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的因果报应:200万订单也敢作假!茶叶大积压时,悔之晚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0:35 1

摘要:跟茶农聊完后,合作商说:要是茶叶像前些年一样好卖,随便借他点,来年春茶又用茶叶抵也行。但如今,有心无力。

勐库的茶农打电话给合作商说:

茶农生活太难了,能不能借点钱用用?

合作商感慨一句:茶叶卖不动,没钱,饭都快吃不起了。

跟茶农聊完后,合作商说:要是茶叶像前些年一样好卖,随便借他点,来年春茶又用茶叶抵也行。但如今,有心无力。

合作商喝了一杯茶,说:他们变成今天这样,完全是自找的。

遇到贵人,逆天改命

十五年前,合作商刚到勐库做茶时,踩过坑。

想认识一个本地的茶农,深度绑定,跑山头,帮拉货之类,会方便很多。

有一年,客户需要3吨茶叶(没错,3吨),

合作商去寨子里收茶,不知这茶农哪里得到消息,把合作商在路上就截住了,问:是不是昆明的某总,来我们寨子做茶叶噶。

不等合作商说什么,这茶农掏出身份证,递过来,说:我媳妇做好饭了,走,先去我家吃饭。

那时,茶山路不好走,颠簸一天,刚到茶山就有口热饭,合作商很感动。

到茶农家一看,生活真的艰辛,连炒茶的锅都没有。

但茶农又那么热情,心想:一个寨子的茶叶,整体品质差不多,反正都要做茶,用谁家的料不是用,就用他家的了。

吃完饭,聊聊茶叶,一听说3吨茶叶,90多万的生意,茶农眼睛开始闪光。

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合作商去茶园看茶树,采下一箩筐鲜叶,带回家里做出来,品质也还可以。

合作商决定,这个大单,就用他的料了。

一个大单交了货,茶农几十万到手。

那时候,山上原料非常好做,合作商可不止一个订单。

平时帮合作商炒茶、拉鲜叶,当个做茶的好帮手,十来万又到手了。短短一个春茶季,赚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春茶结束,茶农又把合作商好好款待一番,在镇上开了个店。

200万大单,也敢玩套路

往后几年,大量省外茶商进山做茶。

一个北方的茶老板,到勐库时,碰巧认识了这位茶农。

茶老板想做磨烈,茶农一听,要磨烈,有啊!

那时候,合作商还围绕着磨烈和冰岛坝歪两个山头做茶,而且,做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茶叶。

没想到,茶农跑到合作商的厂里,把合作商做的真正的磨烈拿给茶老板试,说:这是我做的磨烈古树跟混采。

茶老板一喝,两相对比,品质的确没得说,只要品质好就行。

吃了一顿饭,很爽快地把120万的磨烈订单给茶农做。

然而,这茶农嘴上说诚信。

交货的时候,把懂过古树当成磨烈古树交给了茶老板。

一开始,茶老板很信任茶农。

第一年,茶老板收到货,都没试茶,尾款马上结清,好像没发现货不对板。

第二年春茶,那位茶老板又给了80万的订单。这茶农仍然把懂过当成磨烈交货。

这回却被发现了,茶老板要求退货退款,然而,茶农却坚持:我做给你的就是下磨烈了。

磨烈虽然是懂过的一个村,二者都属于懂过,但是,大概是磨烈更靠近冰岛湖,水源更好加上斜坡长茶,下磨烈的品质的确远超懂过。

茶老板感觉回天无力,当了冤大头,最终自己扛下了所有。

只是,轻信别人,交了200万的大学费,半夜三更在梦里都想骂人。

按理来说,遇到这种优质客户,好好珍惜,每年做好品质,生活费就有了。

然而,长了个人样,偏偏不干人事。

再来一刀,挥向贵人

2019年,茶山原料又涨了一波。

茶商收茶成本更高,量变小了。同时,茶王拍卖吸引散客进山,茶农直接对接茶客,茶农的茶叶更好卖了、利润也更高了。

一边是茶商拿货少,能为茶农带来的利益少了。另一边是散客进山,茶农能吃掉山头茶的所有利润。

茶农觉得:茶农有茶树能制茶卖茶,茶商是多余的,没有了茶商,茶农能更好。

有了这种想法,办起事来,就变得疯狂了。

有一年春茶,合作商在山上看着采摘,实在分身乏术,就请合作多年的茶农帮忙接待一下客户。

然而,一顿饭的时间,茶农就把客户挖走了。

茶农说:某总的茶,也是从我这里拿的,我给他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

客户被挖走了,把合作多年的茶商也得罪了。

种因得果,颓势难挽

普洱茶行业,没有一路高歌猛进。

2021年,茶山火热达到顶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源头的人。

一边是茶客去了几次茶山,觉得也就茶园制茶土鸡三件套,没什么新鲜感,巨额交通成本,花的不划算,不去了。

一边是直播卖茶,虽然让茶农火了一时,但以次充好,喝茶的人,不敢再相信大多数直播间。

到2024年,做山头茶的茶商,还想挣扎一下:

跟茶农重新谈利益分配,然而,谈不拢。于是,茶商只做古树春茶,不存茶了,茶叶积压在茶农手里。

今年年初,大量直播间涌进勐库,茶农以为:直播间能卖自己的茶了。

于是,配合着直播间,以次充好,各种套路,进一步透支了茶客对茶农的信任。

最终,哪个山头的直播越火,这个山头的茶叶越难卖。

茶商不拿货了,直播间打一炮就走了。

茶农的茶叶,根本卖不动。卖茶多年,难道没有老客户?

试想,一个在自己一贫如洗时候,给3吨订单拉自己一把的贵人,都能挖他客户。

一个给自己200万大单,遇到全靠命、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大客户,都能玩以次充好的人,对待其他人,真的会做货真价实的生意?

做一杆子的生意,但茶客拿到茶,一喝就知道有问题。客户只是做茶、爱喝茶,不是傻。

无论茶企还是茶农,一旦没有老客户的支持,山头茶红利之后,潮水退去,都成了晾在沙滩上的咸鱼。

春茶不得不做,积压在手里的茶叶一年比一年多。

茶商不拿货了,自己用尽全力,茶叶也卖不出去,直到山穷水尽时,才想起来:

如果当年,那个拿百万茶叶的大佬还在,虽说这几年拿货少了,但就算拿20万的茶叶,也有一两万的利润当生活费。

如果当年不挖人客户,凭着多年交情,自己实在卖不动,请他帮卖两箱茶叶,也有万把块当生活费。

可惜,做茶如人生,只有后果和结果,没有如果。

虽然赶上过时代红利,但最终败给了短视和人品。

写在最后:

茶圈,有个神奇的想象:

茶农觉得,茶商和茶客不懂茶。自己有茶树、会制茶,会品茶,才是懂茶,谈到制茶的时候,更是有几分独孤求败,自己的工艺最牛。

有的茶商也觉得,喝茶的人,十有八九不懂茶,茶商才懂茶。

以茶为生,不敢不敬茶

一个茶商,在一个茶区混了很多年,能活下来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再不济,也是拼勤奋,全程守着做茶,不给任何人作假的机会。

有的茶商,每年都做的山头,光看条索就知道是不是古树。

有的茶农说:中小树都卖完了,只有古树。

谁不知道古树好卖,中小树大积压。跟茶商玩心眼,不过是看破不说破,从此之后,不会再有生意往来罢了。

喝贵茶的人,都研究茶

喝茶,新人去直播间,老客户喝古树春茶。

一个茶客,但凡喝千元以上一公斤茶叶的茶客,对茶都是非常有研究的,有的茶客,喝茶泡茶的技能,对茶的理解,比老茶商还牛。

真以为消费贵茶的茶客,喝不出古树。不过是,一个茶客周围,至少几十个卖茶的,茶客的信任只有一次,你不珍惜,茶客就找别的茶商买茶。

总之,做茶,别高估自己,别低估别人。

山头茶市场,是守恒的

市场混乱,茶是非标品,喝茶要交学费。

这注定了:资本一统茶叶江山,必定是事倍功半。

同时,也给了中小茶企一条生路:依靠人品背书,严守品质,卖茶不贪,总能在市场分一杯羹。

然而,市场是守恒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做山头茶,只要做好品质,慢慢积累,总能在茶圈混口饭吃。

然而,一旦品质出问题,甚至以次充好,一定会被市场抛弃。

来源:普洱话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