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共情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正随着TikTok的火爆,穿透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长期人为制造的隔阂,消弭彼此间的对抗和仇恨。
美国政府究竟在怕什么?
难道搞不定TikTok,就让他们寝食难安吗?一个分享生活的短视频平台,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没错,TikTok让美国既爱又恨,想掌控却拿捏不了,而且最要命的是,它正将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这种团结,不是某个国家或组织,为了某个目标刻意为之,而是基于“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深度共情。
而共情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正随着TikTok的火爆,穿透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长期人为制造的隔阂,消弭彼此间的对抗和仇恨。
美国政府之所以害怕TikTok,并不是因为它源自某个国家,这只是他们的借口罢了。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美国民众的觉醒,是“虚幻优越感”的破裂,是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民众对美国制度的怀疑!
所以,美国的特权阶层恨透了TikTok,必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又深深受益于TikTok,比如,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对TikTok的态度,堪称美国特权阶层“矛盾”的活标本。
他既想靠TikTok捞取执政资本,又怕平台戳破美国特权阶层的谎言,导致民众真正觉醒。
特朗普竞选期间,一边在公开场合强调“TikTok需加强监管”,一边让团队运营TikTok账号,发布贴近普通民众的宣传内容。
他很清楚,TikTok上的1.7亿美国用户,是自己获取支持率的关键,特别是对年轻群体的影响,将关系到自己的胜败。
因为年轻人对传统政治宣传兴趣不大,却愿意关注短视频里“接地气”的内容,所以此时的TikTok,是他巩固支持率的“利器”。
可等到特朗普上台后,他的态度就立刻转变,面对如此强有力的竞选工具,特朗普太想掌控在自己手里了。
当TikTok上出现让民众“清醒”的声音,整个美国特权阶层都变得焦虑起来。
前一阵,因为“不卖就禁”法案的临近,大量美国民众,从TikTok涌入小红书等平台。
在中美老百姓一系列“对账”后,不少中国人开始对美国祛魅,而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也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网民。
中国网民惊讶的发现,原来中国政府说的一直很客观,而美国网民却发现,原来美国政府一直在欺骗他们。
美国政府当然不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用尽各种方法,试图掌控TikTok,然而他们却发现,自己根本办不到。
于是,美国政府就开始以“国家安全”为由,向TikTok施压,要求后者交出核心算法。
那么,美国的“国家安全”真的这么脆弱吗?脆弱到让他们感到害怕吗?
当然不是,他们怕的从不是“国家安全”问题,而是美国民众通过一手信息,看清所谓“自由灯塔”的真相;
怕的是美国民众不再轻易相信,“跟着现有政策就能过好日子”,反而开始追问:“为何资源分配总是偏向少数群体”;
怕的是这种“觉醒”凝聚而成的力量,动摇特权阶层的执政根基。
更让特朗普和美国统治阶层坐立难安的,是TikTok正在打碎,美国人长期以来的“虚幻优越感”。
过去几十年,美国靠影视、音乐等文化输出,不断向民众灌输“美式生活是世界最优选择”。
他们花费巨大,营造出“大house、大豪车”的理想生活图景,强调“美国是自由天堂”,可TikTok的横空出世,却把这层“滤镜”抹掉了。
在TikTok上,美国民众看到中国网友分享的日常:只要还清贷款,房子就是自己的,不用每年都缴纳高额房产税。
他们通过短视频看到,中国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便捷廉价的交通,公园里的老年人,都是满面春光、载歌载舞。
这里看不到流浪汉和他们的帐篷,处处透露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美国政府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特朗普显然察觉到这种“认知冲击”,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质疑这类内容的真实性,还推动相关部门,考虑限制外国生活类内容的传播。
他怕的是美国人不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怕“美国例外论”的口号彻底失效,不再能凝聚人心;
怕美国民众开始质疑“为何政府宁可把大量资源投入战争,却不愿意解决底层民众的基本生存问题”?
这是一个可怕的问题,是美国特权阶层最深的恐惧,因为这个问题背后,藏着“社会资源分配”的秘密。
这不是简单的“中小企业抢了巨头生意”,而是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根基的挑战。
美国的社会资源分配,从一开始就带着“资本至上”的属性:少数群体掌握着大量财富,金融巨头、垄断企业,通过掌控渠道、制定规则,把社会资源牢牢握在手里。
至于美国底层民众,最好是通过快乐教育、垃圾食物、毒品自由,让他们彻底烂掉,因为在美国特权阶层眼里,他们的死活与自己无关。
美国这套规则运行了上百年,所有幸运与不幸,都被包装成“自由市场的必然结果”,可TikTok的出现,却让美国民众看到:“原来规则一开始就不平等”。
他们的脑海里开始浮现一个声音:“为什么资源只能被巨头垄断?”“为什么我们辛苦创造的价值,要被资本分走大半?”
这可是要了老命,因为它直接戳中了美国制度的核心:资本垄断的合法性。
美国一直宣称“自己是机会平等的国家”,可TikTok却让民众看到:“机会总是向资本倾斜”;
美国说“制度保护所有人的利益”,可现实是,资本集团靠规则赚得盆满钵满,底层民众却要为基本生活苦苦挣扎。
这种质疑的力量有多可怕?
看看美国统治阶级的反应就知道了:他们不仅想封禁TikTok,还试图立法限制“不利”内容的传播;
资本集团通过游说,推动政策向“维护垄断利益”的方向倾斜;
甚至有媒体刻意抹黑,那些“靠TikTok实现逆袭的普通人”,给他们贴上“别有用心”的标签。
然而,他们越是激烈应对,越说明内心的恐惧。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民众坚定认为“资源该重新分配”,一旦大家意识到“规则是可以被改变的”,那美国维持了多年的“资本至上”制度,就会从根基上被动摇。
而比起“制度被质疑”,更让美国特权阶层焦虑的是:当他们试图通过掌控TikTok,来掐灭这一威胁源头时,却因为中国的制衡,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政府的算盘很明确:只要彻底掌控了TikTok,就能通过修改推荐算法,把“普通人共情”的内容压下去,把“美式优越”、“资本友好”的内容推上来;
就能删掉那些质疑制度、呼吁资源分配的声音,让平台重新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
他们尝试过多种手段:要求TikTok剥离美国业务,让美国资本接手;提出“数据托管”方案,试图通过把控数据间接影响内容;
他们甚至在听证会上,要求TikTok公开核心算法。可他们的每一次图谋,都被中国法律和字节跳动的坚守,合理合法的挡了回去。
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数据安全法》,明确划定了“红线”:TikTok的核心算法属于技术主权,不得随意转让;美国用户数据虽可本地化存储,但数据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仍归字节跳动,美国无权干涉内容推荐逻辑。
在中美围绕TikTok的多轮谈判中,中方始终明确表态:“平台的推荐规则,本质是用户的‘话语权’,不是任何国家政府可以随意摆弄的工具”。
这种强硬的制衡,让美国的“控制计划”一次次落空。
这就是特朗普和美国特权阶层,对TikTok“又爱又恨”,却“无可奈何”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对“权力”的恐慌:
对内,他们怕民众觉醒、优越感破裂、资源重新分配的诉求,动摇制度根基;
对外,他们怕中国的制衡,让自己失去“掌控平台”的能力,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可他们忘了,“我们都是普通人”的共情,从来不是一道禁令就能切断的;民众对公平、对合理分配资源的追求,也不是靠修改算法就能压制的;而中国对“技术主权”、“用户话语权”的坚守,更不是美国的威胁能吓退的。
美国真正怕的,从来不是TikTok这个APP,而是APP背后那两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一股是全世界普通人渴望彼此看见、追求公平的“人民力量”,另一股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维护自身权益、打破美国霸权的“制衡力量”。
当这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美国靠“垄断信息、压制民意”维持统治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
这才是中美围绕TikTok博弈的本质,也是美国特权阶层夜不能寐的核心原因,而在这场博弈的背后,还藏着更底层的时代趋势:
TikTok中流动的“人”的共情,正形成一种强大的去政治化连接,它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是宏大的政治口号,而是变成了无数个可感、可看的鲜活事实。
在这些事实与共情的交织作用下,资本主义特权阶层精心编织,并赖以生存的“对抗叙事”将失效。
当全球人民自发地,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通过共情能力团结起来,消除人为制造的隔阂与对抗,那距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也就不远了!
来源:李茗传