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一段时间有人了解到观前街老牌子的绿杨馄饨店营收进入尴尬的时期,有月份微利,有月份亏损,遥想当年苏州许多土著去小公园看一本电影,顺便吃一碗绿杨馄饨的排队盛况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前一段时间有人了解到观前街老牌子的绿杨馄饨店营收进入尴尬的时期,有月份微利,有月份亏损,遥想当年苏州许多土著去小公园看一本电影,顺便吃一碗绿杨馄饨的排队盛况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为此老城把市民对此的各种看法贴出来供老苏州点评,对照一下是否跟自己的想法一致。
田夫网友认为:或许是加盟店太多,参差不齐,做坍了牌子,有的加盟店早上卖包子,中午卖盒饭,晚上卖砂锅跟馄饨已经不搭边了。
苏州阿民认为吃的群体改变和租金高造成的!最早汤里有鸡丝的。
沈哥认为汤不正宗了淡水气,上个月去临顿路吃了,口感不能和二十年前比。吴趋坊乐惠口味不错,就是过后要狂喝开水,那个味精放太多了。
平凡小捽认为一家苏州老牌子馄饨店的生动记忆描绘的惟妙惟肖很耐人寻味历史的沧桑变迁。为啥一家名气想当当的混沌店如今入不敷出赚不到钱?假如一碗混沌要保持原汁原味的记忆味道必须真材实料人工费用快速增长还有创新改革成本提高作为老顾客消费者谁不明白?一边要维持老传统鲜美可口的味道对得起老祖宗的口碑招牌,一边还要维持盈利每天的支出开销确实为难哦,也许坚持一下有可能挺下去。
网友996认为为什么朱新年做的风声水起?绿杨不行了呢?市场经济,被迭代也很正常。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品牌多的去了。另外说一下。吃过石路的,相城区的,汤是味精汤,小笼么皮是烂的,肉么不知道什么肉。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竹窗听雨认为实际一切怪不得别人 得怪他自己 早年的绿杨馄饨和现在说实话 已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了 口味变差了不说 价格实际也在成倍翻高 况且早年总店也不在观前 硬挤进观前干嘛?? 而且中间还装修了一次 环境是好了 价格确实上去了 上去也就算了 问题是你馄饨的腥味无论是装修前还是装修后一直没改啊 按说绿杨比其他的苏式面更有优势 苏式面有各个品牌 但是馄饨在无锡品牌进入前就你绿杨一家独大 但你管好了吗?? 当年疯狂扩张 加盟店看看 有多少?但是只管加盟不管管理 这合适吗?? 加盟店态度差 甚至连投诉都没地方 而直到无锡品牌进入后我们发现实际馄饨也可以有另一种方式更好的体现出来 既然这样 你自求多福吧。
老颜认为后代无知急功近利 不断扩张加盟店 只知收钱不加强对加盟店管理 能坚持到现在不错了 关门是早晚的事。
网友渊认为你看人家鑫振源,原来和哑巴生煎差不多的就一家传统的振源生煎在三香路那。后来拆分出来变成干净的连锁店形式,价格实惠干净卫生还做标准化了,那扩张速度顶哑巴生煎好多倍。他们就在顺应时代把传统小吃做标准化流程化,店也越开越多。而绿杨馄饨几乎就在做饮食届的南极人了,只要给钱就授权,然后每家参差不齐,你卖盒饭我卖面你卖馄饨我卖砂锅,一家最难吃影响所有绿杨的口碑。别把锅甩给年轻人,鸡骨熬汤黄鳝骨熬汤的店多的是,年轻人不照样去。
夕螺记得二十年前就有电视台采访过,三家绿扬馄饨店去采访员工,问三鲜馄饨是指哪三鲜,三家店的回答都不统一。。。这算什么加盟,蹋台啊。
网友馍馍认为老的不去,新的不来,该淘汰就淘汰。绿杨完全是自己做烂的,大多数加盟店,脏乱差,说明总部缺乏管理。核心竞争力并不清晰,核心产品都敢擅自改变。配料都能省就省,以前馄饨上都会撒鸡丝、蛋丝、虾皮、紫菜…现在几乎看不见。以前肉馅很香,但自从吃过几次肉馅中有方腿味后,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吃过,不过后来也应该重新回归了原味。
德馨认为选食材有问题,要买好的肉做肉馅,买好的草鸡,骨头,火腿吊汤,贪便宜,只会砸了自己的牌子,赶走了顾客,像苏州很多面馆生意越开越红火,你应该送择跑山猪,黑猪肉,苏太猪等优质品种的肉做肉馅,用跑山鸡等优质草鸡,优质大骨,金华火腿吊汤等,味道好了,才会有生意。
吴县人说小时候每次来苏州我爸都带我去吃绿杨馄饨,汤鲜味美,回了乡下能念念不忘好久。长大了在城里工作,一个人去碧凤坊那家吃过一次,味道不及儿时多矣,而后去临顿路吃了一回,仿佛又还是那个味道。今年年初特特带外地的朋友去吃,地铁站下来走了好远的装修路,馄饨和汤包皮厚馅腻,丢了好大一番脸皮。
兴风作浪的姐姐说好几年前,到观前街的总店去吃了一碗馄饨,当时我就说这家店后面会面临危机,因为就是一家馄饨店,你选在这样子一个地方是不合适的,我们苏州人不会为吃这么一碗馄饨跑到观前街去,所以说他的危机是在于选址错误。
亲爱的老苏州,你如何看待苏州老牌子绿杨馄饨店的目前的尴尬?
来源:老城城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