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1亿打造的超级AI,竞争核心力量超越传统AI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23:34 1

摘要:这事不算新鲜,但它和ChatGPT、Claude这些常见AI完全不同,不用下载安装,就藏在iMessage里,发段文字就能让它处理日程、发票这类琐事。

2025年,一款叫Poke的AI助手刚完成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直接冲到1亿美金。

这事不算新鲜,但它和ChatGPT、Claude这些常见AI完全不同,不用下载安装,就藏在iMessage里,发段文字就能让它处理日程、发票这类琐事。

说实话,我之前用传统AI助手时总觉得别扭,本来想靠它省点事,后来发现反而要在多个APP间来回切,这次接触Poke,才有点“AI真能帮上忙”的感觉。

常见的AI助手都有个硬伤:太被动。

它们只能等你提问才回应,根本不知道你日常的核心信息,比如邮件内容、日程安排、待处理的文件。

就像你雇了个助理,却不告诉TA你的行程,TA自然没法提前帮你安排。

我之前用ChatGPT写商务邮件,写完还得切到邮件APP复制粘贴;让AI规划会议,它也不知道我下午已有安排,还得我手动补充。

更麻烦的是,要是收到航班变更、发票到期的提醒,这些AI完全没反应,最后还是得自己动手处理。

很显然,这种割裂的体验没让效能提升,反而增加了认知负担,你得记着哪个事该在哪个APP里做,还得学不同的操作界面。

本来以为随着AI技术发展,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后来发现多数产品还是在“问答”模式里打转,没真正摸到用户的需求核心。

用户要的不是“问了才答”的工具,是能主动盯着事、帮着做事的帮手,可惜传统AI一直没做到这点。

Poke的思路就不一样,它没搞新APP那套,直接住进了iMessage。

你不用学新操作,像给朋友发短信一样跟它说需求就行。

有次我开会,手机收到Poke的消息:“下午3点的会改到明天,要确认新时间吗?”我点一下就搞定,全程不到5秒。

还有次它提醒“ACME公司的发票周五到期,现在付款吗?”也是一键完成。

老实讲,这种体验最舒服的地方是“不折腾”,不用打开新APP,不用输入一堆背景信息,它像提前摸清了你的事,只在需要你做决定时出现。

它能做到这点,核心是解决了“上下文缺失”的问题。

通过用户授权,它能访问邮件、日历和文件,手里有了完整的信息,自然能预判需求。

比如航班变了,它不只会告诉你变更,还会分析这事会不会影响后续行程,甚至提调整建议。

如此看来,Poke不是比传统AI“聪明”,是比它们“更懂你”,它拿到了理解你需求的关键数据,而传统AI一直缺这个。

团队背景也挺有意思,创始人Marvin和Felix中学就一起参加编程竞赛,之前还组队做过隧道掘进机,赢了马斯克2021年的竞赛。

搞不清他们怎么从挖隧道转到做AI助手,但能看出他们擅长把复杂系统揉进日常场景。

而且他们团队自己都用Poke,这一点很重要,自己用的产品,才会真的在意哪里不好用,哪里需要改。

当然,Poke也不是没挑战。

用户多了之后,数据量和交互复杂度都会涨,能不能保持现在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还是个问题;而且它现在主要靠iMessage,要是苹果改了API政策,怕是会受影响。

更何况,等它证明这条路可行,肯定会有模仿者来抢市场,怎么守住优势也是个考验。

但不管怎么说,Poke的方向是对的。

它让AI助手从“需要你适应”变成“适应你”,不用你花精力去“用AI”,而是让AI自然融入生活。

毫无疑问,这才是AI助手该有的样子,最好的AI,就是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实实在在帮你把事做好。

未来要是它能解决规模化和平台依赖的问题,说不定真能成AI助手领域的新标杆,也给整个行业指个新方向:别光堆技术,先搞懂用户不想“折腾”的需求。

来源:知夏P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