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洪雅:用改革之笔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7:03 1

摘要:今年7月,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瓦屋山镇瓦山社区示范展示暨洪雅县首届乡村文化体验季活动举行,场内外观众达上万人次,线上直播超百万人次观看。这场以“文化+旅游+体育+消费”为核心的多元融合活动,成为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以改革思维创新文旅场景的生动实践。

转自:中国改革报

□ 何广丙

今年7月,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瓦屋山镇瓦山社区示范展示暨洪雅县首届乡村文化体验季活动举行,场内外观众达上万人次,线上直播超百万人次观看。这场以“文化+旅游+体育+消费”为核心的多元融合活动,成为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以改革思维创新文旅场景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洪雅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置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洪雅县接待游客约520万人次,实现社会消费总额约46.8亿元。全县文化旅游已从昔日的“特色产业”蜕变为推动县域富民强县的“新增长极”,改革红利正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战略引领破局

改革绘就文旅发展“路线图”

“到2027年,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20亿元;到2030年,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50亿元,文旅产业的综合能级和支柱作用显著增强。”8月29日,洪雅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决定》。这是洪雅文旅发展的“目标书”,更是以改革思维打破路径依赖的“施工图”。

“洪雅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改革把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会议以“三个统一”改革原则破题:坚持抓住趋势与突出特色相契合,避免盲目跟风;坚持人文生态与经济价值相促进,拒绝“重开发轻保护”;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统一,打破“政府包揽”的传统模式。洪雅县主动融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和“东坡故里·天府眉山”建设,以品牌整合改革打造“山水洪雅·中国养都”核心标识,让县域文旅从“各自为战”迈向“全域一盘棋”。

更具突破性的是,洪雅县以“135”文旅发展路径为改革抓手,锚定“国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总目标,聚焦“瓦屋山创5A、柳江玉屏和雅女湖创国家级度假区”三大创建任务,做强“康养旅居、低空文旅、冰雪温泉、体育赛事、影视演艺”五大IP,推动品牌、业态、服务、创新协同联动,力求走出一条“有地域标识、有洪雅特色”的文旅融合新路。

如今,洪雅县正以“全域全时全维度文旅深度融合”为改革理念,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文旅发展规划,优化完善瓦屋山、七里坪、柳江玉屏、槽渔滩四大景区规划,构建“四大景区+四大片区”发展格局。

特色改革赋能

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增长极”

“以前去七里坪,10公里的路要开40分钟,现在走连接线20分钟就到了,一路都是绿意盎然的风景线!”一位常年在洪雅避暑的上海游客感慨。这背后是洪雅县以“交通先行”改革破解文旅发展瓶颈的实践。

通过基础设施改革,洪雅县将旅游交通线打造为“黄金通道”——如今从成都出发,1.5小时可达柳江古镇,2小时直抵瓦屋山。便捷的交通网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激活了全域旅游的“毛细血管”。

“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洪雅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创新培育五大特色文旅IP,这是我们以‘赛道化’改革推动文旅业态升级的关键举措。”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是在冰雪温泉、体育赛事、影视演艺IP培育上,洪雅县以“场景创新+品牌运营”改革提升吸引力,推出“夜游柳江”“问道瓦屋”等沉浸式演艺,让文旅体验从“被动观光”变为“主动参与”。

改革带来的成效立竿见影。2025年以来,洪雅县举办20余场重大活动,以“活动IP化、IP品牌化”的改革思路,不断培育文旅新业态,有力促进了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量”“质”齐升。

创新改革驱动

提升文旅产业“新效能”

2025年新包装槽渔滩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瓦屋山4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还有拟纳入“十五五”规划的16个文旅项目……这一连串项目清单,是洪雅县以“项目化”改革推动文旅产业提质的缩影。

在城乡文旅融合场景拓展上,洪雅以“综合体+精品村”改革推动全域赋能,高水平建设农文旅融合精品村等,让乡村从“文旅配角”变为“主角之一”,推动城乡文旅资源双向流动。同时,以“跨界融合+IP赋能”改革延伸产业链,丰富“文旅+百业”新业态,让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变为“全链消费”。

如今,洪雅县正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通过改革打造五大IP、培育新业态、提升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文旅产业的“质”与“效”,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全面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让“国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的蓝图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变为现实。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