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以“共生·共荣”为主题的2025环球人物年度盛典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湖畔开幕。本次盛典“致敬之夜”于晚上举行,分为“守护”“传承”“共生”“共荣”四个篇章。在这四个篇章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等12位重量
作者:王秦怡
9月16日,以“共生·共荣”为主题的2025环球人物年度盛典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湖畔开幕。本次盛典“致敬之夜”于晚上举行,分为“守护”“传承”“共生”“共荣”四个篇章。在这四个篇章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等12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了分享或书面发言,讲述了他们守护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故事。
第一篇章:守护
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着力打造国内外一流版本保藏设施,守护文明根脉。
中国国家版本馆肩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使命,建有中央总馆(文瀚阁)和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共同构筑集文化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殿堂,为版本安全保护与文明永续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规模在典籍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总分馆均设置了保藏区、洞藏区、展示区、交流区,其中,保藏区面积19万平方米,可存藏版本上亿册/件。二是高标准建设版本库房。中国国家版本馆设置特藏库、典藏库、基藏库三类库房,库房内使用精密空调、无紫外线照明设备等装置,使库内温湿度、风量风速、平均照度等,既能满足版本保藏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能耗。三是开创性建设山体洞库。洞库设计以文物安全为首要考量,维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严格遵循防水、防火、防潮、防洪、抗震等多项国家标准,永久安全保藏珍贵版本资源。
·刘成勇活动海报。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概括为“三根柱子两层楼”。
“三根柱子”是儒、释、道。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所谓“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养心”,这三者在构成中国人的人格方面是分工不同、各有侧重,但是缺一不可的。“两层楼”,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层次,上面一层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从经史子集、佛经、论语,到唐诗宋词,这些精英文化的载体是汉字,但也可以包括组成我国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其他民族文字记录的典籍;下面一层就是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文化,它的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更精彩,它的主要载体是语言,口口相传,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头文化。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民族的标识和符号,也是“第二个结合”的宏阔场域。非遗保护,一方面是保护传承,另一方面是转化发展。
·田青在活动现场。
摩梭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人喇建莉:摩梭服饰,是我们与祖先对话的桥梁。
我来自一个平凡却充满传承力量的家庭——一个被文化浸润、被使命守护的“非遗之家”。
从小,母亲手中的梭子在她手中如风穿梭,经纬之间织出的是云霞、是湖光、是摩梭女人一生的坚韧与深情。她用一匹匹彩布,讲述着母系血脉的延续,也把温暖缝进每一件衣裳、每一条腰带。而我致力于摩梭人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每一道纹样,都镌刻着自然的崇拜;每一抹色彩,都映照着湖光山色的灵魂。
摩梭服饰不只是穿在身上的布料,它是流动的史诗,是无声的语言,是我们与祖先对话的桥梁。今天,我依然坚持用传统技艺织就每一件衣裳,只为让这份美,不被时间淹没。
·喇建莉在活动现场。
第二篇章: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转山转海,是一条没有终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3月,凉山州通过立法,把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确定为泸沽湖转山转海节,让保护传承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所承载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盐源,万人齐舞甲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为以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节律;在木里,人们通过舀取湖水供奉神山的“圣水取灵”仪式,将祗敬自然之礼转化为集体行动的生动实践。
格姆女神泪成湖,山水相连万物生。转山转海,是一条没有终点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让我们牢记泸沽湖映照的千年盟约,深入发掘、研究和阐释转山转海节的生态意义,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让各民族传统生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巴莫曲布嫫在活动现场。
《中华诗典》总主编刘占锋:做好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承,关键在于资源是否“适用”。
文化资源只有经过深加工,成为互联网“适用”的“语料”、成为人工智能运行的底层数据与伦理指向,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新研究显示,全球互联网上中英文语料中:英文占比高达59.8%,而中文仅占1.3%。这一极为悬殊的占比,反映了中文语料在互联网生态中的结构性短缺。
中华文化主题化重构,正是解决适用性问题的最佳路径。特别是更为依赖资源结构主题化的人工智能,以此形成的推理结果更是深化了的文化传承。这是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坚持了数十年的不懈追求。我们现已构建了6个类别层次、5万多个主题类目的框架结构,整理了来自历代权威版本的40多万首中华古诗词、近6万精言妙语与思想观点、以及二十四史文档,预计明年可以完成全要素主题化标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典籍的主题化重构。
·刘占锋在活动现场。
京剧表演艺术家胡文阁:把传承京剧艺术作为我的使命,让国粹京剧响彻新时代。
一次现场讲学后,恩师梅葆玖对我说,“文阁呀,你今天偷懒了!”我心里想,“我没有呀。”“今天现场的音响不够好,所以你的丹田气更要把声音顶出来,可是你没有,所以我说你偷懒了!”师父说完后,掏出哮喘药喷了几下,然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转身步履蹒跚向车上走去。我目送着师父离开,但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就离开了自己深爱的京剧事业。
“百年梅韵香如故,盛世梨花唱我心。”师傅走了,传承梅派艺术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我身上。演出之余,我坚持每年到大中小学开办京剧讲座近百场。去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全国巡演和纪念活动。我作为这次全国巡演的领衔主演,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演出了40多场梅派经典大戏和折子戏。我要继续把传承京剧艺术作为我的使命,让国粹京剧响彻新时代!
·胡文阁在活动现场。
第三篇章:共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摩梭母系文化恰恰展现了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图景。
摩梭母系文化成功解决了摩梭传统家庭关于生产、分配、消费、凝聚、和谐等问题,使养老、教育、人口繁衍等曲径通幽,令家庭、婚姻、伦理、道德、社会成员素质优化等别出心裁,长期维系着摩梭社会的安宁、和平和存续。此外,摩梭母系文化也对我们当代主流社会中的婚姻家庭文化具有疗治性的启示。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理解“半婚”“两头婚”等新的婚姻形式及文化现象,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家庭友爱的发展道路。
因此,除了珍惜和保护,我们不妨重估它的价值,活化它在改善人际关系、建设美好家庭与和谐社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与家庭婚姻形态之间的适应性,有效探讨美丽中国建设的各种可能与方略,让历史与现实更好地关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文化遗产学的贡献。
·白庚胜在活动现场。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兼浙百团团长蔡浙飞: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停滞的,而是流动的。
这两年我们连续到欧洲的英、法、德等国家巡演,除了在城市核心文化地标性的主流剧院演出,我们进校园交流互动,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做主题讲座。我们还创新性地把中国传统戏曲的展演形式与欧洲地标的文化场域相融合。
在塞纳河畔、巴黎铁塔前、伦敦桥边等世界知名的景点,我们用小百花专车大巴巡游,组织彩妆城市快闪等。以轻盈且极具感染力的方式,打破文化隔阂、拉近情感距离,实现“戏曲进街区”“艺术入生活”的文艺赋美国际实践,去极大提升越剧艺术的国际能见度和传播效能。今天,不是我们来看世界,而是来让世界看我们!
·蔡浙飞在活动现场。
山水盛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帅元:把史书里的文字,变成一部可以触摸、可以感动的活态史诗。
很多人认识我,是从《印象·刘三姐》开始的。2004年首演时,很多人觉得我们疯了:谁会愿意大晚上跑到江边,去看一场山水间的演出?结果,《印象·刘三姐》第一年就吸引了70万观众,彻底改变了桂林的旅游格局。
这束光一旦点亮,就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走得最远、最艰难,也最虔诚的一次,是走向拉萨。为了实景史诗剧《文成公主》,我们的团队在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上,坚守了数年之久。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非要去挑战这样一个极限?我的回答是:因为有些故事,只有在它发生的地方讲述,才拥有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梅帅元活动海报。
第四篇章:共荣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安德烈·切韦廖夫:哪里缺少对话,哪里就会被无知填满。
文化是文明对话的核心,文明对话是指不同文化、社会和文明之间开放且尊重的交流,旨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平与合作。年轻一代的作用日益增强,新一代将继承我们传承给他们的东西,首先是我们的文化身份。
·安德烈·切韦廖夫在活动现场。
虽然全球化连接了社会,但也可能抹去文化的独特性。对话帮助社区在与他人互动时保持自身身份。中国提出了具体建议:2025年6月25日,首次“国际文明对话日”根据中国发起的联合国大会决议得以庆祝——“让我们选择对话而非分裂!”“哪里缺少对话,哪里就会被无知填满。”我相信,本次盛典为实现这些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今年适逢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就在上个月,大剧院管弦乐团欧洲巡演圆满收官。从英国到西班牙再到德国,5场音乐会平均上座率达95%,3场售罄。这次巡演的选曲中西合璧,不仅有国外经典,还有作曲家陈其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创作的《五行》组曲。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乐团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演出结束后,赢得全体观众起立长达几分钟的鼓掌与喝彩,这可以说非常罕见!在爱丁堡市政厅,当乐团奏响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时,现场好几位老者热泪盈眶。曾经执棒无数顶流乐团的指挥大师郑明勋评价说:“他们的表现会鼓舞全世界,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礼记》里有这样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我看来,文化交流不是此消彼长的较量,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对话也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彼此倾听、共创共赢。让我们架创新之桥联通四海,乘文化之舟破浪前行,携手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王宁活动海报。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这个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话。
文明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这两种理论和实践博弈是长期的。当前必须向人们揭示文明多元化的必要和必然,以抵消相反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然后,经过若干年代的努力,脱下铠甲,打开心锁,让良知战胜贪婪,让文明跨越边界,使世界真正成为友善、包容、和睦、幸福的家园。人类需要的那种坦诚的、善意的、意在求得相互了解、理解的交流,现在通常称之为“对话”。这个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话。
这种对话,往往从学者开始。因为学者的思考有更宏阔的知识背景和更为深刻的对历史和社会走向的关怀。智者的言论可以作用于人心。只要真正渴望人类和谐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世界一定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实现共生共荣。
·许嘉璐活动海报。
来源:武林—《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