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号,《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直接炸了全球医药圈,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出个行政命令,要对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搞强制审查,还让FDA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卡得更严、收更多钱。消息一出来,中国医药板块立马跳水,百济神州、再鼎医药这些中概药企股价唰地就下来
2025年9月10号,《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直接炸了全球医药圈,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出个行政命令,要对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搞强制审查,还让FDA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卡得更严、收更多钱。消息一出来,中国医药板块立马跳水,百济神州、再鼎医药这些中概药企股价唰地就下来了。
本来想以为市场会慌上好一阵,但后来发现大家很快就冷静了,为啥不少机构都觉得这政策落地的概率太低,对中国创新药的BD(商务拓展)影响有限,顶多就是情绪上闹了下别扭。说实话,这事儿光看背后的利益方,就能猜个大概。
支持这行政命令的,主要是美国的Biotech公司和给它们投钱的风投,比如跟特朗普前女婿库什纳有关系的基金。他们为啥急?还不是中国创新药起来了,抢了美国Biotech的饭碗。但反对的一方更厉害,辉瑞、默沙东、阿斯利康这些跨国药企(MNC)全站这边,这些主儿才是能真正影响美国政治的核心力量。
你想啊,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规模都到660亿美元了,比2024年一整年还多。这些MNC眼看着2035年要填1150亿美元的专利悬崖缺口,中国管线又便宜又好用,谁愿意放着不用?就像恒瑞医药跟GSK刚签的120亿美元合作,一下就包了11个临床前项目,这种好事儿换谁都不想丢。
老实讲,之前CXO行业就出过类似的事儿,2023年有个《安全法案》,当时药明康德股价直接腰斩,结果MNC一反对,法案最后黄了。到2024年,中国CXO的订单不光没少,还逆势涨了不少。这次这行政命令要是真成了,强制要求非中国的临床数据占比超50%,MNC的研发成本得涨30%到50%,这不等于逼着中国药企自己建全球临床网络嘛,反而帮了倒忙。
而且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也说了,政府没在积极推进这命令草案,大型药企的意见还是很关键。很显然,在商业利益面前,政治那点小算盘有时候真不好使。
要是回到2015年,说看好国产创新药,那真得靠点信仰,但到2025年,你只要客观看数据,就知道国产创新药崛起早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行业现象了。
先看研发产出,2024年中国首次批准了93种创新药,其中42%是国产的,在全球占比都到39%了,就比美国少一点。云顶新耀自己搞的EVM14注射液,也就是mRNA肿瘤疫苗,还拿到了FDA的临床试验批准,成了首款进国际临床的国产现货型肿瘤疫苗。这可不是小进步,是真能跟国际玩家掰手腕了。
商业化能力也上来了,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占比都超60%了,它家的PD-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里客观缓解率能到39.7%。绿叶制药的ERZOFRI,也就是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针,还拿到了FDA批准,成了首款在美上市的中国原研长效精神科药,把全球每月给药的市场空白给填上了。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出现了个NewCO模式,美国公司围着中国的医药资产成立新公司,比如KaileraTherapeutics,拿了九位数融资,就靠着中国的ADC技术搞研发,知识产权和试验全放美国推进。本来想觉得这种模式会很别扭,但后来发现,这其实是把中国创新深度融入了全球产业链,比单纯搞技术封锁聪明多了。
还有欧洲药企,之前2019年全球药品收入前十里有5家欧洲的,罗氏、诺华还排前两名。可到2024年,前十里就剩阿斯利康一个欧洲药企了,GSK直接掉出前十。无奈之下,它们也开始押注中国创新药,GSK不光引进管线,还跟恒瑞医药搞“allin”合作,BioNTech靠引进中国的双抗技术,在肿瘤免疫领域都实现弯道超车了。
中国创新药起来后,全球医药圈的平衡就成了个大问题,先看监管,欧盟就比美国务实,搞集中审批加成员国互认,2024年批准的创新药里35%是集中审批的,平均审评周期才8个月,数据保护期还长达10年。中国药企现在也聪明了,搞“欧盟+美国”双报,2025年上半年给EMA(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的IND申请(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比去年同期涨了45%,分散风险嘛。
再看美国的药价问题,那真是老大难,美国医疗支出占GDP的17.7%,处方药价格过去十年涨了300%,比通胀快多了。而中国创新药性价比高啊,泽布替尼在美定价比同类药低20%,毛利率还能保持90%以上;绿叶制药的ERZOFRI靠简化用药方案,能帮患者每年省1.2万美元。搞不清美国为啥非要卡审批,引进中国药既能帮患者省钱,又能给医保减负,这不双赢吗?
说到底,这场行政命令风波,就是全球医药产业链权力转移的缩影,中国创新药靠研发效率、成本优势和临床价值,已经成了全球医疗体系里缺不了的部分。之前CXO行业的复苏、欧洲药企的转型,还有美国MNC的态度,都说明政治干预迟早要让位于患者需求和商业规律。未来,等中国创新药在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全球III期临床里持续突破,地缘政治那点障碍,早晚会被科学无国界的逻辑给消解掉。真正的竞争,从来不是靠政策文件,是靠实验室里的每一个数据,临床试验里的每一次突破。
来源:念寒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