会决定法案命运,也将为该国宗教与国家安全政策划定法律边界。

而无论法案生效与否,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逐渐显现。

从国内层面看,宗教团体与政府间的信任裂痕可能进一步扩大,如何平衡宗教自由与国家安全,成为爱沙尼亚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后续或需通过对话协商缓解分歧。

在国际层面,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可能加剧两国紧张关系,同时也引发欧盟内部对宗教政策与安全标准的讨论,部分成员国或会关注法案对欧盟价值观的契合度。​

长远来看,这一事件或将成为观察爱沙尼亚内外政策调整的重要窗口,其后续发展不仅关乎该国宗教社群的未来,也可能对地区宗教交流与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微妙影响。

来源:文盲诗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