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每每看到老魏送我的这只“猫”,便觉得与他又见面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08:51 2

摘要:饭前叙旧,来者大多是南师夜大的同学,但同学中还有同学,再叙,就是魏诗煌、刘丽明、王晓阳是66届以前的南师附中同学,而我与刘丽明插队时,在县文化馆学习时呆过,刘丽明则又和徐立梅是小时候的邻居,而后又以职业,以工作单位论,牵牵绊绊在座的十几个人都能连上关系,便都发

↑ 魏诗煌的美术作品(局部)

我与魏诗煌老哥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一年前的饭桌上,王晓阳请的客。

饭前叙旧,来者大多是南师夜大的同学,但同学中还有同学,再叙,就是魏诗煌、刘丽明、王晓阳是66届以前的南师附中同学,而我与刘丽明插队时,在县文化馆学习时呆过,刘丽明则又和徐立梅是小时候的邻居,而后又以职业,以工作单位论,牵牵绊绊在座的十几个人都能连上关系,便都发一声感叹,吃饭的圆餐桌虽大,这个世界还是太小了。

那天老魏年龄最大,大家请他坐了上席。

老魏坐在上席就笑眯眯地听着,都知道他有故事,而他又不常露面,老是猫在家里画猫,于是都不想叫他安闲,就不断地向他发问,看你文文静静的,听说你还是个武功高手?他说,高手不敢,跟南京的某某名师,在鼓楼亭子边上练过几年倒是真的。又问,听说你体育也拿过名次,老魏说,是的,上高中时是学校的体育五项全能,有的项目在市里还拿过名次。

就又有一个率真地问,那你的功课成绩呢?王晓阳一听就不自在了说,“南师附中高二,过一年就考大学了,你说他的成绩呢?”于是大家都“呵呵,呵呵”地笑,就不知是哪个嘴快,说,“老魏同学,不要谦虚,你就自己说说算了。”

老魏就笑了,他说他在高中的成绩都不错,但拔尖的人很多,他有些名声的原因则在于他演过话剧,还独唱过,因为他天生就是好嗓子。这时我才注意到他说话的嗓音很厚,很清亮。他说,他后来插队去了丹阳,还为县里组织过一支宣传队,参加过地区的会演。

有同学说,夜大校庆时还看你跳过独舞呢!他说,回城后在工厂,不久就被调到了鼓楼区文化馆,几年后当了馆长。这期间就上夜大,和大家同学了。后来由于几个单位要,他被省人民出版社抢去,当了图书出版的编辑。

有人问,那么你的画画呢?你画猫,是被公认的金陵猫王啊。老魏说,画画是他自小的爱好,年龄大了,就更为专注些罢了。老魏比我大三岁,他读高二时我才初一,文武全能,当年在我们这些“小杆子”心中,应当这是个天神级的人物了。然而老魏说到这些,却总是语气平缓,云淡风轻,仿佛是在说着别人。我与老魏的接触不算太多,却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为人自然平和,真诚而不媚,有了如他诸多本事在身的人,骄袊之气总是难掩的,而他从里到外,都是坦坦荡荡,叫人看着,处着,放心而舒服。

那天在座的不少人都当过编辑,报纸的、电台电视台的、杂志的、还有出版社的,虽都是编辑,却各有各的不同,刘丽明当得不过瘾了,提起笔来就自己写;我在杂志社干过,却并不热爱这行。在我手上发表处女作的不少,我编过比较牛的作家的稿子,编过就编过了,改就改过了,稿子一发,他们就很快把你忘掉了。有时还要生些闲气,那时实行退稿制,你退了稿子,有时某个作者的指控就来了,说你没把他的稿子看完。因为他寄稿时就已偷偷将稿子的中间粘起了一两页。殊不知,一个眼光不俗的编辑,顶多只要看上三五百个字,这稿子作者的文字水平与才华,就早已了然于心,还用得着一翻到底吗?

老魏是在出版社当编辑的,后来在省人民出版社,当了某编辑室的主任。

那天老魏一说,才知道早在十几年前出版社就已开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了,拿书号,就要保证经济收益。于是从策划选题,到约稿,到出书发行,都关系到出版社和手下每个人的经济收益。不知是上面下达,还是老魏自选的,他要编一部有关中国邪教、黑帮、黑社会的系列丛书。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大工程,关于邪教、黑帮、黑社会,不但在中国,在西方欧美和俄国都有,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要编它,具备的知识应该有,宗教与邪教的关系,邪教、黑帮、黑社会的起源,它的发展历史,它的社会基础,它的组织架构,它的传播发展形式,它与政权的关系等等……

那天我们见他身体棒就多灌了他两杯酒,他一高兴就多说了几句,老魏说,这套书从跑高校和公安部门组稿,腿也跑肿了,嗓子也说哑了。组来的稿子编时,有的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比如从市公安局组来的稿子,讲的是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打击消灭南京邪教一贯道的,材料都是第一手,非常生动详实,但就是不会写,乱,于是老魏说他就自己动手,一本几十万字书,等于帮作者重写了至少是百分之六十。老魏说,看这套书出版后反响好,卖得也相当不错,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这套书出版不久,北京有关部门因为工作需要,又从省人民出版社将这书调去了许多套,发给相关单位阅读参考,以便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由此看来这本书的价值,的确非同小可。老魏编书时的社会责任感,就不用说了。还有的就是,他看问题的眼光,的确是独到而深邃。

喝了一口茶我想,我也是编辑出身,这纯粹是代他人做嫁衣的活儿啊,也亏得是老魏了。

这就是我,与老魏的最后一次见面了。同学友人都说老魏是全才,推崇他的武功与文艺,更称道的则是他的绘画了,都说他画的猫堪称一绝。都说得一点也没错,但却都把他的文学功底忽略了,他是在出版社编辑的位置上退休的,他曾在这个位置上,做出过引起高层重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老魏他却走了,走得仿佛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有好几个人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一度我竟以为老魏的去世,不过是一时的误传,要是那样该多好。如是,那么我第一时间就要请他吃个饭,哪怕是请他喝杯茶也好!聊聊天,听听他那浑厚而平和的声音,如果不说话,那就相互对望着,因为有的交流并用不着语言,只要眼神与目光,就尽在其中了……

我是答应要为老魏写篇东西的,老是想,老觉得准备得不够,准备来准备去,现在把老魏准备得与我们不辞而别了。这就悲哀了,我写的这东西,老魏他已永远地看不着了。本来我想把这篇东西写得很悲情,但那又何必呢?现在我只当是老魏还活着,我的这篇文章,只当是我们还面对面坐着,喝着茶在聊天罢了……

↑魏诗煌赠送作者的美术作品

写到这时我扭头看了看魏诗煌老哥送我的那幅画,一只猫坐立在山石之上,周围花团锦簇,这画连工带写,猫用的是工笔,画得毫发毕现,两眼烱烱凝视着远方。

有了这幅画真好,每每看到它,便又觉得我与老魏见面,在进行着交流了……

校友合影:左一张全宁、左二王明皓、中间魏诗煌、右二陆幸生、右一黄金珍。

【作者简介】王明皓,老三届六八年初中生,插过八年队,做过八年工,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夜大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文学创作一级。现退休。出版有长篇小说多部,其中《沧海. 苍天 —— 北洋水师覆灭记》《台湾巡抚刘铭传》曾获第一、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快刀》散文集《东篱下》等。由王明皓创作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鸳鸯错》曾于2007年在全国各地省市电视台播出。

来源:彩色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