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网友管的太宽了!怎么忍心对全红婵恶语相向,她做错了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07:00 1

摘要:九月开学季,全红婵安静地出现在暨南大学报到的人群中,白衣牛仔裤和双肩包让她像个邻家妹妹。被人认出时她耳朵泛红,下意识躲到同学身后——那一刻她不是奥运冠军,不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只是个会紧张害羞的18岁新生。

九月开学季,全红婵安静地出现在暨南大学报到的人群中,白衣牛仔裤和双肩包让她像个邻家妹妹。被人认出时她耳朵泛红,下意识躲到同学身后——那一刻她不是奥运冠军,不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只是个会紧张害羞的18岁新生。

然而网络没有给她喘息的机会。有人刻意放大视频截图,指着她的肩膀妄加评论“胖了”“不自律”,似乎选择性遗忘这个女孩正在经历最正常的生长发育,她的身体本就不该成为公众评头论足的焦点。

14岁时她曾天真地说:“大家喜欢的是我跳水,不是我这个人。”如今这句话像一句命运的预告。当初为给妈妈治病才走上跳板,东京奥运会三个满分动作震惊世界后,她仍说话直接、爱吃五毛钱一包的辣条,却被猝不及防推至聚光灯下。

她渴望的无非是最平常的生活。在澳门被数百粉丝围堵在厕所吓哭,老家盖房遭无人机航拍曝光隐私,她的私人生活不知不觉成了任人评说的公共财产。

八月一场“AI诈骗”风波席卷而来。主播用AI合成她与家人的声音冒充直播卖土鸡蛋,伪造视频逼真到以假乱真,受骗消费者竟跑到她社交账号下谩骂。

哥哥全进华无奈澄清“不是我们做的”,网友却连她父母都不放过,指责“你们女儿有钱就飘了”。这种技术欺诈让普通家庭防不胜防。

在这个过度关注的时代,她吃饭穿衣都被无限放大。穿拖鞋翘腿被批没教养,分享日常生活被骂不务正业,有人甚至恶意P图制造“发福证据”。

五月“捐款400万给母校”谣言疯传,直到湛江体校辟谣才收场——这种“捧杀”式谣言表面赞美,实则将她置于两难境地。

哥哥全进华,那个为供妹妹跳水而辍学打工的年轻人,再也坐不住了。

他在直播间用最朴素的语言澄清带货视频是假的,没有华丽词汇,只有一个哥哥最直接的辩护。

但他也因此卷入争议,做白切鸡被评“不够嫩”就遭骂“仗妹妹冠军用鼻孔看人”,社交媒体充斥不友好声音,连全红婵都受牵连。

央视和新华社终于发声,报道AI虚假直播事件并发出警告。权威媒体的介入不仅揭露技术滥用,更为全家提供支持——这非个例,孙颖莎、王楚钦等同样面临虚假代言,已成体育明星普遍困境。

我们总爱造神,是因需要偶像寄托希望。但偶像也是人,会累会垮,需要成长空间和理解。

全红婵案例提醒我们:支持年轻人得从根上帮,改善训练、加强教育、减轻压力,就像军队不光表扬英雄,更要保障后勤。

大学教室里,全红婵正低头认真记笔记。她曾说“跳水不能跳一辈子,想好好读书”,这是对未来的清醒规划。

那些镜头曾完美记录14岁跳台上的“水花消失术”,现在却追踪着18岁女孩课桌下因紧张微抖的手。

她递给苏炳添的巴黎奥运签名战袍还挂在学院里,像一份来自过去的证明。

没人能永远停留在冠军时刻。她会长大、变化、面临发育关挑战——这再正常不过。

全红婵需要的不是神话,而是被允许做普通人、做会紧张的大学生、做正在成长的年轻人的空间和理解。

她什么都没做错。她只是安静地开学、正常地长大,却因为“奥运冠军”的头衔被拿着放大镜挑剔身材、造谣捐款、AI诈骗甚至家人下厨都被骂——错的是那些对她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这个想好好生活和读书的18岁女孩。

来源:相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