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在家种菜,总遇到些麻烦事:下雨或浇水后,菜根烂了;土看着板结,菜长得又瘦又小;想松土施肥,还怕碰伤菜根。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有个简单办法——起垄种植。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起垄种菜的好处、适合的土壤,还有怎么浇水说清楚,新手也能照着做。
种菜总出问题?试试起垄!好处、选土、浇水全说清
不少人在家种菜,总遇到些麻烦事:下雨或浇水后,菜根烂了;土看着板结,菜长得又瘦又小;想松土施肥,还怕碰伤菜根。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有个简单办法——起垄种植。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起垄种菜的好处、适合的土壤,还有怎么浇水说清楚,新手也能照着做。
先说说起垄种菜到底有啥好处,都是实实在在能帮到种菜的。第一个好处是防涝,这是最关键的。普通平畦种菜,浇水多了或者下大雨,水容易积在地表,菜根泡在水里时间长就会烂。而起垄是把土堆成一条条垄,垄面高、垄沟低,水会顺着垄沟流走,不会淹到菜根。像夏天雨水多的时候,用平畦种的番茄可能烂根死苗,起垄种的基本没事。第二个好处是能提高地温,尤其是春天种早茬菜的时候。垄面的土更疏松,阳光晒下来能更快升温,比平畦的地温能高个两三度。地温够了,菜种子发芽快,小苗也长得壮,比如种辣椒、茄子,起垄种比平畦种能早几天收获。第三个好处是方便管理,不管是松土、施肥还是摘菜,都不用踩在种植区里。垄和垄之间有垄沟,人可以走在垄沟里,不会把种植区的土踩实,菜根能更好地透气。施肥时把肥料撒在垄沟或垄面两侧,也不容易烧到根。
再讲哪些土壤适合起垄种植,不是所有土都非得起垄,但有些土不起垄根本种不好菜。首先是黏重土,这种土的特点是下雨或浇水后特别黏,干了又硬得结块,菜根扎不进去,还容易积水烂根。给黏重土起垄后,垄面的土能变得疏松些,排水也快,菜根就能正常呼吸生长。其次是容易积水的土,比如院子里地势低的地方,或者阳台花盆里排水孔不够的土,这类土起垄后能解决积水问题,种啥菜都不容易烂根。另外,沙质土也适合起垄,沙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差,浇水后水很快就渗走了。起垄后,水会在垄沟里停留一会儿,慢慢渗透到垄面的土里,能让水分保持得更久,肥料也不容易随着水流流失,种生菜、油麦菜这些喜水的菜正好。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起垄后该怎么浇水。先看浇水时间,最好选在早上或傍晚,避开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中午浇水,水在垄面很快蒸发,还可能让菜苗因为温差太大受刺激。再看浇水方式,别拿着水管直接冲垄面,这样会把垄冲塌,还可能把菜根冲出来。可以顺着垄沟浇水,让水慢慢渗到垄面的土里;如果是小垄,也能用瓢慢慢往垄面两侧浇,保证水流平缓。浇水量怎么判断呢?第一次浇水要浇透,直到垄沟里有少量积水,看着水慢慢渗进土里就行。之后浇水,看垄面的土,表面干了1厘米左右,就可以浇了,不用等土全干,也别浇太多让垄沟一直积水。另外,下雨后要去看看,要是垄沟里积了很多水,及时排掉;要是只下了小雨,垄面土没湿透,就补浇点水。
还有几个注意事项,新手别忽略。起垄的高度和宽度要根据蔬菜来定,种番茄、黄瓜这些爬藤或长得高的菜,垄高20厘米左右,垄宽60厘米左右,方便搭架子;种生菜、菠菜这些矮菜,垄高10 - 15厘米,垄宽40 - 50厘米就行,省土还方便管理。起垄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在播种或移栽前3 - 5天起垄,起完垄别马上种,让土在太阳下晒几天,这样土会更疏松,还能杀死一部分土里的小虫子。
其实起垄种植一点都不复杂,就是把土堆成垄,却能解决种菜时的不少麻烦。不管你是在院子里种,还是在阳台花盆里种,都能试试。按照上面说的选对土壤、掌握浇水方法,菜肯定能长得比以前好。要是你之前试过起垄种菜,有啥经验或者遇到过啥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说说,大家一起交流着种好菜。
来源:星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