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一辈的艺术家上节目,没轻没重的,两眼一睁就是“闯祸”,竟直接盘活收视率。
谁说小鲜肉才是流量密码?
老一辈的艺术家上节目,没轻没重的,两眼一睁就是“闯祸”,竟直接盘活收视率。
像是心态永远年轻的刘晓庆,一扫严肃、反差拉满的唐国强,都意外契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喜好。
真节目有一老如有一“宝”。
年龄再稍微往下降降的一批老戏骨里,也藏着综艺“紫薇星”,
像是微醺的闫妮,一张反派脸,净干搞笑事的李乃文,都被网友们锐评为被演技耽误的喜剧人。
说起李乃文,一度是“红不了”里的典型,连宋丹丹都公然替他抱屈:非常喜欢的一位男演员,怎么老也不火。
随即口风一转,也给了她的答案,“可能形象不太行”。
而李乃文这张不够帅的脸,演起戏来,却做到一人千面、面面惊鸿。
正的、邪的,或古装或现代,都能驾驭。
在不红的那段日子,就安静稳当,做一块负责任的“垫脚石”,给年轻的、更红的抬戏,但不抢戏。
从不起眼的群演,到镜头有限的配角,再到有口皆碑的黄金配角,一个不红的实力派。
万马奔腾的娱乐圈,“快”是共识,出名要趁早,
李乃文却选择“慢”,同班同学刘敏涛、朱媛媛、辛柏青、王千源先后成角,他仍在无名路上执着的赶路,名啊利啊,不强求。
一部部演下来,资历熬出来了,所谓的厚积,只需一阵东风,便能迎来惊艳的爆发。
哪知,东风刮得“偏门”,深耕的专业始终没炸场,倒是他身上的幽默感,意外踩中了流量密码,歪打正着,一朝成了跟演员两个概念的“明星”。
公众越发厌恶“过度包装”,李乃文的不按常理,就让人看到活人一面。
跟剧组连线直播,听到说切画面,他水灵灵的掏出一根烟,正准备叼上,再一扫屏幕,大伙都瞧着呢,迅速把烟撤回,拉长人中假装“于和伟”。
更抽象的是,李乃文彼时身上还背着“禁烟大使”的名头。
这“抽烟未遂”的搞笑一幕,就让业内的一些综艺导演,看到他身上的喜剧人潜力。
至此,橄榄枝乱飞,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曾叹演员是一条不归路的李乃文,人到中年跨了行,从一门心思演戏,到综艺常驻,才真踏上一条“不归路”。
五十而知天命,李乃文倒像个“中年傻白甜”,
嘴一张就爆梗,灵机一动就闯祸,他豁出去,像陈赫、邓超这样的老综艺人,都像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
出不完的“洋相”,仿佛让观众都得了一种看李乃文就想笑的病。
综艺的甜头,谁尝谁知道,而它的反噬也是众所周知的,大耗演员的神秘感,后果就是演技再神,观众都不入戏。
李乃文,想过给自己的事业“第二春”踩一脚急刹车。
他说:希望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我,但更主要的我还是在戏里。
真能如他期待的那般,赚一趟热钱就拍屁股走人,再做回一好演员?
事实证明,请神容易送神难,观众认真了。
前阵子,李乃文接了一线下商演,给某品牌剪彩。
很正经的工作,他却“不正经”起来。
剪彩二字,顾名思义,就是给生意讨一份吉祥好彩头,图个顺遂,且愿大张旗鼓办的,大概率都是“讲究人”。
李乃文却接连触了两个大忌。
先是剪彩没跟上,
其他人都一剪刀子的事,他拖拖拉拉没剪断,两旁人及时搭把手,才将仪式这关键一步走完。
周围粉丝一起哄,录综艺“后遗症”就出来了,
以为自己搞出了节目效果,还在自顾自笑着,将剪下的彩头顺手撇地上,一点没意识到老板的氛围不对,眼睛直盯着脚底的彩头,脸色都僵得发紧。
明星拿钱走人,
代入一下老板,生意每不顺,此情此景可能就在胸口膈应着,代入一下对接李乃文的打工人,更是天塌了。
使剪刀,剪彩有窍门,是丝滑的滑下去,而不是剪布料似的一点点夹,一时没捉摸透,情有可原。
都活半百,不通彩头里面的讲究,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是常年关注舞台的演员。
关键这态度,周围人都急着打圆场,收拾残局,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光站着“嬉皮笑脸”,就看得人一股无名火。
相关视频下的评论区,不出意外的大翻车。
一时的粗心大意,招来了观众的喜欢,老来得粉。
可不分场合的“粗心大意”,也会在某一天老马失蹄,不靠谱、闯了祸,还真不是每次都能一笑而过。
其实,如李乃文所说,他时刻保持着一颗童心,思维就很跳脱,跟得上这个流行抽象的时代。
在同辈眼里,又常常不被理解。
演员靳东就爆料过,跟他拍戏,得明令禁酒,怕耽误事,而贪嘴瘾的李乃文,都敢在导演面前试探的来一句:换掉假道具,来点真酒吧!
凡事都有两面,往好了说,他这份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是有趣灵魂的体现,
往坏了讲,就是做事没个准头,容易误正事。
当演员最真实的一部分人格,
过曝于大众视野,一点一滴都会被放大解读,是很难经得起审判的,远距离的美好抵不过近距离的真实。
“明星是现象,演员是职业。”
这个道理,李乃文早就看得很清楚,已然过了一把大明星的瘾,是时候做回一个演员的本分了。
果不其然,也就一个晚上,李乃文又把丢掉的体面找了回来。
领衔的电影《731》上映,热度爆炸,掀翻各项票房记录。
他饰演的顾博轩,台词寥寥,却情绪极满,无声的表演,却似惊雷落于人心。
路演的一段铿锵发言,更是惹全场又掉眼珠子,
“铭记历史就是不能让历史重演”,这一刻,文化工作者需要文化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事实证明,演技、作品才是一个演员的根本。
来源:美图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