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把式”逆袭“正高”,帮助农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拍3000条视频圈粉10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9:03 1

摘要: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太平庄村农户谭瑞霞的黄瓜大棚内,朱典玉细心地发现个别叶片出现霜霉病、细菌性的圆斑病情况,提醒农户及时干预,嘱咐要加强通风排湿,小水勤浇,薄肥勤施。

三十年沉浸种菜

他从“小白”种到“正高”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太平庄村农户谭瑞霞的黄瓜大棚内,朱典玉细心地发现个别叶片出现霜霉病、细菌性的圆斑病情况,提醒农户及时干预,嘱咐要加强通风排湿,小水勤浇,薄肥勤施。

图源:半岛网

前古城、沟西村、太平庄村……朱典玉手中有一张小纸条,显示了他的忙碌:上面记录了当天要去的6家农户。据朱典玉介绍:“最少五六家,最多的时候一天跑12家。”

话音刚落,朱典玉便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你别着急,我下午过去看看”。在电话里,他耐心安慰着那头的农户,因为每天的“接诊”不同,朱典玉总会在出门前根据地理位置、轻重缓急情况做好当天的出行计划。

图源:即墨发布

“其实一开始我自己也不会,从‘小白’慢慢成长为技术人员,我用了近三十年。”2021年,朱典玉评上了正高级职称。

当说起“正高”身份的时候,53岁的朱典玉有些腼腆。1996年,朱典玉在即墨移风店镇西朱家庄村承包了12亩地,种植黄瓜、西红柿、芸豆、萝卜等,开始了他的种植之路。

不断探寻种菜“秘笈”,最终

他选择了远“化学”、重“物理”

朱典玉踏上蔬菜种植之路时,便决心探索不一样的路径。在移风店镇西朱家庄村承包的12亩地里,他开始大展拳脚。为了掌握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他到处拜师学艺。

图源:即墨发布

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农,都是他的“智囊团”,同时,他还大量翻阅蔬菜种植书籍,购买各种专业资料,从书本里汲取知识养分。

不仅如此,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和各级农技部门成了他频繁到访的地方,只要有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他绝不放过。为了学到寿光先进的种菜技术,他多次自掏腰包前往考察。2003年,当村里其他人还对电脑陌生时,他率先装上宽带,一头扎进互联网的知识海洋,搜寻各种种菜“秘籍”。

图源:即墨发布

在乡村种菜,起初大家都觉得肥料撒得多、农药喷得勤,蔬菜产量就有保障。可朱典玉却不这么想,他很早就意识到,蔬菜生产要是一味依赖肥料、农药,蔬菜品质可能会受到影响。

朱典玉更多是用“物理”的方式种菜。他巧妙利用自然光照、通风条件来调节蔬菜生长环境。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大棚通风的时长、早晚都有讲究,这能有效控制棚内温湿度,减少病虫害滋生。

图源:即墨农业农村

经过多年实践,朱典玉的技术水平日益成熟。走进他的合作示范大棚,井然有序的通风设备、遮阳网等设施映入眼帘。在炎热的夏天,遮阳网适时拉开,为蔬菜遮挡强光直射,避免叶片灼伤;到了光照不足的季节,补光灯及时亮起,确保蔬菜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蔬菜生长环境稳定适宜,病虫害少了,品质却大幅提升。他种出的蔬菜,色泽鲜亮、口感鲜美,而且无公害,一上市就备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比普通蔬菜高出一截,供不应求。周边农户看到朱典玉的成果,纷纷效仿,也开始重视起这些物理管理手段,逐渐改变了以往过度依赖肥料、农药的种植习惯。

不抱怨、主动变

闯出农产品畅销之路

朱典玉深知,行情不好的时候,坐在家里怨天尤人,或是等着政府帮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在困境中突围。

有一段时间,市场上普通蔬菜价格低迷,农户的菜堆在地里卖不出去,愁眉苦脸。朱典玉却冷静思考,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大路货自然难有销路。于是,他果断决定带领合作社农户改换品种

图源: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

他四处奔走,考察各地种苗市场,引进了一系列特色果蔬品种。像颜值高、口感清甜的“水果玉米”,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采摘,采摘价格是普通玉米的好几倍;还有富含花青素、具有保健功能的“浓绿肩高品质西红柿”,在高端果蔬市场上备受关注,订单源源不断。

改换品种只是第一步,精细管理才是确保品质、打开销路的关键。

朱典玉的种植环节

就拿种高品质西红柿来说,从选苗开始,他就精挑细选,确保种苗健康强壮;

种植过程中,他根据西红柿不同生长阶段,精细调整浇水频率、施肥配方;

在西红柿开花期,他会提醒农户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利于授粉;

到了结果期,又指导农户合理疏果,保证每个西红柿都能充分吸收养分,长得饱满多汁。

在他的带领下,农户种出的农产品品质过硬,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即使在整体行情不佳时,他们的特色果蔬依然能凭借高品质卖出好价钱。曾经为销路发愁的农户们,如今收入稳步增长,尝到了主动求变的甜头,也更加坚定了跟着朱典玉走精细化农业之路的决心。

守初心、当“大V”

菜农如何成“技术大咖”?

朱典玉在蔬菜种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心得,2021年,还评上了正高级职称。这本是他个人努力的辉煌成果,可他却从未把这些荣誉当作炫耀的资本,心里想的始终是如何让更多乡亲们受益。

朱典玉回忆,“有的农民辛苦种菜,但因为销路不行,菜烂到地里,倒到沟里,令人非常痛心!”。2018年2月,朱典玉带领移风镇16个村庄的128户农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调整种植结构,带动农民抱团发展。

7年以来,帮助周边的农户销售农产品10万余吨,平均销售价格提高了10%,户均收入增加了2万余元。

他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田间地头成了他的“露天课堂”,他经常组织农户现场培训,手把手教大家种植技巧。

图源: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

农户围在他身边,眼睛紧紧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关键细节。他耐心地讲解着,从蔬菜播种的深度、间距,到如何判断病虫害的初期症状,再到应对方法,事无巨细。

为了扩大帮扶范围,朱典玉还借助网络平台,当起了助农“大V”。从2016年开始,他陆续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3000多条助农视频,内容涵盖蔬菜种植的方方面面,已然圈粉10多万。

朱典玉连续斩获即墨工匠、青岛市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齐鲁乡村之星等诸多荣誉。那么,作为这些“朱典玉”的粉丝们,如何自己也一步步成长为“技术大咖”呢

下面小蔬就结合武汉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申报要求,梳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简介(蔬菜种植)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都可以申报的。

种菜的朋友,如果你的蔬菜种植面积20亩以上或设施栽培面积10亩以上;食用菌、药材等固定面积20亩以上或设施栽培面积12亩以上,可以尝试申报。

其次,对于擅长种菜的朋友,直接从事下述农业技术工作,可以申请以下农技类的职称:

农作物栽培与繁育、园艺作物栽培与繁育、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运输、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运用与维护等。

第三,属地申报。大家应向所属街道(乡镇)进行申报,由所在街道(乡镇)组织开展审核、推荐程序,经县区级农业农村农业农村、人社(职改)部门复核公示后,按评审权限报送至相应评委会。

最后,小蔬想要说的是,职称不是一步蹦到高级的,而是像朱典玉一样,一步步积累上来的。当然,如果实力强横,也可以破格申报的。

关于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级别和对应资历条件

一、级别:高级、中级、初级。

二、资历条件

1.申报初级职称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高中(含中专、职高)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2.申报中级职称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高中(含中专、职高)毕业学历,取得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农民技术人员初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博士学位。

3.申报高级职称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取得农民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博士学位,取得农民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4.破格申报。

对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且符合基础条件与产业要求的人员,可以不受现有职称、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经2名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高一级职称人员推荐,直接申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初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初级职称

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获得区级以上与农业相关荣誉的人员。扎根农业农村基层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员。

中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中级职称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获得市级以上与农业相关荣誉的人员。获得农业农村、人社部门授权颁发的农业经理人证书的人员。扎根农业农村基层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6年以上、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员。

高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业社会化创新试点单位的负责人。获得十佳农民、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大赛等省级以上与农业相关荣誉的人员。获得农业农村、人社部门授权颁发的农业经理人证书后,从事农业经营管理3年以上。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获得1项以上国家专利或主持编制1个以上省级以上技术标准,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承担市级以上项目(课题)并已经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其成果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公开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3000字以上);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1部以上。长期扎根农业农村基层一线、做出突出贡献,且取得农民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后仍在农业农村基层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

5.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照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学历申报职称。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编辑:陈浩

审稿:鲁丹

信息来自农民日报、即墨发布、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来源:长江蔬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