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四三):后秦壮大、罗什译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3:30 3

摘要:400年八月,西秦向后秦投降,西秦灭亡。而与其相邻的后凉当然也有人想分一杯羹。401年二月,后凉吕纂的堂兄吕超擅自出兵西秦乞伏炽磐,乞伏炽磐向吕纂告状。吕篡命吕超速回京师,一见到吕超,吕纂就破口大骂:“你依仗你的弟兄们武功高超,就不听我的命令,我恨不得一刀杀了

本系列文章已累计更新四十五篇。欢迎朋友们点击作品合集或者我的个人主页浏览阅读。

各位朋友,目前本系列文章收藏量是点赞量的三倍。因头条推荐机制与文章点赞和评论数据相关,所以敬请各位朋友帮助点赞。感谢支持!

北方割据

400年八月,西秦向后秦投降,西秦灭亡。而与其相邻的后凉当然也有人想分一杯羹。401年二月,后凉吕纂的堂兄吕超擅自出兵西秦乞伏炽磐,乞伏炽磐向吕纂告状。吕篡命吕超速回京师,一见到吕超,吕纂就破口大骂:“你依仗你的弟兄们武功高超,就不听我的命令,我恨不得一刀杀了你”!

其实吕纂并没有杀吕超之意,只是想吓唬他一下而已,所以仍让他参加午宴。但尽管如此,毕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吕超非常恐惧。

傍晚时,吕纂带着吕超等人在禁中游玩,走到琨华堂东阁时,车子无法通过,吕纂的卫兵将剑放在墙边推车,吕超眼疾手快,拿起剑向吕纂刺去,吕纂当即死亡。

吕隆和吕超

吕纂死后,吕超拥立自己的哥哥吕隆为天王,改元神鼎。为了报答吕超的拥立之功,吕隆授吕超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隶校尉兼录尚书事,并加辅国大将军之号,封安定公。

吕隆为了建立自己的威名,但凡豪望、名流,乃至宗亲大臣不顺己者,全部杀掉,结果使得后凉朝廷内外人人自危,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更是无法维持,姑臧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景象,十多万人活活饿死,生存下来的人要求到城外活命,吕隆怕引起连锁反应,坑杀了几百人。后凉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一片哗然,人人自危。

401年五月,魏安人焦朗派遣使者向后秦姚硕德游说道:“后凉自从吕光去世之后,兄弟之间互相攻击残害,朝廷的大政法纪也不能确立遵守,人们只是竞相看谁更加粗鲁暴虐,百姓却因为饥饿灾荒,死的已经超过一半。现在乘他们之间正在互相篡夺残杀的机会,消灭他们易如反掌。千万不可失去机会!”

姚硕德把这话向姚兴汇报,然后便率领步兵、骑兵六万人,对后凉发动大规模进攻。已归降后秦的乞伏乾归也带领七千人骑兵,跟随姚硕德一起出征。

七月,姚硕德从金城附近渡过黄河,径直向广武逼近,南凉君主秃发利鹿孤调动他在广武的守军撤退,为后秦讨伐后凉让开道路,以避后秦兵锋。

吕超劝说吕隆投降

后秦军队到达姑臧。后凉吕隆派遣辅国大将军吕超、龙骧将军吕邈等和后秦军迎战,姚硕德把他们打得大败,活捉吕邈,俘虏杀戮的后凉兵众数以万计。吕隆围绕都城指挥固守。后凉巴西公吕佗率领东苑的部队二万五千人向后秦投降。而西凉君主李暠、秃发利鹿孤、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等都分别派遣使节捧着奏章,去向后秦纳贡。

闰八月,姚硕德围困姑臧已经几个月,城中的许多原籍东方一带的人,都计划着向城外的后秦军叛降。后凉将军魏益多又在里面诱骗煽动人们,准备杀了吕隆和吕超,不想事情败露,因此牵连被杀的人有三百多家。姚硕德接纳安抚夷族、汉族的所有当地居民,并分别安排一些地方官吏,如太守、县宰等。他又命令手下的部队,节省粮食、积聚稻米,以此作为坚持长久围困姑臧的办法。

后秦灭后凉后北方形势

九月,后凉吕隆派遣使者向后秦请求投降。姚硕德向朝廷呈上奏章,任命吕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封爵建康公,继续镇守姑臧。后凉灭亡

吕隆派遣子弟以及一些原来的文武大臣慕容筑、杨颖等五十多家的人口到长安去做人质。姚硕德军令严厉整肃,对当地的居民一丝一毫也不予侵犯,并且祭祀历史上的贤明之士,对当世有名望的人也是厚礼相待,所以在西部土地上生活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高僧鸠摩罗什

不久,吕隆又重整军备,与南凉的秃发傉檀和北凉的沮渠蒙逊互相攻杀。后来终无力再战,又怕被他们消灭,于是向姚兴要求内迁。

当时,北凉所属的酒泉、凉宁二郡,都反叛投降西凉。沮渠蒙逊又得知吕隆投降后秦,因此非常害怕,于是沮渠蒙逊派遣其弟建忠将军沮渠挐、牧府长史张潜去姑臧拜见姚硕德,请求允许他带着他的所有部众向东迁移。姚硕德非常高兴,任命张潜为张掖太守,沮渠挐为建康太守。

后秦攻破后凉后,姚兴下令迎高僧鸠摩罗什到都城长安。鸠摩罗什时年五十八岁,到长安后最初住在草堂寺,收纳僧徒三千人。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待之,尊崇备至,常亲率群臣及僧众听他讲经。

鸠摩罗什此前已在凉州常住十八年之久,因此通晓汉文。他发现汉文译经与梵文原经出入甚大,遂向姚兴建议重新译经。姚兴除为罗什开辟译经场外,还选名僧僧略、僧迁等八百余人为其助译。

姚兴不但为罗什译经提供种种方便,有时还亲自参与翻译。他让罗什持梵文经本译成汉文,自己对照汉文原书,综合理义,进行考校。《广弘明集》中现今保留有姚兴同罗什等人探研经义的一些材料。

经鸠摩罗什之手,前后译经共有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译经是件大事。龙树中观宗大乘学说的主要经典,由鸠摩罗什最终译完;他还对小乘成实宗经典的翻译,作出了大量贡献。鸠摩罗什译经的态度比较严肃,力求译文典雅而又不失原意。从这个意义说,他的译经活动不但有利于佛教的传播,而且奠定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基础。

来源:村花的希望谈历史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