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白山脚下,一场关于“参宝贝”的法治守护行动正悄然展开。桦甸、舒兰、蛟河三地检察机关共同创设了吉参知识产权保护矩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为吉林人参全产业链保护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
长白山脚下,一场关于“参宝贝”的法治守护行动正悄然展开。桦甸、舒兰、蛟河三地检察机关共同创设了吉参知识产权保护矩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为吉林人参全产业链保护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
说起这三个“人参之乡”,各有千秋:桦甸市作为吉林省首批15个人参原产地县(市)之一,拥有大规模的人参种植面积,尤其是林下参的种植面积在全省名列前茅;舒兰市有原生野山参、大马牙等品种,保有量约为1.37亿株,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野籽野播”野山参基地;蛟河市深耕人参产品深加工产业,其中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人参和黄芪为原料生产的康艾注射液是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年销售收入2亿余元。
今年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发展,吉林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吉商品牌保护工作。三地检察机关在吉林市人民检察院的部署下,探索创设“护参联盟”,签订框架协议,实现人参全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司法保护,融合“四大检察”职能,从种源保护到生产销售,从传统炮制工艺到文旅产品开发,建立线索移送“直通车”,组建“人参产业技术调查官库”,连非遗传承人的“野山参栽培技术”都被纳入保护范围。
就像吉林隆泰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振宇说的:“人参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得跟上。”这场守护行动不仅有“检察蓝”身影,更汇聚了多方力量。桦甸市工商联为人参企业搭建产业交流、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带来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使用等知识产权服务,农业农村局专家解读人参标准化种植技术、人参种植申报备案制度等等。正如参农们常说的“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如今在长白山下,法治正在为每一株人参、每一项创新、每一个文化符号称重定价,让吉林人参的“黄金名片”在法治阳光下熠熠生辉。
未来,吉林市检察机关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凝聚多元保护合力,探索创新保护思路,协同推进吉林人参品牌知识产权和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擦亮吉林人参的金字招牌,助力吉林地理标志产品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走深走远,为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添经济新活力提供更优、更高质效的检察服务。
来源:小李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