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山日出之约的前夜,我辗转难眠。相机装备检查了三遍,闹钟设置了两个,甚至查好了日出时间和最佳拍摄点位。但心里清楚,这些准备与其说是为了摄影,不如说是为了那个将会同行的人。
晚霞与借款(三)
西山日出之约的前夜,我辗转难眠。相机装备检查了三遍,闹钟设置了两个,甚至查好了日出时间和最佳拍摄点位。但心里清楚,这些准备与其说是为了摄影,不如说是为了那个将会同行的人。
凌晨四点,手机屏幕亮起,是王晓妍的信息:“醒了么?我好像有点太兴奋了,一晚上没睡好。”
我笑着回复:“我也刚醒。半小时后地铁站见?”
城市的凌晨还沉浸在睡梦中,只有清洁工沙沙的扫地声和偶尔驶过的出租车。我背着相机包走到地铁站口,远远看见王晓妍已经等在那里。她穿着一身轻便的运动装,头发扎成马尾,与平日办公室里的形象截然不同。
“没想到凌晨的地铁这么多人。”她笑着说,眼睛因缺乏睡眠而略显浮肿,却闪着光。
首班地铁呼啸而来,车厢里零零散散坐着早起的人。我们并排坐着,车窗外的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楼宇间透出零星灯火。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日出。”王晓妍突然说。
“真的?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得说你可错过太多了。”
“那今天就有劳专业摄影师指导了。”她俏皮地回应。
西山公园的登山道被晨曦微微照亮。我们沿着石阶向上,周围是渐渐苏醒的鸟鸣。王晓妍体力不错,一直跟在我身后不远。
“经常爬山?”我问。
“嗯,以前常陪妈妈晨练。后来工作忙了,就少了。”她的声音有些喘,但透着愉快。
到达观景平台时,东方的天际已经泛出鱼肚白。平台上只有几个早起的老人,打着太极拳。我迅速架好三脚架,调整相机参数。
“还有十分钟。”我看着表说。
晓妍站在栏杆边,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城市轮廓。晨风吹起她的发梢,那一刻的侧影美得让我忘记按下快门。
“你知道吗,”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妈妈手术前夜,我坐在医院走廊里,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工作三年,连救命钱都凑不齐。”
我放下相机,静静听着。
“那时候我想,要是这次妈妈能好起来,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再因为自卑而拒绝别人的好意,不再把所有事都自己扛着。”
东方天际渐渐染上橙红,第一缕阳光即将突破云层。
“看!”晓妍突然指向远方。
太阳缓缓升起,金光洒满天地间。我急忙按下快门,捕捉这震撼的一刻。但在取景器里,我更多地将晓妍的身影纳入画面——她沐浴在晨光中,整个人仿佛在发光。
“太美了...”她喃喃自语,眼角有泪光闪烁。
我悄悄调整焦距,为她拍下一张特写。那一刻,我决定不买新相机了——有什么能比捕捉这样的瞬间更有价值呢?
下山后,我们找了家早餐店。热腾腾的豆浆和油条散发着诱人香气。晓妍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蘸着豆浆吃油条这种“异端”吃法让她笑个不停。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早餐。”她说,嘴角还沾着一点豆浆沫。
我忍不住伸手帮她擦掉。这个动作让我们都愣了一下,气氛突然微妙起来。
“谢谢。”她低下头,耳根微微发红。
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们聊起了未来的计划。晓妍说等母亲完全康复后,想换一个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多结交朋友,不再把自己封闭起来。
“也许还可以学点什么,比如摄影?”她看着我,眼睛里带着期待。
“随时欢迎。”我笑道,“不过得交学费的。”
“用什么交?继续请你吃云南菜?”
“这个交易很公平。”
走到她租住的小区门口,晓妍犹豫了一下:“要不上来坐坐?我泡茶很好喝的。”
我看了看表,还早:“不会打扰吗?”
“不会,室友周末回父母家了。”
晓妍的租房小而整洁,阳台上种着几盆多肉植物。书架上堆满了专业书籍和几本小说。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幅手工画,色彩大胆充满生命力。
“我妈妈画的。”晓妍端着茶过来,“她手术前最喜欢画画。”
“很有天赋。”我由衷赞叹。
我们坐在沙发上喝茶,聊起了更多往事。晓妍说起小时候和母亲挤在十平米小屋里的日子,说起自己如何拼命学习拿到奖学金,如何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
“所以那两万块钱,对我来说不只是钱,”她握紧茶杯,“是你给了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阳光从窗户洒进来,落在她认真的脸上。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晓妍,我知道最开始可能是个误会。但我很感谢那个晚上,让我有机会真正了解你。”
她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那天下班后,我其实准备了两种开口的方式。现在想想,很庆幸选择了最真实的那种。”
我们的距离不知不觉拉近,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眼中的自己。在晨光中,第一个吻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带着茶香和希望的滋味。
当我离开晓妍家时,已是午后。阳光明媚得如同我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公寓,我打开电脑导出早上拍的照片。晓妍在日出中的身影美得令人窒息,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张偷拍的特写——她望着远方,眼中充满希望和期待。
我选中那张照片,稍稍调色后发给了她,附言:“今日最佳。”
几分钟后,晓妍回复:“原来在你眼中,我是这个样子的【笑脸】”
“这就是我看到的你。”我打字回复,“下周继续拍日出?”
“只要不起那么早【困】”她加了个表情,“不过如果是和你一起,我愿意。”
我放下手机,望向窗外。城市依旧忙碌,但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或许最好的照片不在相机里,而在生活中;最美的日出不是在天边,而是在相爱的人的眼中。
而借款那件事,早已不再是尴尬的往事,成了我们故事中最特别的开始。
来源:荷叶村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