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2年一条“忠犬”会突然人气火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五月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军人刺杀,日本已经成了彻底的军国主义国家。而日本借助对(忠犬八公)的大力宣传,向民众灌输愚忠的观念,推行军国
1932年一条“忠犬”会突然人气火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五月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军人刺杀,日本已经成了彻底的军国主义国家。而日本借助对(忠犬八公)的大力宣传,向民众灌输愚忠的观念,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八公作为当时日本人心目中理想的“日本犬”,成为了日本的象征。1937年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访问日本,听到忠犬八公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要求养一只秋田犬。于是日本人赠送她一只秋田犬,名为“神风”。
教育部门用忠犬八公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教师队伍在课堂上推广这本书。一则报纸广告宣称这本书是“必须到达群岛每个山区和海滨村庄的道德入门书”。广告宣称,阅读它,让孩子们“感受到体现日本精神的八公的正义之心”。官方和大众媒体、艺术家和表演者联手庆祝八公所体现的忠诚美德。NHK 反复播放八公的故事,作为其儿童广播节目的一部分。无数的诗歌、书籍和歌曲为八公不竭的忠诚欢呼。同时,忠犬八公的故事进入了日本小学二年级教材,名为《不可忘记恩情》(「恩ヲ忘レルナ」)
日本人宣称,日本犬拥有和日本人一样的特质:勇气、沉着、勇敢和忠诚,有着“武士道精神”。这使得日本犬比其他狗更加优秀。1938年日本流行的一个故事中,讲述一支日本部队(在侵华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包围,一条日本犬跑去请求增援,途中被26条“中国野狗”袭击,日本犬浴血奋战,杀死8条中国野狗,成功发出求救信号。在这个故事中,日本犬代表着日本人。日本人强壮、勇敢、忠诚、值得信赖、文明,而中国人——至少是那些反对日本侵略的人——是野蛮的,软弱的,懦弱的,狡猾的,没有启蒙的。
1944年,由于金属短缺,八公铜像被熔化利用。在告别仪式上,八公身披“旭日旗”,演讲者大赞八公生前的忠诚,并宣称八公死后变身为子弹以“击落敌机”。
日本投降后,美国为了自己的私利,并没有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彻底清算。因此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迅速膨胀。1948年,日本又重新立起了忠犬八公铜像。一开始美国人不想让日本人使用“忠犬”一词,认为它代表了军国主义思想,想改成“爱犬”。但遭到了日本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还是沿用了“忠犬”。
日本大肆宣传忠犬八公,并创造了“优秀的日本犬种”,并不仅仅是因为日本人爱狗,而是和政治息息相关。八公的故事和“保护日本犬”的运动,为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贡献。而日本军国主义是近代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
来源: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