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服务旅客,促进铁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自今年4月13日起,中老铁路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即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将进一步扩大开行范围,运行区段延长至普洱站,并增加纳堆站,全程经停车站增至8个,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为更好服务旅客,促进铁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自今年4月13日起,中老铁路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即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将进一步扩大开行范围,运行区段延长至普洱站,并增加纳堆站,全程经停车站增至8个,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自2024年4月13日,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以来,凭借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深受广大旅客青睐,迅速成为中老两国旅客跨境出行的热门选择,截至目前(4月12日)累计发送旅客22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8.1万人次,成了两大著名旅游城市间的便利出行通道。
据悉,为进一步满足各国旅客日益增长的跨境出行需求,在中老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4月13日起,中老铁路在原有昆明南至万象站间每日双向对开2列国际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增开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的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
第二趟国际旅客列车初期按每周4天的频次运行,全程经停西双版纳、勐腊、磨憨、磨丁、孟赛、琅勃拉邦6个车站,真正实现了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的“当日往返”梦想,极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效率与体验。
此次扩大开行范围后,普洱至琅勃拉邦D85次国际旅客列车将于普洱站7时22分准时发车,新增纳堆站停靠,并于13时20分抵达琅勃拉邦;琅勃拉邦至普洱的D86次国际旅客列车琅勃拉邦站14时35分始发,20时13分终到普洱站。
国铁昆明局客运部负责人介绍,第二趟国际旅客列车使用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普洱站始发的国际旅客列车跨境车票,可通过中国铁路12306网站(含客户端)和昆明、昆明南、玉溪、普洱、西双版纳、勐腊、磨憨站7个车站的国际售票窗口购买。琅勃拉邦始发的国际旅客列车跨境车票,旅客可通过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和万象、万荣、琅勃拉邦、孟赛、磨丁站5个车站的国际购票渠道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互联网渠道购票的旅客,乘车前须持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有效护照,分别到以上中国段、老挝段指定车站国际售票窗口换取纸质车票,跨境旅客进出站、口岸通关上下车时,均须核验纸质车票。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
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 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4月12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这条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国际黄金线路,为促进中老两国人员往来、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
旅客运输量质齐升,便利沿线民众出行。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旅客出行保持旺盛需求,开行的第二年较第一年发送旅客增加44.3万人次,增长60.2%。为适应旺盛的旅客需求,铁路部门精准施策,在保持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每天开行的基础上,将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从每周开行4天加密至6天(除周三外),每趟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席位由初期250个增至390个,出入境人数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由开通初期的10小时30分压缩至9小时30分左右,压缩1小时;口岸通关时间由初期的90分钟压缩至最短50分钟,磨憨铁路口岸已成为外籍旅客入境中国云南的核心通道。今年一季度(1月1日至3月31日),国际旅客列车已累计发送旅客32.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达3570人次以上;其中跨境旅客8.5万人次,日均保持在900人次以上,最高日达1300人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旅客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跨境客流稳步增长,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串联起昆明、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名城,实行朝发夕至、国内外循环运行等模式,极大方便了国际旅客游览沿线人文古迹和自然景区,催生了“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云南”文旅新业态。中老两国铁路部门与文旅部门深度联动,构建“铁路+旅游”融合发展立体网络,开通多条精品线路,开行“星光·澜湄号”旅游列车,并采用“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的模式,组织跨境旅行团,带火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消费增长35%以上,加速了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两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座率保持较高水平,单日最高上座率达100%,带火了西双版纳、琅勃拉邦等城市的旅游产业,激发了消费新动能,推动了中老两国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2025年春运期间,磨憨铁路口岸验放入出境游客达4.2万人次,同比增长49%。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红利释放,外籍游客来华热情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游客选择通过中老铁路前往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据悉,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游客数量位列前茅,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
内涵提质升级,旅客体验更加美好。中老两国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站车服务,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打造“舌尖上的列车美食”,列车上专门供应各种傣味小排、酸笋牛肉、菠萝饭等地方特色餐食,创新推出融合中老咖啡和茶文化的“一路咖香” 特色饮品,满足不同地域和不同饮食习惯旅客对茶、咖、果饮的个性化选择范围。在沿途车站和列车上配备语言翻译设备,提供中、老、英三种语言的旅服信息广播服务和傣语服务。特别是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层次旅客乘坐中老铁路旅客列车的支付需求,铁路部门在中老铁路沿线部分车站设置了国际旅客购票的“专门窗口”和POS支付终端,并在磨憨站布设ATM存取款机,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购票和支付便利。列车上,专门配备了电子臂式血压计,方便有需要的旅客实时测量血压,提前掌握身体状况,为旅途提供方便。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全面总结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经验,密切关注跨境客流需求,与老挝铁路部门加强合作,适时优化调整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将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列车调整至普洱站始发,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同时,双方将继续深化铁路、海关、边检等部门联动,强化安全保障,推动跨境运输服务迭代升级,为造福中老两国民众、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