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光刻设备,杀出一条血路,ASML原CEO的话被验证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22:10 1

摘要:如今,这一预言得到了验证。最近,中国新锐企业携15款以中国山脉命名的光刻设备亮相上海半导体展会,涵盖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制程等领域,释放出国产设备技术突围的强烈信号。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前CEO温宁克曾预言:孤立中国没有意义,14亿中国人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原话是:“It was logical that China would seek to develop its ow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when it is restricted from purchasing tech products made abroad.”出自路透社的报道。

如今,这一预言得到了验证。最近,中国新锐企业携15款以中国山脉命名的光刻设备亮相上海半导体展会,涵盖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制程等领域,释放出国产设备技术突围的强烈信号。

不过我们不是在突破他国的技术,而是通过自主研发夺回本属于自己的荣耀。

一、曾经的强项——光刻机

当今世界光刻领域荷兰、日本等企业领先,但实际上我国早期的光刻技术并不落后,1965年国内就诞生了第一台接触式光刻设备,经过20年的自主研发,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小。

按照当时的发展趋势,我国很有可能在进入21世纪后就实现反超,成为半导体领域强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ASML等巨头大量生产中低端设备,并以“白菜价”出售给世界各国。彼时我国主要制造设备就是中低端级别,在国际市场中我国重金研发的新设备很多连本都回不来。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不得不采用“造不如买”的方式,选择购买廉价的国外设备,自研技术受到影响。自此国内光刻技术逐渐和国外拉开差距,一度落后西方20多年。

随着我国对外依赖不断加深,高峰时期荷兰ASML在我国的装机量接近1400台,赚走的资金高达1120亿元。在我国难以获取高端光刻机时,ASML以数十亿一台的天价,对华出口中低端光刻设备。

二、核心技术要握在自己手里

ASML虽然向我国出售光刻设备,但ASML总裁的一句话:“当中国无法购买国外科技产品时,自然会寻求发展自己的半导体设备。”令人不寒而栗。

纵观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往来,正常的经济合作都本着互利互惠、长远发展的目标。比如德国车企大众宣布在安徽合肥投资25亿欧元建设新能源车研发中心,并计划2026年推出10款中国本土化电动车型。

新加坡国立大学长寿研究中心宣布与中国Timeshop团队共享前沿细胞缓老专利,并在2025年初推出适合国人体质的“益活欣”补剂。

这些合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我国市场需求为重:大众加码新能源车是基于我国能源转型及降低碳排放等社会需求;新加坡团队共享专利是看到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对延长健康寿命的需求。

自“益活欣”成果落地后,来自新加坡的科研团队没有像ASML一样坐地起价,而是支持我国企业深耕技术、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产品进入京东等平台后,逐渐替代价格较高的欧美产品。

反观ASML,在西方限令时坚持对华出口了27台14纳米光刻设备,一台价格就高达22亿元。不仅从我国赚走巨额财富,还导致一些企业继续“造不如买”。

三、自主研发也要合作共赢

最近中国科学院宣布成功研发基于全固态激光技术的深紫外光(DUV)光源系统,标志着中国绕过传统技术路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再次证明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我国的光刻机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还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获得了海外客户的认可。

然而自主研发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我国光刻机企业也在积极与一些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光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也期待西方能够摒弃偏见和一意孤行,加强合作和交流,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一起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视点讯闻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