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号那天,沙特和巴基斯坦签了个字,中东的天就换了颜色。
“9月17号那天,沙特和巴基斯坦签了个字,中东的天就换了颜色。
”
朋友圈里有人把这句话截成图,配上两个表情包:一个核弹,一个握手。
没人再提美国,好像它从没来过。
这事说白了就一句:谁打沙特,巴基斯坦就出兵;谁动巴基斯坦,沙特也抄家伙。
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同生共死”,可它真写进了白纸黑字的防御协议。
上一次中东出现这种捆绑,还是1979年埃及跟以色列的和平条约——那次是拆伙,这次是拉群。
为什么突然抱团?
把日历往回翻一周:9号,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
海湾国家群聊瞬间炸锅:美国呢?
华盛顿只回了句“深表关切”。
沙特人想起2019年自家油田被无人机群啃掉一半,美国也是这句台词。
信任像手机电量,一格一格掉,最后直接关机。
巴基斯坦成了充电宝。
理由粗暴直接:
1. 沙特有钱,但少爷兵真不太会打仗;
2. 巴基斯坦穷,可陆军巷战经验满级,空军还能开核弹挂架;
3. 两边都买过中式装备,零件通用,连说明书都是同一套翻译腔。
核保护伞三个字最扎眼。
以前只有美国给盟友写过这种“生死状”,现在轮到伊斯兰堡。
有分析师把这事比作“朝鲜俄罗斯条约”,听着像蹭热度,但内核一样:
把核弹从发射井搬到外交桌,当筹码用。
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已经在私下问价:
“我们也想签同款,能不能团购?
”
如果成真,巴基斯坦一夜之间成了海湾六国的“保安队长”。
印度估计头都大了——原本想在阿拉伯海围堵巴基斯坦,现在人家直接在中东开了分舵。
美国那边呢?
五角大楼发言人还在念稿:“我们仍是中东安全的核心。
”
可沙特媒体已经把这句话剪进鬼畜视频,循环播放,弹幕飘过两个字:呵呵。
更微妙的是中国。
两边都买过VT4坦克、翼龙无人机,售后群都在微信里。
未来海湾要是真组“阿拉伯版北约”,群管理员大概率换中文头像。
协议签了,可生活还得继续。
利雅得街头,年轻人照样排队买美式咖啡;
伊斯兰堡的夜市,烤羊排的油烟里,没人讨论核按钮。
只是出租车司机偶尔冒出一句:
“听说巴基斯坦兵要来了?
房租是不是要涨?
”
中东这盘棋,棋子开始自己走动。
美国还在找遥控器,才发现电池早被抠走。
来源:用户14730818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