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T革新•十家谈 | 中国专家视角下的EBMT——前沿洞察与未来展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20:44 1

摘要: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于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近年来,中国在血液领域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全球血液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中外专家参与。在这一重要学术舞台上,医脉通直击会议现场,

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于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近年来,中国在血液领域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全球血液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中外专家参与。在这一重要学术舞台上,医脉通直击会议现场,采访了多位中国专家,为大家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与血液领域热点话题。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精彩时刻!

马军教授

从法国到英国,再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每年都能感受到会议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本次会议共吸引了来自108个国家的5864名专家学者参会,实际到会人数较2024年增长了千人以上。中国学者的研究报告在会议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的科研实力。

黄河教授

此次EBMT会议精彩纷呈,汇聚了全球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呈现了诸多突破性研究成果。血液学发展正经历着精准治疗的革命性转变。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多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我们对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催生出一系列精准治疗的方法。

刘启发教授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要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而新型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血液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突破。CAR-T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联合疗法有望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姜尔烈教授

在本次EBMT年会中,不仅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呈现了诸多的新研究成果,细胞治疗领域亦成果斐然。自前两届年会起,细胞治疗领域(包括CAR-T及其他免疫治疗方向)的研究成果便陆续涌现,在本次会议中该领域成果数量更是达到新高。

孙于谦教授

这次EBMT会议以"重塑未来"为主题,展现了血液学领域的前沿方向。首先,细胞治疗仍是核心议题,CAR-T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优化仍是讨论焦点。其次,人工智能(AI)板块备受瞩目,会议也专门设置了AI专场,探讨其在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的应用。最后,会议的开幕式上重点介绍了基因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吴小津教授

这次EBMT会议让我感触很深。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重点关注了移植治疗在特殊病种中的应用,尤其是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点。会议针对这种血液性疾病设立了专题讨论,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分层治疗策略,为解决植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曹阳教授

在本次EBMT会议上,关于CD45单抗用于预处理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创新性工作为移植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开辟了新的方向。目前,CD45单抗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望成为未来白血病治疗的新模式。

胡晓霞教授

我最大的感触是大家对血液学领域的热情,尤其是对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发展的高度关注。尽管细胞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基础性平台,始终是支撑这一领域快速进步的核心力量。无论是从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是治疗策略的优化,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展现了极具前景的协同态势。这种整合不仅推动了血液学的前沿突破,也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王三斌教授

在本次会议上,我特别关注了几个研究方向。首先是创新预处理方案,该方案将挽救性化疗与小剂量全身照射(TBI)联合应用。其次是一种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策略。与此同时,CAR-T细胞疗法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成为会议的另一大亮点。基因治疗同样备受关注,尤其是针对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突破。这些研究方向不仅展示了当前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也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邹德慧教授

EBMT会议的两大话题主要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将这两种手段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细胞治疗,中国研究者在国际会议和学术舞台上的表现愈发亮眼,其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正在赢得全球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黄海雯教授

在淋巴瘤领域,尤其是NK/T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方面,中国的发病率远高于欧洲国家。这使得我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希望中国专家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分享数据和经验,为全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编辑:Cherry

排版:Cherry

执行:Quint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