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梅艳芳赵文卓的分手内幕,到刘嘉玲被绑的所谓真相,再到艳照门的幕后故事,王晶每次爆料都能让网友炸开锅,相关话题动不动就上热搜,单条视频最高能有上千万播放量。
在短视频时代,香港导演王晶算是成功转型的 “老人” 了,摇身一变成了网友口中的 “爆料达人”。
他今年在某社交平台一口气开了4个号,专讲香港娱乐圈的陈年旧事,成功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从梅艳芳赵文卓的分手内幕,到刘嘉玲被绑的所谓真相,再到艳照门的幕后故事,王晶每次爆料都能让网友炸开锅,相关话题动不动就上热搜,单条视频最高能有上千万播放量。
靠着这些旁人不知道的秘闻,王晶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圈站稳了脚,不少网友都把他这儿当成获取娱乐圈内幕的 “渠道”。
可老话讲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近日,王晶又像往常一样发了条爆料视频,本以为能轻松收割流量,没想到这次踢到了铁板,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视频里,王晶坐在沙发上神态悠闲,一张嘴就提到了90年代的当红男星温兆伦。
一开始,王晶先夸起了温兆伦,说他最早是电台主持出身,后来演戏、唱歌,签约 TVB,发展得相当不错。
尤其是在《鹿鼎记》里演的康熙,表现可圈可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温兆伦的粉丝一开始还挺高兴,以为是专门夸偶像的内容。
哪成想话锋突然一转,王晶说温兆伦当年做过一件让所有男人都反感的事 —— 和女朋友分手后,居然要人家还回恋爱那几年花在她身上的钱。
王晶说得有板有眼,还特意强调自己和温兆伦这个前女友很熟,这事千真万确。
说当年那女孩把事儿爆给了记者,杂志、报纸全报道了,很多人因此给温兆伦贴上了 “渣男” 标签。他自己也觉得,谈恋爱时花的钱哪能要回来,这太没风度了。
爆料一出,瞬间点燃了网友的好奇心。评论区里炸开了锅,有人震惊,有人愤怒,还有人翻起了温兆伦的旧账,各种猜测和讨论铺天盖地,热度蹭蹭往上涨,大家都等着看温兆伦的反应。
温兆伦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看到视频后第一时间就在评论区做出了回应。
他先是客气地感谢了当年和王晶的合作机会,说那段经历一直记着。但客套话刚说完,语气瞬间强硬起来,直接指出王晶说的事和事实根本不一样。
质问王晶是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清楚真相,还是当年掺和过自己和前女友的事儿。
温兆伦直接给王晶的爆料定了性,说这是造谣生事、挑起是非,还警告王晶要是想靠爆别人隐私博眼球,这次可找错人了,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最后,他虽说还尊称王晶为导演,却毫不客气地劝对方积点口德,别借着平台伤害别人,末了还送上对王晶和家人的祝福,看似礼貌,实则绵里藏针。
这番不卑不亢的回应一出来,立马引来众多网友力挺。
大家纷纷留言说温兆伦干得漂亮,不能让王晶随便抹黑,还吐槽王晶太过分,没证据就乱说话,只知道靠爆料博流量,根本不顾别人感受。
在网友看来,温兆伦态度这么坚决,王晶说的事儿大概率是假的,这次怕是要 “翻车” 了。但也有人说王晶爆料的不是捕风捉影,那当年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温兆伦反应这么激烈,不少人都好奇背后是不是有隐情。这就得把时间拨回1996年,那段被尘封的往事才得以浮出水面。
那年,温兆伦和陈梅馨分手,没做到好聚好散,直接闹上了法庭,起因是14万港元。
温兆伦说这笔钱是陈梅馨向他借的欠款,陈梅馨却哭诉这是温兆伦在索要恋爱期间为她花的钱。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香港媒体哪能放过这热闹,铺天盖地全是报道,“温兆伦索要分手费” 的消息传遍街头巷尾。
大家都觉得谈恋爱花的钱哪有往回要的道理,温兆伦的形象一落千丈,“渣男” 的标签牢牢贴在了他身上。
经过漫长审理,法院最终认定这笔钱是借款,判决陈梅馨归还温兆伦 10 万港元。
虽说温兆伦在法律上胜诉了,但在舆论场上彻底输了。口碑崩塌,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演艺之路跌入低谷,还遭到观众公开抵制。
可如今回头看,当年的报道虽多,却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温兆伦讨要的是恋爱花费,法院都明确判定是借款。
王晶仅凭自己和陈梅馨熟,就言之凿凿地说人家要回恋爱花费,实在站不住脚。毕竟当事人在法庭上都各执一词,他一个局外人,哪来的底气肯定自己知道真相?
有人说王晶突然爆料温兆伦,绝非偶然,两人的恩怨还得追溯到 30 多年前拍摄《鹿鼎记》的时候。
1992 年香港影坛正处黄金时代,王晶筹备拍摄《鹿鼎记》,向华强看中了凭《义不容情》《我本善良》爆火的温兆伦,钦点他出演康熙。
向华强在香港娱乐圈举足轻重,他拍了板,这事按理说就定了。
可王晶不乐意,他觉得温兆伦虽说在电视剧领域风生水起,但电影和电视剧受众不同,温兆伦的票房号召力存疑,可能会影响电影收益。
刚好当时有位天王级演员主动联系他,表示自己对康熙一角的兴趣,王晶立马心动,觉得有天王加盟,票房肯定稳了。
于是他赶紧找向华强,说温兆伦演康熙不合适,想换成那位天王,保证票房大卖。
可向华强脸色一沉,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已经答应温兆伦了,临时换人太没信誉,以后没法在圈里立足。
向华强看重信誉,说出去的话不能改,王晶再不情愿,也只能听老板的,把气憋在心里。
有人说王晶换角不成,心里的火没处发,就悄悄在台词上动了手脚。
有一场戏里,温兆伦饰演的康熙和侍卫挤在轿子里,问侍卫名字,侍卫答 “我叫温兆伦”,康熙立马怒喝 “回去诛你九族!”
这话一说,片场瞬间尴尬,大家猜测是王晶借台词暗讽温兆伦,故意让他下不来台。
而温兆伦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但他只是个演员,面对导演的刁难,只能默默忍受,继续拍戏。
虽说后来《鹿鼎记》票房大卖,两部共斩获 7700 多万港币,算是皆大欢喜,但王晶和温兆伦之间的隔阂就此种下。
想想这颗矛盾的种子已经埋了三十年,这次王晶爆料又成了导火索,让网友把这段尘封的恩怨又扒了出来。
不过,王晶是不是因为以往的隔阂,如今才去说这些事,大家也只是猜测。
王晶过后看到温兆伦的留言,大概也意识到自己这次做得过分,在第二天又悄悄删除了那条爆料视频。
只是他没想到,视频没了,网友的讨论却没停,话题热度依旧居高不下。
很多人指责王晶随便爆别人隐私,作为公众人物一点都不谨言慎行,为了流量不顾他人感受。王晶这次 “翻车”,也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整个娱乐圈提了个醒。
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每个人的言行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公众人物,更得珍惜自己的羽毛,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爆料确实能吸引眼球,但要是没有确凿证据,只为造话题就乱爆料,不光会伤害别人,还会毁了自己的名声,最终得不偿失。
希望王晶和其他爱爆料的人能吸取教训,追流量可以,但得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别再轻易挑战公众的容忍度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来源:木乔简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