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这5件事的人,身体里的炎症少不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0:01 1

摘要: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文章仅用于和读者交流、知识普及,不作为疾病诊治建议,部分专业词汇仅为引用专业知识,配图来自互联网和AI,侵删。

经过索队对于慢性炎症的科普,很多人都知道慢性炎症很不好,就像是各种慢性疾病、癌症的“温床”。

所以大家都很担心炎症,觉得为什么会发生慢性炎症呢?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每天的生活习惯。

那么,索队今天就来讲一讲最常见的5种促炎行为,你来看看你占了几个!

索队出品,智商税终结者。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文章仅用于和读者交流、知识普及,不作为疾病诊治建议,部分专业词汇仅为引用专业知识,配图来自互联网和AI,侵删。

我们知道,造成慢性炎症的因素有很多,而让我们炎症暴增的最直接途径还是饮食,尤其是早餐,更加值得我们注意!

比如很多人爱吃的糖油糕点、煎饼、面包、香肠、混合咖啡等等,这些早餐,大部分都是精致碳水、糖油混合物、高糖高脂的类型。

1、像那些典型的糖油混合物(麻团、糕点之类),就是纯纯的热量炸弹,升糖指数也高,吃了血糖直接飙升,加重炎症。

2、更别说香肠、培根、手抓饼、精致的小面包这些,脂肪真的特别高,尤其是不健康的饱和脂肪,非常容易引发炎症。

而且要是你吃的饱和脂肪太多,身体的胆固醇自然会增多,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动脉堵塞,长期吃真的很糟糕。

3、此外,有的人早上还喜欢吃牛奶、酸奶、奶酪这些乳制品,炎症也很容易加重。

如果你乳糖不耐或者乳蛋白过敏的人来说,这些乳制品中的成分(多种天然激素、饱和脂肪、乳糖以及某些生长因子),更是会直接诱发或者加重你体内的炎症反应(Bodo C Melnik,2021)。

如果你在喝完牛奶之后,出现肚子胀气、腹泻、长痘这些不良反应,说明你体内已经有炎症了。

索队在之前科普里反复强调:饮食中高钠/盐,不仅会让你水肿,也会增加血压负担——其实还会引起慢性炎症变多,原因如下:

1、高盐摄入,会直接影响我们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使得肠壁通透性增加,从而让细菌产物、促炎物质更容易进入血液。

2、钠摄入过高会减少益生菌数量,降低好代谢物,从而让肠道内的有害菌/产炎菌上升 ,造成肠道炎症 +全身低级炎症。

这些因素还只是一部分原因,但都会让我们慢性炎症增加。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的钠摄入量应该在2400毫克以内,但大部分中国人每天实际摄入3600-4800毫克的钠,约等于9-12克的盐,已经远超标准!

索队之前就科普过,炎症有好炎症和坏炎症之分。

1、合理的运动会产生好炎症

尤其是在肌肉增长和恢复中,适度的炎症实际上很必要的,所以索队一般称之为好炎症!

通常是运动后肌肉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和酸痛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促使免疫系统反应,包括释放炎症性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6(IL-6)。

当短期内IL-6水平的急性增加,可以激活卫星细胞,开始肌肉的修复过程。

所以,通过适当的训练,加上及时的练后营养补充,就可使肌肉炎症恰到好处地介于“恢复-炎症”之间的良好状态,肌肉每次恢复的更快更到位,自然增肌效率也会提升。

不知道怎么练后补充的,可以下面这个视频。

2、过量运动之后,好炎症就会转变为坏炎症!

但如果你的训练不合理,尤其是你过度训练之后,IL-6没法恢复正常,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这种好炎症,就会转变为慢性炎症状态(也就是坏炎症)。

这时你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会过度激活,不仅会攻击无辜组织,还会导致关节损伤、增肌缓慢、睾酮水平低、衰老等等负面作用。

3.过量运动会导致皮质醇紊乱,同样会加重炎症!

更别说,你每次运动,皮质醇就会升高,但是只要恢复到位,影响就不大,甚至是有帮助的。

但是如果长期过度训练,休息和恢复不到位,皮质醇长期失调,会导致身体激素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甚至加重炎症!

总之,你运动过量,还不注意恢复,真的不如不运动!

那么,怎么去判断有没有运动过量呢?

●单次运动过量

1)组组力竭

注意⚠️:是组组力竭不好,不是“力竭不好”,请甄别。

会让你当时很爽,但是会严重阻碍恢复,加重神经疲劳,造成运动过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可以参考:彻底毁掉健身人的练法:组组力竭!(99%的人都遇到)

2)单次运动时间太晚太长

下班已经7、8点再去健身,练完就已经九十点钟了,肯定会影响你的睡眠。

●整体运动过量

有些人总觉得不能休息,多练就是赚到,一个礼拜练TM的7、8次,直接就是一整个训练过度。

当然,如果你有在认真运动,拥有一个正确的训练计划就会方便很多,索队就整理了很多,大家可以参考。

索队一直,都建议建议大家,把好好睡觉当做人生大事!

你不好好睡觉,不止会影响你第二天的状态,长期睡不好,你身体的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炎症也不例外!

因为本来健康、足够的睡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并修复和抑制不必要的炎症。

一旦睡眠时间变短、质量变差,相当于这个调节阀门坏了,体内多种炎症信号分子会被激活,炎症水平升高,长期这样就会发展成慢性炎症。

比如,2009年2月发表在《PLoS One. 》的研究表明,短期(仅仅5晚)睡不够,每晚只睡4小时,就已经让身体炎症激活警报大幅上升,而且就算2天恢复了正常睡眠,大部分炎症指标还是不能恢复正常!

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睡不好→HPA轴和交感神经超负荷→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促炎因子(IL-6、IL-1β、IL-17等)大幅度分泌、CRP升高→发展成慢性炎症→长期会导致心血管、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发生。

所以,大家好好睡觉吧,把睡觉当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毕竟睡眠是只要你去做,产生的正面反馈是立竿见影的!

当然,只是睡觉还不够,而是要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质量。

正好,索队即将开讲《深度睡眠指南》,这次新的课件+真实用户案例+0广告内容纯科普,欢迎各位参与。

索队之前科普过,久坐对增肌的不良影响,其实久坐也是加重炎症的最常见行为!

而且,不论你本来体重高低或者有运动习惯,只要久坐,体内炎症就会偏高!

比如2013年10月发表在《PLoS One.》的一篇研究发现,久坐越多的人,血液里“IL-6、CRP、瘦素、瘦素/脂联素比值”都明显升高,即慢性炎症水平更高(即便他们运动量差不多,身材差不多)。

其中IL-6最敏感,久坐和IL-6关系最显著(调整各种干扰后依然成立)。

此外,久坐还会让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而脂肪细胞又会分泌更多促炎细胞因子,导致全身炎症水平升高。

关于久坐的朋友,索队有几点小建议可以参考:

●经常久坐办公的,可以定个闹钟,每隔1小时起来走一走、活动一下。

●餐后不要就坐着或者躺着,最好是起来简单动一动。

●平时上下班,不管你是坐地铁还是开车,都建议在上下班过程中多给自己5分钟的时候走一走。

大家要记住,抗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依靠吃一些食物和保健品就能实现了。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是长期战胜炎症的关键。

1、van Leeuwen WM, Lehto M, Karisola P, Lindholm H, Luukkonen R, Sallinen M, Härmä M, Porkka-Heiskanen T, Alenius H. Sleep restri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y augmenting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ugh IL-17 and CRP. PLoS One. 2009;4(2):e4589.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4589. Epub 2009 Feb 25. PMID: 19240794; PMCID: PMC2643002.

2、Patel SR, Zhu X, Storfer-Isser A, Mehra R, Jenny NS, Tracy R, Redline S. Sleep durationand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 Sleep. 2009 Feb;32(2):200-4. doi: 10.1093/sleep/32.2.200. PMID: 19238807; PMCID: PMC2635584.

3、Sleep and inflammation: partners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4、Bergens O, Nilsson A, Papaioannou KG, Kadi F. Sedentary Patterns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Sex-Specific Links in Older Adults. Front Physiol. 2021 Feb 5;12:625950. doi: 10.3389/fphys.2021.625950. PMID: 33613317; PMCID: PMC7892961.

5、Henson J, Yates T, Edwardson CL, Khunti K, Talbot D, Gray LJ, Leigh TM, Carter P, Davies MJ. Sedentary time and markers of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 in a high risk population. PLoS One. 2013 Oct 29;8(10):e78350. doi: 10.1371/journal.pone.0078350. PMID: 24205208; PMCID: PMC3812126.

来源:FE健身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