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这5种避孕方式,姑娘们别轻易尝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01:00 1

摘要:先不说双方能不能达成共识,光是避孕方法就让很多人纠结了——戴套吧,有的人会感觉隔了一层;吃药吧,担心激素带来的各种问题;让对象结扎吧,那也是很有难度……

避孕,真是两性关系里的超级难题。

先不说双方能不能达成共识,光是避孕方法就让很多人纠结了——戴套吧,有的人会感觉隔了一层;吃药吧,担心激素带来的各种问题;让对象结扎吧,那也是很有难度……

因此,后台经常会收到问避孕方法的留言,最近有两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Q1:购物软件看见「XXX壬苯醇醚栓」,想问这个真的可以杀精吗?避孕效果占多少呢?

Q2:想咨询一下,女性用的安全避孕套阴道内置超薄隐形膜持久凝胶,这款产品的避孕效果如何,安全性怎么样?长期用的话对女性身体有无伤害?

一看这些留言,耶崽警铃大作,不会又有品牌借着「为女性好」的理由来收割钱包了吧?

果不其然,一搜关键词,「女不吃药男不戴套」「隐形防护」「外用不伤身」……组合起来还真诱人,热销榜前几名的销量有好几万。

今天,耶崽必须来「泼冷水」了,这些东西真没那么神,甚至还可能是大坑!

在安全套都在卷002、001时,只有避孕栓/膜/凝胶敢打包票说自己是000。

不管是哪种,起效原理都差不多,常见的主要成分都是壬苯醇醚-9或苯扎氯铵

苯扎氯铵对精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消毒作用更多,作为避孕手段本来就不太靠谱。

壬苯醇醚-9则是专业「杀精剂」,能降低精子表面张力、改变渗透压,让精子提前下线。在这个基础上,搭配一些惰性基质在yin道中设了一层物理屏障,阻挡精子前进。

看起来很新奇又厉害,实际上都有一定年头了,壬苯醇醚-9从上世纪60年代就有应用。嗐,可以送去博物馆展览的东西,现在却被包装成新鲜货,这营销套路我也是服了。

单看使用方法,它也给人一种方便、由女性掌握避孕权的感觉:「性生活前5分钟,把产品塞入yin道,等体温把它彻底融化铺开,就能无套亲密,还能辅助润滑,30分钟后如果还没结束就再补一支。」

这样看,比起每天定闹钟吃短效避孕药,或者戴套还怕破等来说,它更随性,更好用。

常言道,有些东西小众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缺点面前,这些避孕产品的好处根本不值一提:

避孕效果不稳定

作为主打避孕的产品,避孕这关它就过不去了,避孕成功率实际普遍只有70%左右

限制条件太多了,万一没溶解好呢?万一换体位的时候流出来了呢?万一时间到了没来得及补呢?每一次doi都会变成更加刺激的冒险,不成功便成人。

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避孕成功率高达98%,戴没戴好一目了然,哪个更靠谱就不用说了。

如果安全套破了漏了,当下就能知道失败了,赶紧吃药还能补救,而杀精剂凝胶呢?进了yin道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判断它起没起效、够不够量,更别说事后补救了。

不预防性病,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另一个大大的bug,就是这类避孕产品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上世纪70和80年代,有体外研究发现壬苯醇醚-9可以让淋病、衣原体、艾滋病等致病菌/病毒失活,后来越来越多研究推翻了这个结论,而且WHO也明确指出:壬苯醇醚-9不仅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反而会损伤yin道粘膜,为病毒和细菌开后门,增加感染的概率。

想想就害怕,如果有多个性伴侣,或者不了解伴侣的健康状况,用它避孕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伤身又麻烦,性价比很低

就算忽略了前面两点缺陷,避孕凝胶/避孕膜/避孕栓对女性健康也很!不!友!好!

杀精剂会刺激yin道粘膜,容易导致干涩、瘙痒、过敏、灼烧甚至反复发炎,而这类产品普遍需要事后6小时才能冲洗yin道,这意味着杀精剂会在体内停留很长时间,持续反复刺激yin道粘膜引发不适,还可能因为微生态环境改变患上yin道炎。

又不方便又不安全,我实在想不到用它的理由。

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危险都是女性承担,就这还敢叫避孕福音、女性友好?太昧良心了!

还有一些看着新奇的避孕产品,今天也一并再跟姐妹们唠唠,认清它们的真面目,甭管商家怎么吹,都别被骗了。

不含杀精剂的避孕凝胶

这是一款不同于前面所说的避孕凝胶——Phexxi,它是美国FDA近30年来首次批准的女性用非激素类避孕方法。

它也是在性生活前推进yin道里用,每发生一次纳入式性行为,就得涂一次。

不含杀精剂,而是用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氢钾来维持yin道的酸性环境,让pH值偏碱性的精子还没到达宫颈口就凉凉。

据目前品牌给出的数据,按说明书使用,避孕成功率高达93%,但具体的效果还是取决于使用方式和频率,可能导致避孕失败的因素还是蛮多的,比如漏出来、涂少了、涂不对位置……如果不是按理想情况来,避孕成功率就会掉到86%左右,失败概率就很高了。

避孕海绵

避孕海绵也是上世纪的产物,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比较火,国内买只能找海外代购,一个还挺贵。

简单理解,它就是一块吸满杀精剂的海绵,在性生活前塞进yin道、盖住宫颈,既杀精又能挡住精子,物理化学两手抓,放置24h内都有效,事后也不用马上取出。

听起来很「懒人友好」,但还是那句话:小众是有原因的。

据品牌和一些研究组织的调研数据,正确使用避孕海绵的避孕成功率在76%~91%之间(有些产后女性宫颈口发生改变,成功率会更低),同样会刺激yin道粘膜,也没法预防性病

放进去、取出来都很考验手法,最可怕的是如果一不小心忘了拿出来,还可能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致命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总体来说还是不推荐大家把它作为常规避孕手段。

Yin道隔膜/宫颈帽

这俩是纯物理选手,大家可以理解为「给宫颈戴个硅胶小帽子」。

本身是不含杀精剂的,必须搭配杀精剂用,emmm这个成本貌似更高了……

不过国内同样没有普及,也很考验手法,还得由医生量身定制型号。使用时要准确放在宫颈口,放偏了、移位了都白忙活一场,由此可见它的避孕成功率有多么不稳定了。

而且也不防性传播疾病,因为屏障只覆盖宫颈,阴道其它部分还是暴露在外,病毒细菌照样有机可趁。

女用安全套

「小众」名单里,终于有一个可以同时避孕和预防性病的产品了!

它的原理和男用安全套一样,物理阻隔精子和病毒,一端封闭(盖住宫颈),一端开放(留在yin道外)。

遗憾的是,它也有明显不方便的地方,放置不当很容易破裂或脱落,导致避孕失败。和男用安全套相比,它存在感更强,需要双方适应一段时间,价格也更贵。

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在避孕上真是「百花齐放」啊……但说实话,要么效果成迷,要么操作反人类,与其折腾冒风险,还不如用回那些经得起考究的、有口碑的靠谱方法。

但这也不免让人失望,难道真的没有「完美」的避孕方法吗?

很遗憾,是的。

现在的每种避孕方法有优点也有缺陷,我们只能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未婚未育,想避孕+预防性病:

安全套依然是性价比最高、最靠谱的选择,在感情关系的任何阶段都是第一推荐的避孕方法。

只要正确使用,避孕成功率和防病都很优秀。现在的安全套也很卷了,体验感也被各种考虑到,可以多多尝试,选择更喜欢、适合的那款。

关系稳定,彼此唯一:

可以考虑口服短效避孕药或皮埋,在排除禁忌症、遵医嘱使用的前提下,普遍是安全又高效的。

已育/没有备孕计划,关系稳定:

可以考虑结扎手术,尤其是男性输精管结扎,在门诊就能完成,比女性结扎创伤小、恢复快,性价比更高。(具体可以咨询当地正规医院。)

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些「新奇」方法,在没有备孕计划的情况下,我们的建议是:不推荐作为常规避孕方式。

在特定情景下(比如乳胶过敏、同时伴侣双方健康状况明确)或许可以作为备选,但更多时候不值得你冒险去尝试。

做好避孕,是每个人对自己和对伴侣健康负责的重要表现,它不该是一场以身体和未来押注的赌博,也不该是某一方一味的妥协和牺牲。

真正明智的,不是去尝试那些商家包装出来的「完美避孕方法」,而是和伴侣一起,基于科学、尊重、平等,沟通出那个最适合你们的方案

来源:上进耶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