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重磅报道:中芯国际正在测试首款国产深紫外侵没式(DUV)光刻机;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被有关部门调查;阿里平头哥自研AI芯片,亮相《新闻联播》,该芯片在部分重要参数上比肩英伟达的H20芯片,并超过A800芯片;华为全联接大会披露预
最近的半导体,从来不缺热点。
9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重磅报道:中芯国际正在测试首款国产深紫外侵没式(DUV)光刻机;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被有关部门调查;阿里平头哥自研AI芯片,亮相《新闻联播》,该芯片在部分重要参数上比肩英伟达的H20芯片,并超过A800芯片;华为全联接大会披露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整体看近期半导体行业催化频频,国产光刻机相关消息较为重磅,作为半导体国产化最核心的环节,此前国内高度依赖进口,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国产光刻机有望出现产业化拐点,有望迎来先进制程加速发展。
从行情看,本周以来,半导体设备板块领涨,这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在用脚投票,选择更具确定性的方向。
我们稍微梳理一下近半年来半导体各细分领域的表现,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设计、封测、存储等板块涨幅靠前,而设备材料虽然业绩高增长,但近三月股价涨幅却相对半导体(申万)指数落后1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5.6.2-2025.9.1。
这种“业绩与股价的背离”,恰恰是市场机会的温床。
要知道,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是整个产业链的“卖铲人”。芯片再先进,也得靠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来制造;再精密的工艺,也离不开高纯度硅片、电子气体、光刻胶等材料支撑。可以说,没有设备和材料的突破,就不可能有芯片制造的自主。
而过去几年,正是在国产替代的强力驱动下,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订单持续放量,营收和利润双双高速增长。以科创半导体持仓股为例,权重前15的持仓股中,8成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在30%以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正。这一数据有力印证了半导体行业,尤其是聚焦设备与材料等上游环节的硬科技企业,正处于高速扩张周期。
营收的强劲增长反映出下游晶圆厂扩产与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真实订单放量,而净利润的普遍提升则说明企业在规模效应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已迈过技术爬坡期,进入盈利兑现阶段。这不仅是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的直接体现,更彰显了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从“政策输血”向“内生增长”转型的坚实步伐。
科创半导体持仓股中报业绩一览
数据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但股价却没有完全反映这种成长性。这背后,是市场对“国产替代速度”和“技术壁垒”的担忧。
然而,未来随着中芯国际、华虹等晶圆厂持续扩产,以及更多像阿里、华为这样的企业加入自研芯片行列,对国产设备和材料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而目前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在20%-30%),替代空间巨大。
因此,设备材料板块的“滞涨”,正在被基本面和产业趋势快速修正。它们不仅是国产替代的“基石”,更是下一阶段行情的“价值洼地”。
所以,当大家都在追逐AI芯片、大模型这些“台前明星”时,别忘了,真正支撑这场科技革命的,是那些默默耕耘在“幕后”的设备与材料企业。 下一波主升浪,很可能就从这些“卖铲人”身上率先点燃。
从资产布局来看,科创半导体ETF完美契合科创板(20cm)+半导体材料设备这一主线,有望成为抓住后市补涨行情的有力抓手。
科创半导体ETF标的指数正是科创板推出的首只聚焦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指数,其中半导体设备含量超60%,半导体设备+材料含量超84%,为目前半导体类ETF中含量最高。
前十大权重股中汇聚了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的核心龙头企业,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这些优质企业不仅占据产业链上游核心地位,且普遍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共同构成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的“硬科技”支柱。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同时,科创半导体ETF也是全市场首只跟踪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的ETF,目前场内规模最大,不失为半导体投资的优选。(注:规模数据来源:Wind,上交所,截至2025年9月1日,科创半导体ETF规模为5.19亿元。全市场同类第一指全市场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且上市交易的ETF产品中对应数据位列第一。)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科创半导体ETF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