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客车第一股"宇通汽车。从快要倒闭的国企,到如今年销售额372亿,净利润40亿,成为全世界第一的客车品牌。
作者|夏日酷爱
编辑|知愚
一年卖掉4260辆,年营业额300多亿,利润达40亿。
中国“客车第一股"宇通汽车。从快要倒闭的国企,到如今年销售额372亿,净利润40亿,成为全世界第一的客车品牌。
这几年,全球客车销量一直下滑,而宇通仅用了4年时间,就做到了全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它还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品牌的印象,让中国汽车,从一个国产品牌变成了全世界知名品牌,成为了老外眼中的国货之光。
它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说起中国制造,在外国人的眼里,第一印象就是“次品”的代名词,而早期的宇通的确如此。
宇通原来的名字郑州客车修配厂,成立于1963年,前期因为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它只能靠着统购统销活着,后来国家取消了这项政策,宇通就陷入了危机。
但很快就迎来了转机。那是90年代,当时国家开放了内地去沿海打工的政策,大量的农民工都挤进了城里。当时不像现在,有飞机、高铁,长途汽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而这种客车,99%都是硬座,没有卧铺,当时负责宇通客车研发的汤玉祥是试制车间主任,他们开发了一款适在车上休息的客车—国情车。
这款车一面世,就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正因为有了国情车,宇通才渡过了危机。
宇通被救活了,汤玉祥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1993年,国家出台了国营单位改制的政策,汤玉祥为宇通争取到了这样一个名额,公司就正式改制,“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与此同时,汤玉祥也从车间主任,逐步走上董事、副总经理的岗位。
此时的汤玉祥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宇通能够长久活下去,就必须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汤玉祥做了两个关键决策,一方面他并购了重庆客车厂和郑州重型机械厂,增加新产品线;另一方面,宇通与德国MAN商用车公司合资成立猛狮客车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与合作开发,吸收了欧洲先进技术。
正因为扩产和技术升级,1994年,宇通客车才在全国客车整体销量下降11.17%的情况下,不降反增,而且营收还比上一年上涨98%。
1997年,宇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客车公司;1998年,它又建成了首个规模第一的生产基地,年产汽车4700台;2003年,公司单厂产能达到13500辆,在多个汽车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当年的产销量就跃居全国第一。
然而,这并没有让宇通成为“高端制造”的代名词,因为真正的高端制造,是德国、美国等欧洲老牌汽车品牌。所以,为了成为高端制造品牌,宇通把目标锚定了国外市场。
2004年,宇通开始探索海外市场。汤玉祥做事从来都喜欢稳扎稳打,就像他的“种地”理念一样,他认为海外市场就是一块土地,要想有收获,就得经过播种、施肥除草、浇水等环节,只要每一个环节做到位了,才能有真正的回报。
汤玉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宇通的核心技术还保留在国内,但是它把加工厂搬到了海外,比如,在古巴,宇通建立了1个散装工厂,2个大型的维修中心和14个服务站,古巴的交通条件比不上国内,宇通就自掏腰包投资修建了当地的公路。
2006年3月,宇通拿下古巴第一笔订单,总共400辆客车,总金额超2.4亿。
同样的做法,汤玉祥复制到了其他国家,正是有了这些出口的经验,宇通才拿下了首个中国汽车行业出口免检的牌照。
这一切,都是为了拿下欧洲的老牌国家而做的准备,因为汤玉祥不想让欧洲人把中国的客车说成是廉价的“代名词”、高油耗的“次品”。
但欧洲这块高端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克的。这些年,在欧洲人的心里,对于中国制造的印象早已根深蒂固,这一点汤玉祥心里早就有数,但拿下欧洲市场,他有足够的耐心。
在汤玉祥的团队里,有一支2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专门负责欧洲市场的研发。早期,为了进入欧洲,团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
对于汤玉祥来说,这是一场“许胜不许败”的战役。
从2018年进入欧洲市场到如今,公司已经累计出口到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欧洲人喜欢的高端电动汽车,累计出口超过2200辆。
宇通不仅做到了国内第一,还摘掉了自己头上的“次品”的标签。
宇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汤玉祥2004年退居了二线的那几年里,宇通的业绩一直下滑。
2016年,宇通客车销量突破7万辆,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营收358.5亿元,净利润37.7亿元。
好景不长,从2017年开始,客车行业持续低迷,主要是高铁和私家车承接了大部分需求。
看到公司业绩下滑,汤玉祥坐不住了,选择重新出山,2019年,汤玉祥再次出任宇通董事长。
为了让宇通重回增长,汤玉祥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提高研发费用。
一直以来,国内汽车品牌中公司的研发费用都是行业最高的,公司每年都会拿出营收的3%以上用于产品研发,2020年,宇通更是大幅度提高了研发投入,由原来的3%的提高到了7.15%,达到15.52亿。
这样的研发费用,让它在产品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放眼整个全世界都很难找到第二家,即便是宝马这家企业,其研发的投入也只有营业额的6.3%。
同时,宇通也拥有首个公共交通的国家标准:2019年5月,公司推出的L4级公交巴士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并开始运行;同年8月,它就拿下该项目的第一个高端公交的国家标准。
第二件,加大海外市场开发。
在国外,宇通一直以来都只布局了客车,而近年来,公司逐渐放开了其他型号汽车的布局,不仅有了国外的新能源智能联网车,还开发了新能源卡车。
由原来单一的客车企业,逐步升级为一家专业的商用汽车企业。
第三件,提升软实力。
“电池、电机、电控”三电,以及自动驾驶、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汽车行业最核心的基础,但并不是宇通的强项,随着用户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汤玉祥也开始重视这些方面的研发。
目前,宇通在这方面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公司的专利总数占到全行业第一。
从连续四年业绩下滑,到做到全世界第一,汤玉祥正是凭着这三件事,带领宇通重回全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宇通的年营收额达372.18亿,净利润41.16亿,成为全世界第一的汽车品牌。
写在最后:
从一家快要破厂的小厂,发生成如今全世界第一个的客车企业,宇通的胜利是它不断的突破自己。
抓住第一次国家企业改制,重视研发投入,果断出海,这些才成就了宇通这家企业。
如今,宇通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第一,接下来,会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呢?
但从过往两次危机,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宇通是一家懂得变通的企业,也舍得投入。
相信宇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相信国产品牌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华商韬略《最先把中国车干成世界第一的狠角色,王者归来了!》
2、百度百科《宇通汽车》《汤玉祥》
3、品牌观察管《全球第一!这家中国企业硬刚欧美巨头,出海17年,一年狂揽152亿》
来源:鱼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