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方志敏烈士的肖像竟然出自这样一张照片,向革命先烈致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6:52 1

摘要:时间来到2025年9月18日,警报声再次划破秋日的宁静。南昌市梅岭山脉北端,苍松翠柏之间,方志敏烈士安息于此。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用生命书写了对祖国的赤诚。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方志敏戴着脚镣却昂首挺胸,那双眼睛透着无法动摇的信仰。36岁的生命倒计时,他在狱中写下了20万字的忠诚与希望。

时间来到2025年9月18日,警报声再次划破秋日的宁静。南昌市梅岭山脉北端,苍松翠柏之间,方志敏烈士安息于此。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用生命书写了对祖国的赤诚。

照片中的方志敏披着破旧的棉大衣,脚戴沉重的镣铐,却昂首挺胸。那双眼睛穿透时光,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张影像记录了一位革命者最后的尊严与气节。

怀玉山中的1935年硝烟弥漫,英勇的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部队遭遇敌人重兵围困,敌我兵力悬殊达7倍之多。他本已率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却毅然返回接应后续主力。

在纵横不到15里的狭小地区,面对敌人14个团的兵力,方志敏率部队浴血奋战。弹尽粮绝之际,他仍然组织多次突围。1935年1月29日,在怀山陇首村附近的密林中,方志敏不幸被俘。

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敌人无法理解,这位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为何如此清贫。

入狱后,方志敏先后被关押在陇首、玉山、上饶、南昌等地。2月6日,反动派将他押在车上在南昌城游行示众。方志敏挺立在四周插满刺刀的囚笼里,向道路两旁的群众抱拳致意。

国民党和江西省府要员轮番劝降,方志敏严词痛斥他们的提议。当时的敌报中央社报道称:“方志敏反对一切提议,态度非常强硬,看出他至死不会动摇的。”

在阴暗的牢房里,方志敏拖着患有严重肺病的身体,利用敌人提供的纸笔,用生命最后的6个月时间,写下了20余万字的著述。《可爱中国》、《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不朽篇章就此诞生。

“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只要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他们工作一天”。这些文字至今读来仍令人震撼。

赣江畔的气氛异常沉重的一九三五年早晨,方志敏被押出牢房,走向刑场。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他望了望天空,最后看了一眼深爱的中国大地。

“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洪亮的口号声震彻刑场。枪声响起,方志敏在赣江江畔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如今那所曾经关押方志敏的监狱所在地,已成为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今日之中国,正如同烈士当年笔下所愿,“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在今天浙江省博物馆展出了一副特殊的望远镜。这是方志敏生前使用过的物品。1935年1月26日,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到江西玉山县时,当地村民雷春元热情招待了红军战士。

临别时,方志敏把自己使用的一副望远镜挂在屋前树上作为答谢。三天后,方志敏被俘。这副望远镜成为他留给乡亲们的最后纪念。

一幅是方志敏戴着脚镣,披着破旧的棉大衣,和两位战友站在国民党南昌监狱前拍摄的。

另一幅是方志敏被敌人作为“战利品”向群众展示时拍摄的。照片中的方志敏失去了自由,眼睛里却看不到丝毫怯懦和迷茫。他的头微微扬起,目光透着刚毅和决然。

“我父亲毕生都在为一个可爱的中国而奋斗。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方梅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到了1965年,江西省为方志敏烈士修建坟墓时,毛主席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如今,方志敏广场和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静静矗立在他为国捐躯的地方。

烈士方志敏作为江西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积极投身于江西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和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今天,南昌市西郊的梅岭山脉北端,苍松翠柏间安放着方志敏的英灵。参观者的脚步很轻,怕惊醒地窨子里的鼾声。

风掠过抗联密营的残垣,所有红叶都举起火焰,在九月的枝头列队致敬。那张戴着脚镣的照片依然在无声地诉说:信仰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

来源:豫桥私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