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发生在9月9日中午11点39分,此时路口车流正常,一辆车身印有广告的无人自动驾驶车由东向西行驶,另一辆银色私家车则按规定正常通行。谁也没想到,两辆车会在路口突然“贴”在一起,现场能清晰看到两车都有不同程度损伤。
近日
呼和浩特海东路与展览馆路口的
一起交通事故
让不少市民和车主格外关注——
一辆无人自动驾驶车因实线变道
撞上了正常行驶的私家车
不仅造成私家车3处损伤
车损更是超过万元
9月17日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队了解到
这起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已正式出具
无人自动驾驶车辆被认定为全责!
事情发生在9月9日中午11点39分,此时路口车流正常,一辆车身印有广告的无人自动驾驶车由东向西行驶,另一辆银色私家车则按规定正常通行。谁也没想到,两辆车会在路口突然“贴”在一起,现场能清晰看到两车都有不同程度损伤。
其中,正常行驶的私家车受损更为严重:车头凹陷、车身侧面有明显剐蹭变形,光是肉眼可见的损伤就有3处。车主事后跟人吐槽时满是无奈:“我好端端开着车,没招谁没惹谁,平白遭了这无妄之灾,真是又气又无奈!”据初步估算,这辆私家车的维修费用至少要上万元。
事故发生后,无人车所属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快赶到了现场,并向相关人员说明了事故原因。原来,这辆无人车本是按照既定路线规划,计划在该路口由东向南左转,但当时左转车道一直有车辆排队,任凭无人车“等了又等”,始终没办法顺利切入左转车道。最后不知是算法判断出现失误,还是系统“急于完成路线”,竟直接选择了实线变道,结果一头撞上了旁边正常行驶的私家车。
交警抵达现场后,立即展开处置工作。通过调取涉事双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结合现场碰撞痕迹、路面交通标线等实际情况,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车辆不得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明确规定,最终出具了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无人自动驾驶车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可能有读者好奇,无人车事故的认定和普通车辆有啥不一样?其实,它和传统有人驾驶车辆有共性——都是以交通法规作为基本判定依据;但也有特殊之处:无人车依靠传感器、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操控,事故发生后,除了常规的现场勘查,工作人员还需要提取并分析无人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数据,比如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轨迹、传感器反馈信息、决策算法执行情况等,这些数据能进一步明确事故原因,为交警认定责任提供辅助。
这起事故传开后,也戳中了不少呼和浩特车主的顾虑:现在路上的无人车越来越多,可一旦遇到“想加塞加不进去”这种常见路况,无人驾驶车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违规操作引发事故?对此,交管部门特意提醒大家:以后在路上碰到无人自动驾驶车,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车距,多观察、多留意,别因为“觉得技术先进”就放松警惕。毕竟再智能的系统,也比不上“把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靠谱。
如果你在呼和浩特街头
遇到这种无人车撞车的情况
会第一时间怎么做?
你觉得无人车该从哪些方面优化
才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