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窦建德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但是他的威望让河北民众自发为他修建庙宇,他没有皇室血脉,还是被历史学家誉为最得民心的人。
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被押送到了长安,血红的夕阳下,行刑之前,他仰天叹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钥匙,试图去解开隋朝末年最大的谜团:窦建德还活着,李渊还能不能保住皇位?
网络图片 窦建德
窦建德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但是他的威望让河北民众自发为他修建庙宇,他没有皇室血脉,还是被历史学家誉为最得民心的人。
李唐王朝自诩天命所归,但是窦建德却从一介草莽成长为统帅军队的将军,最后和李世民对峙于虎牢关,这不由得让人思考:真龙天子,到底是血脉重要,还是深得人心重要?
当我们翻开历史书,看到他匆匆被处死时,不妨深入的思考一下?
隋朝末年,窦建德的崛起,就像是一把火,烧掉了贵族们的伪装。他虽出身贫民,却在河北推行仁政,不征苛捐杂役,将劫掠来的粮食分给军民,自己以粗布为衣,以粗米为粮。
这样乌托邦式的治理方式,让河北的人都尊称他为窦王,甚至有人在他去世之后,还会为他修建庙宇,让他的香火绵延百年,这是当年李渊父子坐镇长安时,都没有得到过的荣耀。
网络图片
但窦建德最大的软肋,却是他的仁,他不同意军师凌敬围魏救赵的策略,正是因为害怕百姓遭殃,所以才会直捣关中,动摇李唐王朝的根本。这一举动,被后世诟病为妇人之仁,却无人知晓,窦建德所谓仁,实际上是一种与权贵大族的抗争,他要告诉所有人,农民皇帝也可以凭借自己的道义,不靠血缘,不靠阴谋诡计,也能以仁义治国,这与李唐的务实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虎牢关大战前夕,李世民先是秘密买通窦建德麾下诸将,让他们散播夏王必败的谣言,最后借用突厥铁骑去截断夏军粮道。
窦建德主张兵不相残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用重金买通了河北的豪族,使夏王朝的根本分崩离析。
网络图片
窦建德失败暴露了中国古代农民斗争最深层次的矛盾:得人心未必能得天下。
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大部分是农民,忠心但缺乏训练。
而李唐关陇两大家族,有着职业化的府兵体系和完备的官僚体系。
窦建德对于投降者的容忍,反而成为他的祸患,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他生擒了隋将军宇文化,却不杀他,反而善待他的部属,因此在李唐进攻之时,这些降臣便纷纷倒戈。
相反,李渊对待窦建德的旧部可以说是冷酷无情:将河北豪族转移到关中进行监察,对夏王朝的官吏进行大清洗,使仁义政权再无死灰复燃的可能。
历史的如果和必然
假如窦建德采取了凌敬直取长安的策略,历史或许会发生改变。
那时候李唐的主力都集中在对付王世充一人,这个时候窦建德如果带着铁骑杀过来,就会让李世民陷入围城打援的境地。
但这一构想忽略了窦建德政权缺乏体制支撑的现实,他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官僚体制,他在登基之后仍然坚持与将士们一起吃饭睡觉的作风,虽然在动荡时期这样做很能打动人心,但却不能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
反观李唐王朝,不仅有国师段阴戾的支持,而且还用科举制度吸纳寒门子弟,最后通过修改《唐律》,加强了中央集权。
网络图片
620年7月,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在虎牢关外和李世民率领的大唐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窦建德虽然开始占据了优势,但是经过八个月,还是被就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
李世民将窦建德的军队引诱到泗水以东,多日的烈日暴晒,使大夏将士们都累得精疲力竭。
李世民故意放千匹战马喝水,制造混乱和逃跑的场面,窦建德猜测唐军的粮荒已尽,于是命令全军过江,追了上去。
当夏军半渡的时候,李世民带着一支精锐的玄甲军直接冲过去,将夏军的阵型彻底撕碎。
史书上说,窦建德虽然身受重伤,却仍在大吼大叫,一场混战后夏王在牛口渚被唐将白士让活捉。
更讽刺的是,李世民质问他时,窦建德说:如果我们今天不去救王世充,将来唐军也会杀到我们这里来。这样的战略信任,简直是幼稚到了极点,这和李唐先灭窦夏,再图郑国的绝情绝义截然相反。
窦建德被押送到长安的时候,一路上河北的人都在哭泣,一个老太婆更是磕头如捣蒜,说:若是夏王还在,哪里还有这么多的赋税!太极殿内,李渊冷笑道:草莽之龙,怎能配得上天命?
网络图片
战争最大的创伤并不在于战争本身,而是在于对历史权力的争夺。李世民在《帝范》中将窦建德描述为伪夏逆贼,而暗中命令史官抹掉他赈济灾民和废除残忍刑罚的记录;而在民间流传的手抄本《窦王夜话》中,则有他临死之前,对狱吏说过的一句话:我以人心为铠甲,却不知道人心是最脆弱的。
在窦建德被斩首的那一刻,李唐王朝似乎已经清除了最大的阻碍,然而河北民众的悲恸与数百年来的香火,却让这份胜利蒙上了一层阴霾。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中写道: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这句话,恰恰道出了窦建德的性格,他起于人民,也死于人民。
千年之后,再看这一战,窦建德的悲剧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的结果。他企图以农民的单纯来反抗士族的阴谋,以仁义来反抗体制,从而揭开了古代农民斗争的天花板:一个没有官僚体制支持的乌托邦,必然是不堪一击的。
他的事迹成为了一面明镜,揭示了博弈的真谛:得天下不用服众,得人心未必得天下。今日,在明君叙事和草根英雄之争中,仍然可以听见虎牢关风的声音,它是一位理想家的残甲,亦是一个时代无法摆脱的真龙梦魇。
来源:烟圈电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