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被称为“中国菌菇之乡”,几十年间,无数农户依靠种植香菇、金针菇为生。
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一排排整齐的菌菇大棚静立于湿热的海风之中。
这里被称为“中国菌菇之乡”,几十年间,无数农户依靠种植香菇、金针菇为生。
其中,有一位名叫王建坤的中年人,原本也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他创建的“含羞草”菌菇品牌,早已进入沃尔玛、永辉等大型超市,年复一年,踏实而稳定。
谁也没有想到,十余年后,这位“蘑菇大王”会彻底转身,率领企业闯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赛道:量贩零食。
更没人预料到,只用了三年,他的公司竟开出上万家门店,年营收突破数百亿。
甚至一度惊动纪委监委,又戏剧化地股价大涨、悄然交班……
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转型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时代、地域、家族与资本的真实商战样本。
王建坤是土生土长的漳浦人。
和很多同乡一样,他从小接触菌菇种植,熟悉每一株蘑菇的生长周期与栽培要领。
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甘于只做一个农户。
2000年后,随着大型商超在国内快速扩张,王建坤看准了B端供应的机会。
他创立“含羞草”品牌,专门向超市供应包装菌菇类产品。
由于质控稳定、价格适中,生意越做越大。
2011年,他正式成立万辰生物,专注于菌菇的工厂化种植与销售。
那些年,他的事业低调而坚实。
2021年4月,万辰生物成功在A股创业板上市,成为当时国内菌菇行业少数上市企业之一。
那时的王建坤,或许还以为自己会在农业板块一直走下去。
但时代的风向,正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悄然改变。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消费市场陡然生变。
一直关注市场动向的王建坤发现,尽管很多行业遭受重创,以“性价比”为核心卖点的量贩零食店却逆势增长。
这类门店面积不大,但SKU多达数千种,涵盖零食、饮料、方便食品等。
由于采取直接对接厂家、简化包装、大规模采购的模式,终端价格比商超便宜30%甚至更多。
更关键的是,零食不属于生鲜范畴,没有冷链压力,保质期长,物流和管理成本低。
再加上疫情后消费者普遍追求“花得少买得多”,量贩模式迅速爆发。
尽管当时他已年过五十,企业也已上市,王建坤仍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全面转型,押注量贩零食。
2021年底,万辰生物正式更名为万辰集团,并迅速推出自主零食品牌“好想来”,开启了一场堪称“疯狂”的扩张之旅。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打法,最难的是思维转变。
但王建坤没有丝毫犹豫。他采取了三路并进的策略:
1. 品牌收购,快速卡位
万辰先后收购了“来优品”、“食惠邦”等区域零食品牌,整合其供应链与门店资源,迅速在全国铺开影响力。
2.万店齐开,打破纪录
仅2023年一年,“好想来”品牌新开门店近10000家,相当于每天有约27家新店开业。
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的开店纪录,成为中国实体商业史上最快的拓张案例之一。
3.供应链纵深布局
万辰在全国建成超50个大型仓储配送中心,构建了“工厂—仓储—门店”的扁平物流网络,承诺所有门店订货24小时内送达。
极高的周转效率成为其低价策略的有力支撑。
而真正让“好想来”深入人心的,还有那句魔性的广告语:“来,来,好想来…”,
通过洗脑的旋律和重复播放,迅速占领用户心智。
狂奔背后,风险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高负债经营。截至2024年上半年,万辰集团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0%。
换句话说,公司每100元资产中,90元来自借款。
在零售行业,如此高的杠杆极为罕见。
更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初的一则公告:王建坤因个人原因,正接受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消息一出,加盟商恐慌、供应商动摇,股价应声下跌。
但谁也没想到,84天后,王建坤安然归来,并未涉嫌重大违法。
更戏剧的是,万辰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单日大涨超60%,市场情绪迅速回暖。
经历这场风波,王建坤悄然选择了退出。
他辞去董事长职务,将企业交给其姐姐王沅和儿子王熙睿接手,自己仅保留董事身份,逐渐淡出日常管理。
尽管平安落地,但这场调查无疑给万辰的品牌公信力带来考验。如何重新赢得加盟商与资本市场的信任,成为家族接班后的首道考题。
尽管万辰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但外在挑战依然严峻。
目前,中国量贩零食门店总数已突破三万五千家。
除万辰旗下品牌外,还有“鸣鸣很忙”(门店超两万家)、“零食很忙”等众多玩家,市场明显饱和。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行业仍高度依赖“价格战”作为竞争手段。
一包薯片卖1.5元、一瓶饮料只赚几毛钱是常态。
低价确实带来了销量,但也意味着利润极其微薄,企业必须靠规模取胜——而规模越大,负债往往越高,资金链风险也越大。
另一方面,消费者习惯正在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与成分,对高盐、高糖、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持谨慎态度。
长远来看,低价零食是否会被“健康零食品类”替代?这将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命题。
2025年初,万辰集团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尽管该公司已是A股上市公司,但港股被视为更灵活的融资平台,尤其适合需要持续扩张和新资金注入的快消企业。
若能成功上市,无疑将为万辰带来更多“弹药”,缓解高负债压力,支撑其继续扩张。
但资本市场也期待万辰讲出“新故事”——不只是开店速度与规模,还包括盈利能力、品牌差异化、供应链创新等更深层次的竞争力。
万辰的崛起,是闽商“爱拼敢闯”精神的极致体现。
从菌菇农业到资本驱动,从漳州走向全国,王建坤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惊人的跨界逆袭。
但同时,高负债、高压竞争、家族交班、监管风险……这些问题仍如悬顶之剑。
万辰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它映射了中国大消费市场中最真实的一面:
机会与风险并存,速度与稳定难以兼得。
如果你也曾被“好想来”的低价吸引,或动过加盟开店的念头,也许这个故事会让你明白,每一家闪闪发光的门店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商业世界的汹涌暗流。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